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程谦恭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团队风采English
基本信息
程谦恭
教授,理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科:地质工程
硕士学科:地质工程
工作单位: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电子邮箱:chengqiangong@home.swjtu.edu.cn
办公地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4号楼4424室
个人简介
程谦恭,男,1962年12月出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理学博士。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地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
教育经历1994.9-1997.11 中国 西安工程学院(现:长安大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理学博士
1984.9-1987.6中国 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 构造地质学 工学硕士
1979.9-1983.6中国 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 地质普查与勘探 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1999.11-至今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2000.9-2002.6 博士后、教授 成都理工大学
2000.1-2000.8 高访学者、教授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1998.3-1999.11 博士后、副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1994.9-1998.2副教授西安地质学院
1989.8-1994.8 讲师 西安地质学院
1987.8-1989.8助教 西安地质学院
1983.8-1984.8助理工程师 宁夏地质矿产局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暨中国国家小组成员;国际地质灾害减轻协会(ICGdR)终身会员、助理主席,ICGdR期刊Geoenvironmental Disasters编委;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同行评议专家;铁道部铁路科技专家,铁道部铁路建设工程招标评标委员会评委专家;四川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四川省评标专家,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技术专家;《土工合成材料资讯》特邀指导专家。主持与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等30余项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10篇,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50余篇,出版科技专著(含合著)5部(第一作者2部);获省部级二、三等科技进步奖10项。已培养博士生7名,硕士生43名,正在培养博士生8名、工学硕士生14名、工程硕士生21名。
主要研究方向
现主要研究方向:
(1)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工程;
(2) 特殊岩土与工程;
(3) 隧道工程地质。
Welcome to Cheng Qiangong's homepage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程谦恭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团队风采English
科学研究
主持与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等35项科研项目。
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1]2014.01-201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抗地震液化机理研究(编号:**)”,项目负责人;
[2]2012.01-201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裹气流态化减阻机理研究(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
[3] 2002.01-200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远程滑坡液化减阻和超前冲击气浪机理研究(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
[4]2012.01-201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铁路软基中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沉降特性研究”(编号:**)”,项目指导与项目主研(本人指导的文华博士为青年基金项目的负责人);
[5]1999.01-200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全程流体动力学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胡厚田),项目主研(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排名1);
[6]2005.01-200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冻土冻融状态与震电效应实验研究(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刘争平),项目科研骨干(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排名2);
[7]2008.10-2010.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机理及风险控制”(首席科学家:崔鹏;973项目编号:2008CB425800)课题一“强震作用下斜坡失稳破坏机理及分布规律(项目编号:2008CB425801)”(课题一负责人:黄润秋)子项目“强震诱发崩滑灾害高速远程流动机理与动力特征研究(子项目负责人:程谦恭)”,课题一科研骨干,子项目负责人;
[8] 2001.01-2004.1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综合自然地理学(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崔鹏)子课题“高速滑坡转化成滑坡型湿碎屑流的机理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程谦恭),项目科研骨干,子课题负责人;
[9]2012.01-2014.12,2011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裹气流态化减阻机理研究”(编号:**018)”,项目负责人;
[10]2000.01-2000.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项目“灾难性高速远程滑坡流体动力学研究(第28批)”,项目负责人;
[11]1999.01-1999.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项目“灾难性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机制研究(第24批)”,项目负责人;
[12] 2004.01-2007.07,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黄土地区大跨度桥梁地下连续墙和箱型基础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7)”,项目负责人;
[13]2004.01-2007.06,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机理研究(项目编号:z2004-2-51002)”,项目负责人;
[14]2003.01-2005.12,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机理研究(项目编号:重点03143)”,项目负责人;
[15]2003.01-2003.12,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青藏铁路冻土技术的研究—路基的调查监测与整治措施的研究(项目编号:2003G021—A)”(项目负责人:高波),项目科研骨干(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排名2);
[16] 2005.01-2006.1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云南省新平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项目负责人;
[17]2003.01-2004.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大射电望远镜(FAST/SKA)贵州台址普查及相关环境研究(项目编号:黔科合计字2040)”,项目负责人;
[18]2011.01-2012.12,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长大隧道地质灾害勘察交变电磁场三维有限元计算”(2010JY0066),项目负责人;
[19]2008.10-2010.5,“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
[20]1999.01-1999.12,国土资源部岩土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基金项目“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全程流体动力学机理的研究(项目编号:KF012)”,项目负责人;
[21]1997.01-1998.12,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渭北坍陷滑坡区工程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项目编号:SX210),项目负责人。
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
[22]2014.06-2017.06,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川藏铁路高山峡谷区高陡边坡深厚卸荷带工程特性研究”,项目负责人;
[23]2010.11-2013.12,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铁路采空区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
[24]2014.06-2015.06,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南宁铁路枢纽膨胀土路堤填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25]2011.04-2013.12,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铁路采空区上方路桥地基变形及其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26]2009.05-2010.12,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厦深铁路潮汕车站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及沉降变形控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27]2007.01-2008.12,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郑西客运专线观音堂隧道进口明洞段高边坡变形机理及桩钉复合支护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28]2006.09-2008.12,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郑西客运专线黄土高陡边坡变形机理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29]2008.10-2010.5,兰州铁路局项目“陇海线路基检测”,项目负责人;
