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岑敏仪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12-30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欢迎光临!

基本信息
岑敏仪教授

博师生导师

博士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工作单位: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电子邮箱:swcmy@home.swjtu.edu.cn

办公电话:028+**

办公地点: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土木馆

个人简介
岑敏仪,男,博士,教授,1982年于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航空勘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取西南交通大学工程测量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取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到香港理工大学参与国际合作研究,任副研究员。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程测量》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理事会委员(2001-2009年),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会勘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2002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3年),国务院高铁大检查工务组专家组成员(2011年8月)。
主要研究方向
现主要研究方向:

(1) 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2)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理论与技术;

(3) 测绘新技术及其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欢迎光临!

科学研究
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有:

(1)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科技重大专项, 区域地面沉降对(京沪)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成都铁路局科研项目,成灌客运专线CPⅢ控制网复测

(3)成都四方瑞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科研项目,600m轨检仪标准场技术研究
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有:

国际合作项目:(1)香港理工大学国际合作项目,Robust Matching for Automatied Detection of Syrface Deformatons (2000-2001);

国家级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控制点表面差异探测及其在泥石流灾害地区的应用研究(2003-2005);

省部级项目:(1)铁道部科研项目, 铁路工程测量自由投影软件开发与研究(2008-2011);

(2)铁道部科研项目, 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技术体系及标准研究(2007-2011);

(3)铁道部科研项目, 无碴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的研究-350公里时速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研究(2008-2010);

(4)铁道部科研项目, 客运专线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试验(2008-2010);

(5)铁道部科研项目, 无砟轨道测量仪样机线路试验;(2008-2010)

(6)铁道部科研项目,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制造施工成套设备及工艺研究(2007-2009);

(7)铁道部科研项目,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精度标准研究(2006-2008);

(8)铁道部科研项目,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施工测量暂行规定》标准编制(2005-2007);

(9)铁道部科研项目, 用GPS测量加密国家大地点和代替高速铁路线路导线测量的分析研究(2002-2003);

(10)铁道部科研项目, 机载GPS技术在航测中的应用研究(1999-2001);

(11)铁道部科研项目, 机载GPS无地控航测成图前期研究(1996-1998);

(12)广东省交通厅科研项目, GPS技术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控制测量中应用研究(1998-2001);

(13)广东省交通厅科研项目, 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测量新技术(1996-1999);

产学研项目:(1)铁四院科研项目, 武广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控制测量网建网研究(2006-2008);

(2)铁四院科研项目, 宜万线特殊桥隧工点地面立体摄影测量试验研究(2002-2004);

(3)铁二院科研项目, 高速铁路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平差方法研究(2006-2008);

(4)铁二院科研项目, 无碴轨道测量技术研究(2007-2009);

(5)铁二院科研项目, 铁路工程测量GPS数据处理研究(2003-2005);

(6)铁二院科研项目, 付阳坪铜钟水库滑坡观测(2002-2003);

(7)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科研项目, 丰顺莲花山隧道工程施工平面高程控制网建网(1997-1999);

(8)四川恒通电信技术开发公司科研项目, 本地网电信资料管理系统(1998-2000);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欢迎光临!

出版著作
[1] 朱颖, 颜华, 岑敏仪等.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年5月

[2] 岑敏仪主编, 高速铁路精密测量理论及测绘新技术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年8月
参编规范
[1] 朱颖, 颜华, 卢建康, 岑敏仪等.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年

[2] 周世林, 卢建康, ….岑敏仪(第8)等.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年
出版教材
[1] 岑敏仪主编, 杨晓云, 何泽平副主偏. 建筑工程测量,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年2月

[2] 邹永廉主编, 岑敏仪等参编. 土木工程测量,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月
专利发明
[1] 张同刚, 岑敏仪, 任自珍. 高速铁路专用反光式测量觇牌(**8.8), 实用新型专利, 2010年12月授权

[2] 张同刚, 刘国祥, 顾利亚, 岑敏仪, 张献洲, 刘成龙.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遥感用分体式角反射装置(**1.5), 实用新型专利, 2011年8月3公开
学术论文
代表性论文:

[1] 杨容浩, 岑敏仪(通讯作者), 张同刚, 杨佳. 融合遗传算法的最小二乘无控制DEM匹配. 测绘科学, 2011(1): 146-149

[2] 岑敏仪, 张同刚, 李劲, 谭俊. CPⅢ控制网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 铁道学报(EI检索号: **461), 2011, 33(8): 99-102

[3] 杨容浩, 岑敏仪(通讯作者), 张同刚, 杨佳. 基于遗传算法的DEM 粗匹配研究. 工程勘察, 2010(6): 61-65

[4] 杨容浩, 岑敏仪(通讯作者), 张同刚, 杨佳. 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匹配相结合的DEM匹配方法.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3): 128-133

