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科技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辛勇教授介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0-01

导师类别 硕导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1年10月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
Email xinyong@swust.edu.cn

个人简介
辛勇,1961年出生,四川巴中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学士学位。西南科技大学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绵阳市优秀教师,西南科技大学教学名师,西南科技大学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先进个人,首届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园杯“我最喜爱的教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教育、心理及教育技术评审组专家,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专家服务团心理咨询与援助专家组专家,绵阳市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专家。
主持和主研国家、省部及其他科研、教学项目50余项,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绵阳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绵阳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次。在《心理学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社会科学研究》、《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著学术著作及教材20余部。
专业领域:人格与社会心理、创伤与危机干预

工作经历
1984年7月-2002年2月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2月至今 西南科技大学

教育经历
1980年9月-1984年7月西南师范学院

获奖、荣誉称号
获奖:
《学校心理咨询》绵阳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06)
“汶川地震灾区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干预策略及其推广应用”绵阳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2)
《震后学校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绵阳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2014)
《四川地震灾区民众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研究 》绵阳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16)
《青少年危险行为及其心理防范》绵阳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16)
“整合校内外资源 构建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0)
“基于社会服务孵化平台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获西南科技大学第五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

荣誉称号:
西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2010)(2012)
绵阳市“优秀教师”(2012)
“科技园杯我最喜爱的西南科大教师”荣誉称号(2012)
共青团绵阳市委“金色阳光工程”优秀工作者(2011)
荣获西南科技大学“教学名师”(2011)
西南科技大学“师德标兵”(2014)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绵阳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研究)中心常务执行副主任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教育、心理及教育技术评审组专家
四川省委组织部灾后恢复重建专家服务团心理咨询与援助专家组专家
绵阳市公安局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专家

研究领域
人格与社会心理、创伤与危机干预、青少年心理成长

科研项目
1、震后学校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09XJAXLX002)教育部
2、5.12地震灾民社区心理救援与心理调控模式研究(国家项目子课题:2008AA02260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3、社区干部辅导及培训的研究与实践(09sh001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4、金色阳光工程(11jjh001)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5、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研究(CSXL-62009)四川省教育厅
6、以人格塑造为核心的乡村少年宫创新机制研究(14sd0157)四川省教育厅
7、空间能力的认知和行为测量(15SA0043)四川省教育厅
8、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未成年人心理成长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XKWCN2015ZD02)绵阳市社科联
9、四川省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基于留守儿童之家的研究与实践(SCQSN2014A04)绵阳市社科联
10、探索与求变: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SCQSN2016WT01)绵阳市社科联
11、加油项目主培训师服务(17sh0005)北京美慈咨询有限公司
12、绿色飞扬-特定未成年人心理成长辅导项目(17sh0014)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发表论文
1、中国青少年价值观的变迁(1987-2015)《青年研究 》2017.4
2、基于知识菜单的DID教学模式的构建《教育教学论坛》2017.3
3、躯体运动促进空间更新的环境依赖效应《心理学报》2016.6 4、四川省留守学生之家发展现状研究《文化学刊》2016.1 5、四川省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16.1
6、生物反馈训练对汉语母语者英语学习及前额部脑波变化的影响《教育生物学杂志》2015.2
7、乡土特色的少年宫活动对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作用《四川精神卫生》2014.2
8、外显和内隐大龄未婚青年刻板印象的研究《青年研究》2013.1
9、支持物的特点对儿童假装辨别的影响《社会心理科学》2013.6
10、行动研究法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13.8
11、汶川灾后小学生亲和动机社会焦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中国学校卫生》2013.5
12、灾区中学生自尊水平、亲和动机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12.7
13、绵阳市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2.9
14、志愿者活动: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依托《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
15、国外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综述《教育教学论坛》2012.5
16、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17、表达性团体辅导对震后儿童心理康复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6
18、汶川地震后灾区初中生乐观应对效能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11.11
19、一般本科院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0
20、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0
21、汶川地震灾区工作人员的创伤后应激性障碍现状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7
22、汶川大地震“立体化”心理援助模式探索《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8
23、文化影响人格的作用机制探索《人民论坛 》2011.9
24、学导式教学法在《普通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中国卫生产业》2011.6
25、研究生安全感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9
26、震后羌区中学生“适应-发展”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的构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4
2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PI三维模式的建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8、负性情绪干扰行为抑制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心理学报》2010.3
29、震后1年某极重灾区干部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9
30、地震后灾区乡镇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
31、地震重灾区灾后一年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
32、汶川地震后大学生对自然灾害的乐观偏差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
33、论社会风险的秩序化治理与秩序化风险的合作网络治理《社会科学研究》2009.6
34、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mong Adult Survivors Three Months After the Si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Vol.22,No.5,October2009》
35、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要坚持“四个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3

出版专著和教材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9月
2、《青少年危险行为及其心理防范》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3、《四川地震灾区民众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
4、《现代心理学实验理论与操作》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5、《成长的天空》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6、《灾后社区心理援助手册》 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
7、《5.12灾后心理援助行动纪实—服务与探索》 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
8、《重建从心开始—“我”的地震经历》 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
9、《用心守护--心理援助志愿者心情故事》 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
10、《现代心理学》 四川出版集团2009年7月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12、《实验心理学基础》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相关话题/西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