[30]2008.02-2008.12,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项目“梓潼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负责人;
[31]2007.01-2007.12,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四川里伍铜矿采空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项目负责人;
[32]2006.11-2007.5,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广元市煤矿采空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
[33]2006.07-2006.12,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四川省九龙县水电站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与压覆矿产资源调查”,项目负责人;
[34]2000.01-2000.12,中国科学院高访学者资助项目“滑坡型干碎屑流转化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
[35] 2000.1-2001.12,西南交通大学学科建设基金项目“灾难性高速远程滑坡流体动力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99XM16)”,项目负责人;
专利成果
[1]王玉峰,程谦恭,仲昱全,等. 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化研究的流化装置:中国,ZL 2013 2 **.6[P]. 2014-01-08
[2]王玉峰,程谦恭,罗忠旭,等. 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中国,ZL 2013 2 **.0[P]. 2014-04-30
Welcome to Cheng Qiangong's Homepage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程谦恭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团队风采English
出版著作
学术论文
SCI论文和英文期刊论文
[1] Yu-feng Wang, Qian-gon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Qi Zhu. Surfac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s of quartz grains from rock avalanche basal travel zones.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SCI, Published on the web 10 July 2014, 10.1139/cgj-2013-0284)
[2] Jiu-jiang Wu, Qian-gon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Hua Wen, Jian-lei Cao. Comparison on the vertical behavior of lattice shaped diaphragm wall and pile group under similar material quantity in soft soil.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SCI, Accepted October 21, 2014/Published Online)
[3]Fawu Wang,Qiangong Cheng,Lynn Highland et al.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some large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Sichuan Province,China.Landslides,2009,6(1):47-54.(SCI, WOS: **005)
[4] Wei Xue-li, Chen Ning-sheng, Cheng Qian-gong, He Na, Deng Ming-feng, TANOLI Javed Iqbal. Long-term Activity of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 A Case Study from Qionghai Lake basin, Southwest of Chin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4, 11(3): 607-624 (SCI, WOS: **004)
[5] Qian-gong Cheng, Jiu-jiang Wu, Dong-xue Zhang, Feng-ping Ma. Field testing of geosynthetic reinforced and column supported earth platforms constructed on soft soil.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4, 8(2): 124-139
[6] Qiangong Cheng,Jiujiang Wu,Zhang Song,Hua Wen. The behavior of a rectangular closed diaphragm wall when used as a bridge foundation.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2,6(4):398-420
[7] Jiu-jiang Wu, Qian-gon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Xin Liang, Jian-lei Cao.Stability analysis of a high loess slope reinforced by the combination system of soil nails and stabilization piles.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4, 8(3): 252-259
[8] Y. F. Wang, Q. 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Z. X. Luo. Mechanism analysis on vertical gradation of rock avalanches trigger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 Sichuan,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Research, 2013, 1(3): 94-105
[9] Hua Wen, Qiangon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Fanchao Meng, Xiaodong Chen.Diaphram wall-soil-cap interaction in rectangular-closed-diaphragm-wall bridge foundation.Frontiers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2009,3(1):93-100
[10] Fawu Wang, Ping Sun, Lynn Highland, Qiangong Cheng.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echanism of rapid and long runout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Geoenvironmental Disasters, 2014, 1:1
EI论文
[11] 王玉峰,程谦恭(通讯作者),朱圻.汶川地震触发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堆积反粒序特征及机制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6):1089-1106(EI:**869)
[12] 王玉峰,程谦恭(通信作者),黄英儒. 不同支护模式下黄土高边坡开挖变形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5):1032-1046(EI论文)
[13] 王玉峰,程谦恭(通信作者),张柯宏,仲昱全,罗忠旭. 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态化模型实验研究. 岩土力学,2014, 35(10): 2775-2786(EI论文)
[14] 朱圻,程谦恭(通信作者),王玉峰,车琪. 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机制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33(6): 1212-1226(EI论文)
[15] 朱圻,程谦恭(通信作者),王玉峰,侯文学,李炜. 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三维动力学分析. 岩土力学, 2014,35(10): 2909-2926(EI论文)
[16] 吴九江,程谦恭(通信作者),文华,曹建磊. 软土地基格栅式地下连续墙与群桩桥梁基础竖向承载性状对比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36(9): 1733-1743(EI论文)
[17] 吴九江,程谦恭(通信作者),文 华,曹建磊,张建磊. 软土地基中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竖向载荷模型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34: 待刊(EI论文)
[18] 吴九江,程谦恭(通信作者),孟祥龙. 黄土高边坡土钉-预加固桩复合支护体系性状分析.岩土力学,2014,35(7):2029-2040(EI论文)
[19] 梁鑫,程谦恭(通信作者),陈建明,李良广. 采空区上方高速铁路桥梁群桩基础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2015,36:待刊(EI论文)
[20] 李传宝,程谦恭(通信作者),梁鑫,张世亮. 采空巷道上方高速铁路桩板结构路基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2014,35(11):3101-3110;3128(EI论文)
[21] 于进江,程谦恭(通信作者),李成辉,文 华.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2,33(10):2881-2889(EI:**889)
[22] 于进江,程谦恭(通信作者),贺宏武,李成辉,文 华.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2,33(11):3323-3331(EI:**094)
[23] 龚成明,程谦恭(通信作者),刘争平.强夯激励下黄土边坡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1,32(7):2001-2006(EI:**720)
[24] 龚成明,程谦恭(通信作者),刘争平.黄土边坡开挖与支护效应的离心模拟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0,31(11):3481-3486(EI:**075)
[25] 龚成明,程谦恭(通信作者),杨林浩,原郭兵,王玉峰.黄土高边坡开挖过程变形监测分析.铁道学报,2010,32(5):119-124(EI:**658)
[26] 胡明鉴,程谦恭,汪发武.易贡远程高速滑坡形成原因试验探索.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1):138-143(EI: **550)
[27] 胡明鉴,汪发武,程谦恭.基于高速环剪试验易贡巨型滑坡形成原因试验探索.岩土工程学报,2009,31(10):1602-1606(EI:**069)
[28] 文华,程谦恭(通讯作者),陈晓东,孟凡超.竖向荷载下矩形闭合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群墙效应研究.岩土力学,2009(1):152-156 (EI:**611)
[29] 文华,程谦恭(通讯作者),宋章.矩形闭合地下连续墙基础负摩阻力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 2008,30(4):0541-0548(EI: **)
