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曾康霖教授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zengkanglin@icfs.swufe.edu.cn
曾康霖(1938.11— ),四川泸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历:1956年考入四川财经学院,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历任西财金融系系主任(1983-1990),金研所所长(1991-2000),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名誉主任(2001年至今)。
个人荣誉:多年从事金融教学科研工作,着力金融学说的系统研究,多部专著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994年度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载入《国际名人传记词典》;2013年度获得“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
教授课程学术成果主持项目学术兼职
金融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
个人专著:
1、曾康霖主编教材集(共五册)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09
2、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第一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10
3、二元金融与区域金融(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10
4、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5
5、中国转型期信用制度建设研究(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5
6、金融学教程(教材)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4
7、中国转型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9
8、核心竞争力与金融企业文化研究(专著,02教育部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最终成果)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12
9、虚拟经济:经济活动新领域(专著,01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最终成果)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09
10、金融经济学(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03
11、经济金融分析导论(论文)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09
12、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12
13、金融理论与实际问题探索(论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07
14、银行论(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09
15、信用论(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3.03
个人论文:
1、误导是因 危机是果(论文)(B2)《中国金融》2008.22
2、农村金融三视角(论文)(B2)《中国金融》2008.20
3、与外商合作的经济学(论文)(B2)《中国金融》2008.18
4、经济研究要关注利益集团(论文)(B2)《中国金融》2008.12
5、关注民生与文化建设(论文)(B2)《中国金融》2008.7
6、本币与外币价值的互动(论文)(B2)《中国金融》2008.6
7、试析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安全(论文)(D)《金融发展研究》2008.2
8、土地作为财产的理论基础及运作规模(论文)(C)《西南金融》2008.11
9、股票价格上涨与财富流失—基于银行股改和外资得利的辨析(论文)(C)《西南金融》2008.3
10、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论文)(B1)《经济日报》2008.11.28
11、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必须审时度势(论文)(A2)《管理世界》2008.1
12、公共品研究要有新视角(论文)(A2)《经济学动态》2008.4
13、信息不对称下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研究(论文)(B1)《财贸经济》2008.4
14、金融改革的回顾和评述(论文)(B1)《金融研究》2008.4
15、二元金融及其在温州的表现(论文)(C)《西南金融》2007.8
16、认识时代背景下金融的社会风险(论文)(B2)《中国金融》2007.10
17、尤努斯举办乡村银行的思想基础(论文)(B2)《中国金融》2007.7
18、需要准确把握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内涵(论文)(B2)《中国金融》2007.3
19、政府干预经济及其在市场经济中角色的确立(论文)(B1)《经济学家》2007.1
20、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C)《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
21、可转换债券发行动机研究评述(论文)(A2)《经济学动态》2007.5
22、从社会文化视角看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论文)(C)《西南金融》2007.2
23、刍议金融生态(论文)(B2)《中国金融》2007.18
24、从企业家到慈善家(论文)(B2)《中国金融》2007.21
25、“流动性过剩”研究的新视角(论文)(B1)《财贸经济》2007.1
26、再论扶贫性金融(论文)(B1)《金融研究》2007.3
27、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论文)(B2)《财经科学》2006.12
28、农村金融改革值得探讨的几个理论问题——基于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的跟踪调查(论文)(B1)《金融研究》2006.8
29、道德风险与金融职务犯罪(论文)(B1)《金融研究》2006.5
30、“穷人的经济学”与农村劳动力输出(论文)(D)《中国经济时报》2006.2.23
31、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改革(论文)(A2)《经济学动态》2006.4
32、金融在缩小收入差距中有何作为(论文)(B1)《光明日报》2006.8.14
33、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引进外资的几点认识(论文)(B2)《财经科学》2006.1
34、对区域民间金融的评析(论文)(C)《西南金融》2006.1
35、现实与未来的思索:富人是否一定比穷人更讲信用?(论文)(B2)《中国金融》2006.7
36、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控制及其监管研究(论文)(B2)《金融论坛》2006.6
37、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的焦点——探讨当前三个敏感而又难以回避的热点话题(论文)(C)《西南金融》2006.8
38、我国货币资金流动的区域差异分析(论文)(C)《上海金融》2006.9
39、习惯的思维与理性的落差——简议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论文)(B2)《中国金融》2006.7
40、国别差异与银行业对外开放风险评判(论文)(B2)《国际金融研究》2006.11
41、我国典当业的性质及可持续性研究(论文)(B1)《金融研究》2005.12
42、试论法与金融风险(论文)(B1)《财贸经济》2005.12
43、论股份制企业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论文)(C)《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2