[5] 任自珍, 岑敏仪(通讯作者), 卢建康, 张同刚. 无砟轨道铺轨控制基桩的设置方法. 测绘科学, 2010, 35(1): 93-94

[6] 张齐勇, 岑敏仪(通讯作者), 杭芬, 付仁俊. 基于LiDAR点云数据索引的DEM快速提取. 测绘科学, 2010(3): 69-70

[7] 任自珍, 岑敏仪(通讯作者), 张同刚, 周国清. LiDAR数据中建筑物提取的新方法—Fc-S法. 测绘科学, 2010(6): 134-136

[8] 杭芬, 岑敏仪(通讯作者), 李劲. 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测量技术探讨. 测绘科学, 2010, 35(1): 95-96

[9] Zhang Tonggang, Cen Minyi(通讯作者), Liu Guoxiang, Feng Yicong, Ren Zizhen, Yang Ronghao. Multi-temporal DEM co-registering for detecting terrain changes using local invariant patches. Proceedings of SPIE-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EI: **531). 2009, Chengdu, China

[10] 冯义从, 岑敏仪(通讯作者), 张同刚, 黄志勤. 无控制DEM 匹配与地表差异探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 45(31): 193-195

[11] 杨晓云, 岑敏仪(通讯作者), 梁鑫.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DEM粗差检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EI检索号: **626), 2009, 44(6): 830-834

[12] 张齐勇, 岑敏仪(通讯作者), 周国清, 杨晓云. 城区LiDAR点云数据的树木提取. 测绘学报(EI检索号: **817), 2009, 38(4): 330-335

[13] 张同刚, 岑敏仪(通讯作者), 杨容浩, 任自珍. LZD模型多维粗差发现和定位能力分析. 测绘科学, 2009, 34(4): 12844-146

[14] 张同刚, 岑敏仪(通讯作者), 冯义从, 杨容浩, 任自珍. 采用截尾最小二乘估计的DEM 匹配方法. 测绘学报(EI检索号: **467), 2009, 38(2): 144-151

[15] 任自珍, 岑敏仪(通讯作者), 张同刚, 周国清. 基于等高线形状分析的LIDAR建筑物提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EI检索号:**442),, 2009, 44(1): 83-88

[16] 任自珍, 岑敏仪(通讯作者), 张同刚, 周国清. 基于等高线的表面估计滤波方法. 遥感学报, 2009, 13(1): 91-96

[17] Zhang Tonggang, Cen Minyi(通讯作者). Robust DEM co-registration method for terrain changes assessment using least trimmed squares estimator.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SCI检索号: 314ZG, EI检索号:**162), 2008,41:1827-1835

[18] 任自珍, 岑敏仪(通讯作者), 张同刚, 周国清. 基于等高线表面估计法的LIDAR数据DEM提取. 测绘科学, 2008, 33(6):21-22

[19] Cen MY, Gu LY, Li ZL, Ding XL. Analysis of Detectable and Locatable Gross Errors Based on Judgement Mtrix. Selected Paper for English Edition, 2007: 12-18

[20] 杨晓云, 岑敏仪(通讯作者), 梁鑫. DEM粗差探测算法在铁路线路测量中的应用.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7, 27(3): 529-541

[21] 李涛, 岑敏仪(通讯作者). 结合影像的LIDAR数据三维建筑物提取. 测绘科学, 2007, 32(5): 75-76

[22] 杨晓云, 岑敏仪(通讯作者), 梁鑫. 不规则DEM数据的粗差探测算法的应用. 测绘科学, 2007,32(3): 78-89

[23] 冯义从, 岑敏仪(通讯作者), 张同刚. 用无控制DEM匹配与差异探测监测泥石流灾害的方法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27(21): 74-77

[24] Zhang Tonggang, Cen Minyi(通讯作者), Zhou Guoqing, Wu Xingua. A new method for debris flow detection using multi-temporal DEMs without ground control poi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SCI检索号: 120KX, EI检索号: **266), 2006, 27(21): 4911–4921

[25] Zhou Guoqing, Tan Zenyu, Cen Minyi, Li Chaokui. Customizing Visualization in Three-Dimensional Urban GIS via Web-Based Interaction.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SCI, EI检索号: **89), 2006(7):1-7

[26] 张同刚, 岑敏仪(通讯作者), 吴兴华. 无控制DEM匹配的最小法向距离算法.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16(7): 868-873

[27] 张同刚, 岑敏仪(通讯作者), 冯义从. 用于无控制DEM匹配LZD和ICP算法的比较. 中国图像图形学报, 2006,11(5): 714-719

[28] 张同刚, 岑敏仪(通讯作者), 秦军, 吴兴华. 多时相DEM匹配探测泥石流地表变形的新方法. 水土保持通报, 2006,26(3): 96-99

[29] 张同刚, 岑敏仪(通讯作者), 吴兴华. 基于差分模型的无控制DEM差异探测方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EI检索号:**), 2006, 41(1):91-96