[30] 文华,程谦恭(通讯作者),宋章.桩(墙)单位侧摩阻力与轴向应变关系的解析解及其应用.岩土力学,2008,29(12):3342-3348(EI:**)
[31] 文华,程谦恭(通讯作者),孟凡超,陈晓东.矩形闭合墙桥梁基础墙-土-承台相互作用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7,40(8):67-73(EI:**)
[32] 文华,程谦恭(通讯作者),陈晓东,孟凡超.矩形闭合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7,29(12):1823-1830(EI:**)
[33] 宋章,程谦恭(通讯作者),孟凡超,龚维明.水平荷载下黄土地基单片地下连续墙现场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8,29(8):2183-2188(EI: **)
[34] 宋章,程谦恭(通讯作者),龚维明,陈晓东.静载荷下黄土地基矩形地下连续墙现场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8,29(10):2713-2718(EI:**)
[35] 程谦恭,张倬元,黄润秋.侧翼与滑床复合锁固切向层状岩体滑坡动力学机理与稳定性判据.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1):1874-1882(EI:**63)
[36] 程谦恭,张倬元,崔鹏,王振铎.中部"砥柱"锁固平面旋转切向层状岩体滑坡启动机理与稳定性判据.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6):2718-2725(EI:**)
[37] 程谦恭,张倬元,崔鹏.平卧"支撑拱"锁固滑坡动力学机理与稳定性判据.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7):2855-2864(EI:**29)
[38] 程谦恭,胡厚田,胡广韬,彭建兵.高速岩质滑坡撞击弹落冲击夯实成坝的动力学机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1):43-46(EI:**21)
[39] 程谦恭,胡厚田,胡广韬,彭建兵.高速岩质滑坡临床弹冲与峰残强降复合启程加速动力学机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2):173-176(EI:**86)
[40] 程谦恭,胡厚田,彭建兵.侧翼锁固平面旋转式滑坡动力学机理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5):634-639(EI:**08)
[41] 程谦恭,胡厚田.剧冲式高速岩质滑坡全程运动学数值模拟.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35(1):18-22(EI:**20)
中文核心期刊等论文
[42] 程谦恭.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抗地震液化机理研究.学术动态,2014,(1):35-44
[43] 程谦恭.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裹气流态化减阻机理研究.学术动态,2012,(1):1-8
[44] 程谦恭.高速远程滑坡液化减阻和超前冲击气浪机理研究.学术动态,2004,(1):17-20
[45] 程谦恭,文华,宋章.矩形闭合墙桥梁基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建筑技术,2009,40(3):198-203
[46] 程谦恭,王玉峰,朱圻,王宏丹.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动力学机理.山地学报,2011,29(1):70-80
[47] 程谦恭,张倬元,黄润秋.高速远程崩滑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山地学报, 2007,25(1):72-84
[48] 程谦恭,胡厚田,彭建兵.高边坡渐进性破坏粘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工程地质学报,2000,8(1):25-30
[49] 程谦恭,胡厚田,彭建兵.剧冲式高速滑坡及滑坡坝演化过程分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9,10(3):29-36
[50] 程谦恭,胡厚田.剧冲式高速滑坡全程动力学机理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 26(4):19-23
[51] 程谦恭,胡广韬,张骏.中国近三千年来火灾群发周期分析.火灾科学,1996,5(1):53-56
[52] 程谦恭,胡广韬,张骏.中国近5000a来地质灾害群发性与环境变化.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6,18(2):25-33
[53] 程谦恭,胡广韬,肖荣久.中国近五千年来地质灾害事件群发周期初步研究.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5,17(4):48-54
[54] 程谦恭,杨铭君,苏宝怀,赵淑芳,徐继刚.陕西省地质灾害区划及活动规律统计分析.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5,17(1):34-42
[55] 程谦恭,胡广韬,张骏.中国近三千年来火灾群发期与环境变化.大自然探索,1995,14(53):74-79
[56] 程谦恭,樊双虎.南秦岭东段冷水河向斜构造解析.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3,15(增刊):71-78
[57] 程谦恭.中国古代山崩地裂陷灾害年表(上).灾害学,1990,(3):76-81
[58] 程谦恭.中国古代山崩地裂陷灾害年表(下).灾害学,1990,(4):60-67
[59] 程谦恭.华山北麓断裂断层泥的基本力学性质.西北地震学报,1990,12(2):93-97
[60] 程谦恭.秦岭北麓现代泥石流灾害活动周期的灰色预测.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9,11(4):48-58
[61] 程谦恭.论渭河盆地现代山崩滑坡和地裂陷灾害的活动周期.水土保持学报,1989,3(3):71-83
[62] 程谦恭.论渭河盆地现代泥石流活动周期.水土保持学报,1989,2(3):37-47
[63] 程谦恭.华山北麓断层崖与大地震重复周期分析.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8,10(4):53-64
[64] 吴九江,程谦恭,文华. 地下连续墙在日本的多样化发展,工业建筑,2013,43(1):144-149
[65] 吴九江,程谦恭,王寒冰,文 华.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分析.工业建筑,2012,42(5):115-124
[66] 梁鑫,程谦恭,杨颋,李传宝,黄太武.高速铁路采空区群桩受力机理数值模拟.铁道标准设计,2014,58(5):49-54
[67] 梁鑫,程谦恭,王长宝,李传宝.高速铁路采空区桩板结构复合路基受力机理数值模拟.铁道标准设计,2014,58(4):1-4
[68] 梁鑫,程谦恭,杨晓云.含水率对采空区顶板稳定影响研究.铁道标准设计,2012,(9):15-18
[69] 成永刚,程谦恭. 斜坡海拔高度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路基工程,2014,(5):57-60
[70] 于进江,程谦恭,李成辉,吴九江,文华.潮汕车站桩—网复合地基管桩承载性状数值分析. 铁道建筑,2011,12:95-98
[71] 宋章,程谦恭,李东.闭合型地下连续墙竖向承载性状分析.铁道工程学报,2011,10:59-65
[72] 宋章,程谦恭.闭合型地下连续墙内土芯承载性状分析.高速铁路技术,2011,2(6):18-26
[73] 宋章,程谦恭,张炜.黄土的动强度特性试验分析.路基工程,2009,(6):65-66
[74] 宋章,程谦恭,张炜,孟凡超.原状黄土显微结构特征与湿陷性状分析.工程地质学报,2007,15(5):646-653
[75] 宋章,程谦恭,张炜,孟凡超.原状黄土的结构强度变形特性分析.铁道工程学报,2007,(3):6-12
[76] 宋章,程谦恭,孟凡超,陈晓东.矩形闭合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沉降特性分析.公路,2007,(9):5-12
[77] 张东雪,程谦恭.潮汕车站软土地基桩网复合地基试验研究.铁道建筑技术,2012,(1):54-59
[78] 姚志勇,程谦恭,孟祥龙.观音堂隧道高边坡抗滑桩现场监测分析.路基工程,2010,(3):95-97
[79] 姚志勇,程谦恭,王寒冰.潮汕车站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规律数值分析.路基工程,2011,(6):95-98
[80] 龙秀均,程谦恭,许强.水库塌岸特征参数与库岸物质组成关系.路基工程,2010,(5):151-153
[81] 周建富,程谦恭,朱圻.黄土高陡边坡开挖及土钉支护数值模拟分析.路基工程,2010,(3):9-12
[82] 李传宝,程谦恭,徐彩风.滇中红层地区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路基工程,2007,(5):102-104
[83] 宫同伦,程谦恭.渭河盆地地质灾害灰色系统的探讨.灾害学,1988,(4):75-81
[84] 蔡性恕,程谦恭,吴益平.陆上火山碎屑流沉积剖面的研究.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7,8(1):1-12
[85] 吴九江,文华,程谦恭.雅安地区过湿土改良技术室内试验研究.路基工程,2012,(2):89-91
[86] 许强,黄润秋,程谦恭,丁秀美,李东山,李彦荣.三峡库区泄滩滑坡滑带土研究.工程地质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03,11(4):354-359
[87] 徐富强,崔鹏,程谦恭.蒋家沟流域泥石流形成条件活动特征及发展趋势.工程地质学报,2002,10(增刊):168-172
[88] 张骏,卢玉东,程谦恭,陈晓东.岩溶区地裂缝灾害程度两级模糊综合评判.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6,7(4):1-7
[89] 张骏,陈晓东,程谦恭,胡建平,卢玉东,李雪梅.温泉水库坝址区断裂活动性氮气测量成果分析评价.高原地震,1996,8(3):22-29
[90] 宫同伦,苏生瑞,程谦恭.陕西淳化圣人桥平缓盖层中复杂褶皱的成因-兼论重力滑动构造的分类.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7,9(3):8-18
[91] 赵法锁,彭建兵,毛彦龙,胡高社,程谦恭.平面旋转变形边坡及形成条件初探.西北地质科学,1999,20(1):57-65
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
[92] Qian-gong Cheng, Yu-feng Wang, Jiu-jiang Wu.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excavated high loess slope reinforced with soil nails and pre-reinforced-stabilizing piles. In: G Lollino, D Giordan, G B Crosta, et al. Engineering Geology for Society and Territory-Volume 6 – Proceedings of the XII International IAEG Congres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2014: 185-193
[93] Qian-gong Cheng,Yu-feng Wang,Qi Zhu. A case study of an extremely rapid rockslide and its landslide dam. In:Eberhardt E, Froese C, Turner A K, et al.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 Protecting Society throug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and 2nd North American Symposium on Landslides,June 3 to 8,2012,Banff,Alberta,Canada. 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2:833-840