44、按科学发展观设计我国金融制度(论文)(C)《西南金融》2005.6
45、因为“有恃”所以“无恐”(论文)(C)《银行家》2005.4
46、要十分关注全球经济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论文)(B2)《财经科学》2005.1
47、我国金融学科大发展和建设(论文)(B2)《中国金融》2005.12
48、怎样看待货币政策的“松”和“紧”(论文)(B2)《中国金融》2005.17
49、论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论文)(B1)《金融研究》2005.4
50、试论当代金融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论文)(B1)《金融研究》2005.10
51、法律与金融发展(论文)(A2)《经济学动态》2005.6
52、试析金融与经济的分离——从金融的独立性管窥虚拟经济(论文)《西南金融》2004.2
53、对传统金融理论模式的再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初步分析(论文)《转轨时期中国经济与金融改革回顾与展望》财大2004.4
54、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缺陷需要弥补——从以科学发展观发展金融事业(论文)(B1)《金融研究》2004.12
55、现代金融理论研究与金融学科建设(论文)《西南金融》2004.12
56、论金融脆弱性富韧性与金融风险(论文)《银行家》2004.9
57、略论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可替代性(论文)(B1)《金融研究》2004.4
58、按科学发展观发展金融事业需要多元化的金融制度安排(论文)(B2)《金融时报》2004.10.19
59、论银行家人力资本及其价值创造(论文)(B2)《上海金融》2004.10
60、着力反洗钱机制研究(论文)《南方金融》2004.8
61、关于金融抑制论的再审视(论文)(B1)《经济学动态》2004.5
62、传统的金融经济理论需要再认识(论文)(B1)《金融研究》2004.7
63、传统金融理论模式的再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初步分析(论文)(B1)《经济学家》2004.3
64、试格金融与经济的分离——从金融的独立性管窥虚拟经济(论文)《财经科学》2004增刊
65、确立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理念和思维模式(论文)《信用理论与信用风险防范》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5
66、辩证地看待银行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论文)(B1)《金融研究》2003.7
67、必须关注房地产经济的特殊性及其对金融的影响(论文)(B1)《金融研究》2003.9
68、金融机构的性质、理论支撑与市场的关系(论文)(B1)《财贸经济》2003.7
69、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论文)《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3.3
70、民营企业:敏感而需要金融热点话题(论文)《财经论丛》2003.1
71、略论非典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论文)(B2)《金融时报》2003.5.19
72、当前金融领域中值行关注的悖理(论文)(B2)《金融时报》2003.9.1
73、对商业银行展业的一点认识(论文)(B1)《光明日报》2003.1.29
74、社会阶层收入结构变迁与金融机构展业定位(论文)(B2)《金融时报》2003.2.17
75、改革我国汇率机制 稳定人民币汇率(论文)《江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
76、人民币汇率稳定与汇率机制改革(论文)(B2)《上海金融》2003.9
77、解读行为金融学(论文)(B1)《经济学动态》(B2)《2003.6《财经科学》2003
78、关于金融监管问题的思考(论文)《财经科学》2002增刊
7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论文(B2)《金融时报》2002.11.21
80、金融监管引出的思考(论文)《中国货币市场》2002.10
81、论零售业务兴起与我国商业银行展业方向(论文)《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2.3
82、加入WTO,我们要审时度势(论文)《地方金融》2002.1
83、略论金融消费(论文)(B2)《金融时报》2002.5.13
84、论金融消费(论文)《内蒙古金融研究》2002.9
85、银行业的兼并重组及其监管评析(论文)《西南金融》2002.1
86、新版"神圣公约"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安排(论文)《吉林金融研究》2002.2
87、值得关注的课题:基金的兴起能否取代商业银行(论文)(B1)《财贸经济》2002.7
88、关于区域货币美元化观点评析(论文)(B1)《经济学动态》2002.6
89、漫谈经济学研究(论文)(B1)《经济学家》2002.3
90、各级创造条件,培养本土金融分析师(论文)《财经科学》2002增刊
91、金融互换的新课题——能不能通过借债来形成银行资本?(论文)<西部大开发与四川经济发 展问题探索>论文集2001.1
92、把握信息 驾驭未来(论文)<全球金融评论周刊>2001. 2038期
93、新形势下农业银行的发展战略(论文)<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9
94、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论文)<经济研究资料>2001.6
95、当代金融业的定位与发展(论文)<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5
96、论金融理论的创新(论文)<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6
97、关注当代经济学研究的风景线(论文)<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1.4
98、利率的调整作用有多大(论文)<金融时报>2001.6.23
99、我国农村金融模式选择(论文)<金融研究>2001.10
100、论失业与通胀的互换与治理(论文)<金融研究>2001.5
101、略论经济学研究的几次革命(论文)<经济学家>2001.5CN51-1312/F
102、简论金融中介学说的发展轨迹(论文)<财经科学>2001.4CN51-1104/F
103、当代社会经济生活变化的经济学分析(论文)<财贸经济>2000.2CN11-1166/F
104、怎样看待商业银行的存贷差额(论文)<金融研究>2000.3CN11-1268/F
105、虚拟企业、虚拟经济辨析(论文)<经济学动态>2000.2 CN
106、商业银行---选择何种产权制度(论文)<新华文摘>2000.8CN11-1187/Z
107、商业银行的行为理念变革(论文)<金融时报>2000.9.23 CN11-0011
108、商业银行造反何种产权制度(论文)<经济参考报>2000.5.17CN11-0047
109、略论马克思关于金融作用于经济的理论(论文)<金融研究>2000.7CN11-1268/F
110、西部大开发金融支撑的选择(论文)<重庆金融>2000.8
111、从康德苏的发言,看进入21世纪的全球金融动向(论文)<国际金融与中国金融发展>论文集 云南人民2000.8
112、再论当代经济生活变化的趋势(论文)<财贸经济>2000.7CN35-5038/C
113、就业与通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题(论文)<经济学家>2000.6CN51-1312/F
114、金融业应对WTO的思考(论文)<经济学家>2000增刊 CN51-1312/F
115、成立专门机构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探讨——兼论“必包拖”的取舍(论文)<财经科学>99增刊CN51-1104/F
116、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分析——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问题(论文)<财经科学>99.1 CN51-1104/F
117、改革开放二十年了,还缺点什么——基于专业偏好的一孔之见(论文)<四川金融>98.11 CN51-1107/F
118、论企业资本及资本经营(论文)《金融理论与实际问题探索》文集经济科学版97年
119、财政货币政策分层次调控研究(论文)《投资研究》96.7
主要项目:
1、依法治国,需要建立和完善破产制度(2014年校级项目决策咨询与应急需求项目,智库建设项目)