[94] Qian-gong Cheng,Yu-feng Wang,Qi Zhu. Airblast generated by rock avalanche. In:Eberhardt E, Froese C, Turner A K, et al.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 Protecting Society throug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and 2nd North American Symposium on Landslides,June 3 to 8,2012,Banff,Alberta,Canada. 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2: 841-848
[95] Qian-gong Cheng,Yu-feng Wang.Nanda Rockslide-Avalanche of 14 August 2002,in Ailao Mountain,Yunnan Province,China.In:Williams et al.eds.Geologically Active-Volume of papers from the 11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0:93-102
[96] Qian-gong Cheng ,Guang-tao Hu.Onset of rockslide by the peak-residual strength drop.In: Zuyu Chen,Jianmin Zhang,Zhongkui Li et al eds.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30 June-4 July,2008,Xi'an, China.Volume 2:1119-1125.2008,Taylor & Francis Group,London.(ISTP,ISI:**147)
[97] Qian-gong Cheng.A plane-torsion rockslide with a locked flank: a case study.In:Zuyu Chen,Jianmin Zhang,Zhongkui Li et al eds.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30 June-4 July,2008,Xi'an,China.Volume 2:1133-1141.2008,Taylor & Francis Group,London.(ISTP,ISI:**149)
[98] Qiangong Cheng,Peng Cui,Fuqiang Xu.Preliminary research of synchronous periods of mountain avalanches,landslides,and ground fissures over the past 5000 years in China.In:J.L.van Rooy and C.A.Jermy eds.Engineering Geolog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Proceedi
ngs of 9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934-931.Durban,South Africa,16-20,September 2002
[99] Yu-feng Wang, 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 Qi Zhu. Facies succession of rock avalanches trigger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 Sichuan, China. In: G Lollino, D Giordan, G B Crosta, et al. Engineering Geology for Society and Territory-Volume 2 ,Landslide Processes–Proceedings of the XII International IAEG Congres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 2014: 671-680
[100] Yu-feng Wang, 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 Jiu-jiang Wu. Field monitoring of the behavior of pile-net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oversize-deep-soft soil. In: G Lollino, D Giordan, G B Crosta, et al. Engineering Geology for Society and Territory-Volume 6,Applied Geology for Major Engineering Projects–Proceedings of the XII International IAEG Congres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 2014: 175-184
[101] Yu-feng Wang,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Qi Zhu. Centrifuge testing of soil-nailed excavations of loess slope. In:Eberhardt E, Froese C, Turner A K, et al.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 Protecting Society throug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and 2nd North American Symposium on Landslides,June 3 to 8,2012,Banff,Alberta,Canada. 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2: 1567-1574
[102] Yu-feng Wang,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Qi Zhu.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high loess slope in excavation: case study. In:Eberhardt E, Froese C, Turner A K, et al.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 Protecting Society throug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and 2nd North American Symposium on Landslides,June 3 to 8,2012,Banff,Alberta,Canada. 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2: 1541-1548
[103] Qi Zhu,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Yu-feng Wang. Centrifuge model tests on soil nailing and pre-reinforced-stabilizing pile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loess high slope. In:Eberhardt E, Froese C, Turner A K, et al.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 Protecting Society throug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and 2nd North American Symposium on Landslides,June 3 to 8,2012,Banff,Alberta,Canada. 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2: 1549-1554
[104] Jin-jiang Yu,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Cheng-hui Li,Hua Wen.Model test research on bearing behavior of pile-net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super large area and deep soft soi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378-379: 470-476(EI:**463)
[105] Jin-jiang Yu,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Cheng-hui Li,Hua Wen.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arch on the settlement regularity in pile-net composite found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61-263: 1251-1256(EI:**885)
[106] Wang Ying,Cheng Qiangong,Wei Youyi,Bai Zhiyong.Geo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Qinghai-Tibet Railway.In:Williams et al.eds.Geologically Active-Volume of papers from the 11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0:4583-4592
[107] 程谦恭,陈红旗.云南哀牢山大水井岩滑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见:《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35-348
[108] 程谦恭,彭建兵,胡广韬.剧动式高速岩质滑坡临床峰残强降加速动力学机理分析.见:西安工程学院编.庆祝著名工程地质学家胡广韬教授从事地质工作50周年——地质工程与水资源新进展.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2-50
[109] 程谦恭,张俊,卢玉东,李雪梅.中国近五千年来地质灾害多尺度群发期与环境变化.见: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等编,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81-86
[110] 彭建兵,程谦恭.滑坡坝土石体力学性质及冲击夯实机理研究.见:程国栋主编.张咸恭教授八十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六十年贺文集:山的呼唤——工程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454-462
Welcome to Cheng Qiangong's Homepage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程谦恭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团队风采English
荣誉奖励
[1] 2014年9月,程谦恭指导的地质工程专业2012级硕士生张柯宏、2013级硕士生陈锣增获得国家奖学金奖励;
[2] 2014年9月,程谦恭指导的地质工程专业2011级硕博连读生吴九江获得国家奖学金奖励;
[3] 2013年9月,程谦恭指导的地质工程专业2012级硕士生仲昱全获得国家奖学金奖励;
[4] 2012年12月,程谦恭指导的地质工程专业2009级直博生王玉峰获得国家奖学金奖励;
[5] 2012年10月16日,程谦恭获第二届“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
[6] 2012年1月9日,程谦恭指导的文华的博士学位论文《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矩形闭合型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负摩阻力作用机理研究》,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评为二〇一一年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7] “高速滑坡致灾机理及抢险加固技术研究”,获得201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2):胡卸文、程谦恭、肖世国、罗刚、王玉峰;
[8] “观音堂隧道进口明洞段高边坡变形机理及桩钉复合支护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获得2011年度中国铁道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4)、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4):石有才、王亚军、张凤华、程谦恭、胡建国、张志军、霍玉华、董寿强、陈春华、龚成明;
[9] 2011年3月1日,程谦恭被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评为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
[10] 2010年12月31日,程谦恭主持的“构造地质学”课程建设,入选西南交通大学校级本科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11] 2010年3月,程谦恭指导的文华的博士学位论文《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矩形闭合型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负摩阻力作用机理研究》,被评为西南交通大学二〇〇九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2] “黄土地区大跨度桥梁地下连续墙和箱型基础的应用研究”项目,获2009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5),获奖名单:孟凡超、陈晓东、王宇鹏、张兴顺、程谦恭、龚维明、薛官玉、刘明虎、江剑虹、李永乐;
[13] “云南省新平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获2009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4),获奖名单:陈红旗、田廷山、孟晖、程谦恭、何政伟、王小东、薛群威、和怀忠、张小趁、陈亮;
[14] “黄土地区大跨度桥梁地下连续墙和箱型基础的应用研究”项目,获2008年度中交股份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5),获奖名单:孟凡超、陈晓东、王宇鹏、张兴顺、程谦恭、龚维明、薛官玉、刘明虎、江剑虹、李永乐;
[15] “观音堂隧道进口明洞段高边坡变形机理及桩钉复合支护技术研究”项目,获2009年度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4),获奖名单:张凤华、王亚军、胡建国、程谦恭、王晋生、霍玉华、张志军、董寿强、陈春华;
[16] “郑西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明洞高陡边坡变形机理及土钉支护参数研究”项目,获2009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排名第4),获奖名单:原郭兵、牛犇、王建亮、程谦恭、秦德进、程文斌、李卫东、胡国伟、张聪原、郑保才。
[17] “高速岩质滑坡动力学”学术专著,获2001年度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排名第1),获奖名单:程谦恭、彭建兵、胡广韬、胡厚田;
[18] “高速岩质滑坡动力学”学术专著,获1999年度优秀川版图书奖(排名第1),获奖名单:程谦恭、彭建兵、胡广韬、胡厚田;
[19] “剧冲式高速岩质滑坡运动全过程动力学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获2000年度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排名第1),获奖名单:程谦恭,胡广韬;
[20] “渭河盆地现代构造活动和地质灾害灰色系统的研究”,获1989年度地质矿产部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2),获奖名单:宫同伦、程谦恭、苏生瑞、丁莲芳。
Welcome to Cheng Qiangong's homepage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程谦恭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团队风采English
科研团队
1)团队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地质灾害动力学与防灾减灾技术”创新团队
程谦恭,肖世国,杨情情,王玉峰,朱圻,吴九江,梁鑫,文丽娜,黄丽娟,任东兴,李艳
2)课题组教师队伍
程谦恭,肖世国,杨情情
3)指导博士生
姓名 年级 教育背景 论文题目 毕业去向
文华2004 昆明理工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 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矩形闭合型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负摩阻力作用机理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
宋章 2005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闭合型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承载机理研究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龚成明 2005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黄土工程边坡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研究(与刘争平教授共同指导)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于进江2006 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 大面积场坪下刚性桩桩网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与李成辉教授共同指导) 中铁十九局
王玉峰 2009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态化机理实验研究 访问学者
成永刚 2009 北京交通大学铁道工程 滑坡的区域性分布规律与防治方案研究 四川省交通厅咨询公司
朱圻 2010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高速滑坡超前冲击气浪机理及防护结构研究 在读
魏学利 2010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岩土工程 邛海流域地震诱发滑坡的长期活动性及其灾害效应分析 四川大学
吴九江 2011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 软土地区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竖向承载机理研究 在读
梁鑫 2011 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采空区地基变形及其控制机理研究 在职在读文丽娜 2012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粗粒土工程特性及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 在职在读 黄丽娟 2013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 高速远程滑坡自激振动液化减阻机理研究 在读 任东兴 2013 兰州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尚未开题 在职在读 李艳 2014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尚未开题 直博在读 张建磊 2015 中国海洋大学土木工程 尚未开题 硕博在读
4)指导工学硕士生
姓名 年级 教育背景 论文题目 毕业去向
徐富强2000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滑坡转化成泥石流的流态化机理研究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肖东升 2002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贵州区域地壳稳定性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孙意 2002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青藏铁路五道梁地区保护冻土路基稳定性措施研究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舒中潘 2003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 黄土地区大跨度桥梁地下连续墙基础沉降研究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李朝辉 2004 河北工程大学地质工程 黄土地区地下连续墙基础槽壁稳定性研究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李传宝 2004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云南新平芭蕉树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刘毅 2005 河北工程大学地质工程 黄土边坡土钉支护应用研究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唐军平 2005 中南大学道路与铁道与铁道工程 云南新平咪白代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舒中文 2005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隧道明洞段黄土高陡边坡土钉支护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孟祥龙 2006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黄土高边坡桩钉支护现场监测及优化设计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黄英儒 2006 西北大学地质工程 黄土高边坡桩钉复合支护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王宏丹 2006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机理研究 北京深华达公司
杜鹃 200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 黄土边坡土钉支护数值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姚志勇 2007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潮汕车站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性状数值分析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吴坤 2007 西北大学地质工程 黄土高边坡开挖与支护的数值分析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李自扬 2007 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 黄土边坡土钉监测及数值模拟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罗刚 2007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 硕博连读 龙秀均 2008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潮汕车站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赖伟 2008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潮汕车站软土桩网复合地基负摩阻力特性研究 重庆市万州区建设委员会