2、百年中国金融学说史(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3、我国二元金融的存在与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4、核心竞争力与金融企业文化研究(200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
5、信用经济中的虚拟经济(2001年教育部十五规划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
6、金融市场中的虚拟经济研究(2000年211招标课题)
7、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结构与效率(199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全国金融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金融学会副会长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曾康霖
西南财经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12-27
相关话题/金融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温晓倩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温晓倩讲师硕士生导师联系方式:wenxiaoqian@icfs.swufe.edu.cnOverview Dr. Xiaoqian Wen is a Lecturer in ICFS, SWUFE. She joined SWUFE in Oct 2015. She receive ...研究生导师 西南财经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27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尚玉皇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尚玉皇讲师硕士生导师联系方式:shangyuhuang@icfs.swufe.edu.cn尚玉皇 1984年11月生,男,江苏徐州人,金融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 混频数据建模;金融计量;利率期限结构;货币政策;经济周期 教育背景: 厦门大学王亚 ...研究生导师 西南财经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27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付一书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付一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联系方式:fuyishu@icfs.swufe.edu.cn Biography/ Background Yishu Fu is a Finance lecturer at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Financial Studies, ...研究生导师 西南财经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27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莫建明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莫建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联系方式:mojianming@icfs.swufe.edu.cn莫建明,男,四川省眉山市人。教育经历:2000年进入西南财经大学学习,获经济学硕士;2004年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学习,获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领域:金融工程、金融风险、公司金融。教授课程学术成果主 ...研究生导师 西南财经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27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万晓莉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万晓莉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wanxiaoli@icfs.swufe.edu.cn 万晓莉,博士,副教授 研究范围:货币金融,宏观经济,金融稳定 教育背景: 2007年9月-2008年9月 美国纽约大学 Stern商学院,金融系, 访问学者 2005年9月-2009年7月 北 ...研究生导师 西南财经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27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王鹏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王鹏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wangpeng@icfs.swufe.edu.cn王 鹏(1981.10-),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分管学术科研、国际化、协同创新中心等工作 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金融计量经济学;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金融时间 ...研究生导师 西南财经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27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董青马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董青马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联系方式:dongqingma@icfs.swufe.edu.cn董青马,男,博士,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性风险教授课程学术成果主持项目学术兼职 金融经济学货币经济学金融工程主持《金融国际化中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问题研究》等 ...研究生导师 西南财经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27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潘席龙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潘席龙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联系方式:panxilong@icfs.swufe.edu.cn潘席龙(1969.11- ),男,四川盐亭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经历:1986-1990就读于四川师范学院、1990-1993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分获理学学士、硕士学位。1993-1996年就 ...研究生导师 西南财经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27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晓辉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刘晓辉教授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liuxiaohui@icfs.swufe.edu.cn刘晓辉(1977-),江苏淮阴人,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汇率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学 Email:liuxiaohui@icfs.swufe.edu.cn 教育经历 1996年9月-2000年6月:经 ...研究生导师 西南财经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