王寒冰 2008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质工程 潮汕车站桩网复合地基土拱效应及土工格栅加筋数值分析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张东雪 2008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质工程 潮汕车站桩网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现场监测分析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马凤萍 2008 鲁东大学土木工程 潮汕车站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现场监测及地基沉降预测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黄孝敏 2009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单室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土拱效应研究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张世亮 2010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高速铁路采空区路基变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杨頲 2010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 高速铁路采空区桥基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王长宝 2010 石家庄铁道大学桥梁工程 高速铁路采空区路基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陈建明 2010 石家庄铁道大学桥梁工程 高速铁路采空区桥基变形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王志佳 2010 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 土体动力学参数的分区统计与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生 郑志龙 2011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 高速铁路采空区路基性状监测分析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豪 2011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采空区上方高速铁路桥基性状监测分析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康宇 2011 防灾科技学院勘察技术与工程易贡滑坡冲击液化数值分析 重庆甲多公路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龚宇 2011 石家庄经济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 易贡滑坡液化土动三轴试验分析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大学车琪 2011 内蒙古大学土木工程 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机理研究 赤峰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殷成龙(与校外导师合作指导) 2011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徐盼(与校外导师合作指导) 2011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 碎石桩处理遂西高速公路软弱地基的研究 广州地铁总公司(建设事业总部)仲昱全 2012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态化特性试验研究 自主创业 王小芳 2012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干湿循环条件下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堤的离心模型试验 在读 张柯宏 2012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堤湿热耦合性状与石灰改良技术研究 在读 任慧琼 2012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高速铁路路堤非饱和膨胀土土水特性及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在读 邓稀 2012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 膨胀土的裂隙分布特征与抗剪强度试验 在读 郭强 2013 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 易贡高速远程滑坡滑坡坝溃坝洪灾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在读 陈锣增 2013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易贡高速远程滑坡三维动力学颗粒流数值分析 在读 罗忠旭 2013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易贡高速远程滑坡自激振动液化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在读曹建磊 2013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易贡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在读侯文学 2013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湖北盐池河崩滑超前冲击气浪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在读李炜 2013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台湾二隆基高速滑坡超前冲击气浪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在读张金存 2014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 尚未开题 在读曹顺利 201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 尚未开题 在读李星 201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 尚未开题 在读姚远 2014 河南城建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 尚未开题 在读
4)指导工程硕士生
姓名 年级 专业 工作单位 论文题目
朱伟2002 地质工程 中铁十五局华南指挥部 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群桩及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周建富 2002 地质工程 中铁十五局华北指挥部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李东文 2003 地质工程 中交二公局 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黄河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技术孟凡军 2003 建筑与土木工程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刘志远 2003 建筑与土木工程 新乡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高速铁路双线整孔简支箱梁的预制和安装李晓升 2003 建筑与土木工程 中铁十五局 土压平衡盾构在广州复合地层中的施工技术研究王力 2010 交通运输工程 武汉铁路局 宜万铁路岩溶路基病害整治施工组织方案彭让栋 2011 地质工程 四川省地矿局402地质队勘测院 尚未开题熊建良 2011 地质工程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十分公司 尚未开题贾小红 2011 地质工程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化探队 尚未开题顾彩玉 2011 地质工程 四川省地矿局九○九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尚未开题邓益平 2011 地质工程 四川省地矿局九○九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尚未开题王贵军 2011 地质工程四川省地矿局402地质队蜀西地质工程勘测院 尚未开题石岳 2011 地质工程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尚未开题朱亲州 2011 地质工程 四川省川西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尚未开题马磊 2011 地质工程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六大队 尚未开题欧阳大能 2011 地质工程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 尚未开题郭洪 2012 地质工程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七地质队 尚未开题周小兵 2012 地质工程 四川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 尚未开题金美喜 2012 地质工程四川省地矿局九0九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队 尚未开题成荣军 2012 地质工程 四川丽攀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尚未开题黄柯 2013 地质工程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 尚未开题闫禄 2013 地质工程 四川华锋钻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尚未开题秦东林 2013 地质工程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尚未开题刘君 2013 地质工程 四川省南充市国土资源局嘉陵分局 尚未开题李鹏 2013 地质工程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 尚未开题彭兴隆 2013 地质工程 四川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队 尚未开题唐利平 2013 地质工程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 尚未开题
------------------------------------------------------------------------------------------------------------------------------------------
Welcome to Cheng Qiangong's Homepage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程谦恭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团队风采English
讲授的主要课程
(1)本科:遥感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体力学;地质专题;工程地质与环境评价概论。
(2)硕士:地质灾害理论与实践;灾害工程模型试验的理论与方法;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3)博士:地质灾害专论;岩土体的损伤与断裂;非饱和土土力学;地质工程环境概论。
指导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
(1)2011.5-2012.4 箱拱涵治理滑坡的计算方法研究;
(2)2011.5-2012.4 平面转折复合式滑坡稳定性三维计算方法研究。
(3)2012.4-2013.3 平面支撑土拱锁固滑坡抗滑桩治理优化设计。
Welcome to Cheng Qiangong's homepage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程谦恭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团队风采English
招生要求
(1)要求学生具备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2)英语具有较好的读、写、听、说能力;
(3)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力学基础。
欢迎地质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隧道工程等相关专业同学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
博士生培养
无论是直博生、硕博连读生或者是取得硕士学位后考取的博士生,入学后必须与导师一起制定你未来5年或者4年的学习科研规划和主攻的科研方向;必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学位论文撰写等工作;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的任务。导师鼓励、支持和奖励勤奋刻苦表现优秀的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博士生入学后,必须进工作室完成学习和科研工作,每天在工作室时间应在10小时。
硕士生培养
无论是学术型硕士生还是专业学位型硕士生,入学后必须与导师一起制定你未来3年的学习科研规划和研究方向;必须在学校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论文开题、学位论文撰写等工作。研一,基本上以上课为主;研二,主要完成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科研工作;研三,主要在实习单位实习并找工作。硕士生3年时间内,用在科研的时间很有限,导师希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在研一阶段就介入到相关的科研工作中。
硕士生入学后,研一,至少1个星期内和导师主动联系1次;研二,必须进工作室完成学习和科研工作,每天在工作室时间应在8小时。
导师鼓励、支持和奖励勤奋刻苦表现优秀的硕士生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导师寄语——写给已成为和即将成为1243工作室的博、硕士研究生们
各位博士、硕士研究生:
首先欢迎你加入1243工作室这个大家庭,成为这个科研团队的一员。在接下来的3年(硕研)或者4年、5年(博研)时光里,你将和我在一起,朝夕相处,度过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科研时光;而在这段时光里,你所能取得的成绩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未来的发展。为了你在今后几年的学习和科研生活中,不走弯路、少走弯路,下面几个关键问题,需要你一入学,就要开始考虑和仔细琢磨:
(1)读研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给自己读研准确定位?研究生期间需要怎样的各方面规划?
(2)作为研究生,如何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作为研究生,如何向师兄(姐)学习和请教?
(4)如何阅读文献、多读文献、读好文献,写好开题报告?
(5)如何完成科研工作,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
(6)毕业时如何选择工作单位?
这些问题,国内外许多著名的大师,都已经给自己的学生给出了大量丰富而又正确的答案,是人生启迪的典型案例。只要你有耐心,认真阅读以下我推荐的科学网博客文章,相信你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祝你成功!
程谦恭
2012年3月25日写于交大南园
导师推荐优秀网站:
科学网:http://news.sciencenet.cn/
科学网电子杂志:http://www.sciencenet.cn/dz/add_user.aspx
小木虫:http://emuch.net/
导师推荐博客:
导师与学生、师兄(姐)与师弟(妹):
(1)研究生如何选导师(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236456 )
(2)好导师与好老板(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779&do=blog&id=463308 )
(3)也谈导师和学生的关系(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071&do=blog&id=437230)
(4)好学生的标准与好学者的基因(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779&do=blog&id=466078)
(5)什么样的研究生是打工仔?(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779&do=blog&id=466078 )
(6)正确处理与导师的关系(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7752&do=blog&id=252148)
(7)研究生应怎样与导师交往——专家给出六点建议(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139&extra=)
(8)研究生导师的肺腑之言(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470)
(9)靠大师,都不如靠大师兄(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394732)
(10)何谓衡量大师兄(姐)的可靠标准(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7086&do=blog&id=395277)
(11)大师兄不应该很容易“被靠”(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745&do=blog&id=395337)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
(1)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时间的付出(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212&do=blog&id=484416)
(2)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方法论的转变(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212&do=blog&quickforward=1&id=486270 )
(3)做科研是需要有点拼搏精神(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59&do=blog&id=447853)
(4)科研感悟:关键时刻,怎能睡觉?!(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779&do=blog&id=518675)
(5)博士研究生三年发表12篇论文给我们的启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59&do=blog&id=446216)
(6)野外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446154)
阅读文献及撰写论文:
(1)在实验室研究生新生入学培训专题会上的发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5006&do=blog&id=361380)
(2)研究生进入课题组的一二三四(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44&do=blog&id=425037)
(3)牛人看文献的方法(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3775&extra=)
(4)教你怎么阅读外文文献(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1538&extra=)
(5)研究生如何做文献阅读笔记?(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50899)
(6)科研第一步:怎样获得好的idea?!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3591&do=blog&id=444845)
(7)说说文献的引用(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61&do=blog&id=444936)
(8)SCI论文写作辅导(从资料收集到文章接收,绝对物有所值)(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2518&extra=)
(9)要舍得花时间撰写学位论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446933)
(10)基金项目申请:博文分类阅读(太重要,不能不读!!)(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899&do=blog&id=511141)
研究生毕业时选择工作:
(1)博士毕业了,到哪里去?(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449962)
(2)博士毕业后去什么单位(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3763)
(3)写给我毕业的学生们(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208776)
Welcome to Cheng Qiangong's Homepage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程谦恭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团队风采English
团队合影
2014年12月13日1243实验室成立15周年暨2014年团队聚会合影
;2012年3月24日团队(部分)合影
2013年12月13日1243实验室学术年会合影
2013年9月14日,在南京大学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006年12月8日,在日本金泽大学出席“环日本海地区地质灾害减轻第四届国际学术讨论会”。
2010年9月6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出席“第11届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大会”。
2010年9月10日,在新西兰北岛奥克兰。
2010年8月31日,在新西兰南岛皇后镇。
2005年3月22日,进行交通部西部课题时,在现场监测工地。
2006年6月26日,进行交通部西部课题时,带领博士研究生文华、宋章等进行室内物理模型试验。
2009年11月24日,带领博士研究生王玉峰、朱圻,硕士研究生黄孝敏考察唐家山堰塞湖。
2005年10月19日,带领硕士研究生李传宝、舒中文、唐军平、孟祥龙在云南哀牢山进行地灾调查,遇雨。
2006年3月9日,带领硕士研究生刘毅、唐军平、舒中文、孟祥龙、王宏丹在云南哀牢山进行地灾调查。
2005年11月24日,带领硕士研究生李朝辉、李传宝等在云南哀牢山进行地灾调查时,聚餐。
2014年10月21日,带领实验室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西藏林芝调查易贡滑坡。
2014年9月17日,在意大利都灵参加“第12届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大会”期间,与地质工程系同事考察瓦伊昂滑坡。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4届博士王玉峰在意大利都灵参加“第12届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大会”并作学术报告
博士生
朱圻 吴九江
梁鑫文丽娜
黄丽娟任东兴
李艳张建磊
硕士生
王小芳张珂宏
任慧琼邓稀
郭强 陈锣增
罗忠旭 曹建磊
侯文学 李炜
张金存 曹顺利
李星 姚远
Welcome to Cheng Qiangong's Homepage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HomePersonalResearchPublicationHonorsTeamTeachingApplicant infoPhotoEnglish
Basic information
Cheng Qiangong
Professor;Ph.D supervisor
Contact method
Add: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31, China
Email:chengqiangong@home.swjtu.edu.cn
Biography
Cheng Qian-gong, born on December 12, 1962, received his MSc degree in specialty of Structure Ge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ang’an, PRC, in 1987, and Ph.D. degree in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ang’an, PRC, in 1997.In 1999, he became the Post-doctoral of Civil Postdoctorate a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In 2000, he became the Senior Visiting Scholar of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in Chengd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2001, he became the Post-doctoral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Geological Hazards Protection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t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ow he is working as a lecturing professor and the Ph.D. supervisor for the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C. He is currently a committee of IAEG cum National Team, a number of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es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ociety, a standing committee of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one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s of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geology teaching and a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for Journal of Geo-Disasters. Besides, he is also the reviewer of NSFC and expert reviewer of the Expert Databas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Ministry of Railways and the Sichuan Province, etc.
As the academic leader in the research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Prevention” a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of. Cheng is mainly engaged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major engineering hazards and prevention in the field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works and protective works, etc. What’s more, he has obtained major breakthroughs and innovations in the research of Dynamic mechanism of High-Speed Landslide. He has successively chaired and main researched programs fro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China National Funds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the Important Project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Chunhui" program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s of 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and Development Project of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in western of China,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etc, over 30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s. He has successively published more than 80 papers in major journal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ternational meetings and 5 monographs (including co-author). He also obtained the second and third Prizes of Technology Advancement Award in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level 7 times.
Research fields
(1) Geological hazards and its Control Engineering;
(2) Special Soi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3) Geological Prediction in high-risk tunnels with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Welcome to Cheng Qiangong's Homepage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程谦恭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12-30
相关话题/地球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游为
对不起!该用户还没有完成网站的建设! ...研究生导师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30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廖昕
对不起!该用户还没有完成网站的建设! ...研究生导师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30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建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交大主页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基本信息刘建 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电子邮箱:jlau@home.swjtu.edu.cn???liukai-102@163. ...研究生导师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30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立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交大主页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基本信息张立副教授,硕导博士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工作单位: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地质工程系 5#, ...研究生导师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30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罗刚
登录帮助首页收藏交大罗刚讲师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团队风采English 基本信息罗刚讲师博士学科:地质工程硕士学科:地质工程 工作单位: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成都市星河路89号智慧康城2-2-403电子邮箱:huxiewen@163.com ...研究生导师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30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贾洪果
登录 帮助 返回首页 交大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基本信息贾洪果 硕导 讲师博士学科:摄影测量与遥感硕士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工作单位: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电子邮箱:lemongg@home.swj ...研究生导师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30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遆鹏
登录 帮助 返回首页 交大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遆鹏个人主页Welcome to my website!基本信息讲师,硕导博士学科:地图学硕士学科:测绘 工作单位: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通信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电子邮箱:pti@home ...研究生导师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30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程琰
对不起!该用户还没有完成网站的建设! ...研究生导师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30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敏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交大主页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基本信息陈敏 博士 讲师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工作单位: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电子邮箱:minchen@home.swjtu.edu.cn办公地点: ...研究生导师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30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肖林萍
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肖林萍的个人主页Welcome to my website!基本信息肖林萍: 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导博士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硕士学科:测绘工程 工作单位: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电子 ...研究生导师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