[30] 张同刚, 岑敏仪(通讯作者), 吴兴华. 无控制DEM表面差异探测研究. 测绘科学, 2006(3):

[31] Zhang Tonggang, Cen Minyi(通讯作者), Wu Xinghua, Zhou Guoqing. Fully Automatic DEM Deformation Detection Without Control Points Using Differential Model Based on LZD Algorithm. Proceedings of IGARSS 2005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EI检索号: **, ISTP检索号:BEG75), Seoul Korea, July 2005: 3982-3985

[32] 冯义从, 岑敏仪(通讯作者), 张同刚. 无控制DEM匹配与匹配优化技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 41(23): 32-34

[33] 冯义从, 岑敏仪(通讯作者). 三维自由表面匹配及其应用. 测绘工程, 2005, 14(3): 36-40

[34] 杨晓云, 顾利亚, 岑敏仪, 李志林. 基于不同大小窗口的移动曲面拟合法探测不规则DEM粗差的一种方法. 测绘学报, 2005, 34(2): 148-153

[35] 顾利亚, 岑敏仪, 李志林. 粗差发现和定位能力与相关系数的关系.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EI检索号: **), 2005, 30(7): 621-624

[36] Minyi Cen, Xiaoyun Yang, Liya Gu. Gross Error Detection of Irregular DEM Data for GIS Error Propagation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ASPRS 2005 Annual Conference, Baltimore, Maryland March, 2005

[37] Minyi Cen, Liya Gu, Xiaoyun Ya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gement Matrix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n the GIS Data Error Separability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ASPRS 2005 Annual Conference, Baltimore, Maryland March, 2005

[38] 岑敏仪, 顾利亚, 李志林, 丁晓利. 基于判断矩阵的观测量粗差发现和定位相关性分析. 测绘学报, 2005, 34(1): 24-29

[39] 张同刚, 岑敏仪(通讯作者), 冯义从, 路伯祥, 卢建康. 地形起伏对GPS工程控制网高程异常的影响. 铁道学报((EI检索号: **), 2005, 27(1): 79-83

[40] 岑敏仪, 李永树. 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与改革.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19(4): 16-20

[41] M. Cen, Z. Li, X. Ding and J. Zhuo. Gross error diagnostics before least squares adjustment of observations. Journal of Geodesy (SCI). Dec. 2003, Vol. 77, No. 9: 503-513

[42] 岑敏仪, 卓健成, 李志林, 丁晓利. 判断观测值粗差能否发现和定位的一种验前方法. 测绘学报, 2003. 32(2): 134-138

[43] Zhilin Li, Zhu Xu, Minyi Cen, and Xiaoli Ding. Robust Surface Matching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of Local Deformations Using Least-Median-of-Squares Estimator.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Remote Sensing(SCI, EI检索号: **), Nov.2001,Vol. 67,No.11: 1283-1292

[44] 岑敏仪, 顾利亚, 廖树忠, 瞿国万, 黄晖. 运用GPS技术建立独立的隧道高程系统. 工程勘察, 2000.(4): 64-67

[45] 岑敏仪, 瞿国万, 刘成龙, 卓健成, 路伯祥, 林荣有. 悬索桥施工GPS塔顶变形监测. 工程勘察. 1999.(3): 46-49

[46] 岑敏仪, 瞿国万, 廖树忠. 虎门大桥墩、塔、锚GPS施工测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EI检索号: **), 1999.34(5): 560-564

[47] 岑敏仪, 瞿国万, 刘成龙, 卓健成, 路伯祥, 林荣有. GPS桥梁网的坐标转换. 铁道学报, 1999. 21(4): 68-71

[48] 岑敏仪, 瞿国万, 刘成龙, 卓健成, 路伯祥, 林荣有. GPS桥梁高程控制测量. 测绘学报, 1998. 27(3): 217-223

[49] 岑敏仪. 桥梁控制网的精度估算. 测绘学报, 1995. 24(2): 38-44

[50] 岑敏仪. 机车车辆滚动震动试验台的精密测量. 四川测绘, 1995.2: 34-38

[51] Lu Baixiang, Cen Minyi. A Problem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rror Ellipsoid. Survey Review, Oct.1993: 239-243

[52] 岑敏仪. 整数规划在施工控制网观测精度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测绘学报, 1992. 21(1): 34-41

[53] 岑敏仪. 顾及原始数据误差的多级控制网参数协方差阵的递推公式. 西南交通大学九十五周年校庆学术报告会文集, 1991.7: 175-176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欢迎光临!

荣誉奖励
(1).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控制网处理系统(WZTCS)获四川省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1年2月;

(2).《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技术规范获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一等奖, 2009年12月;

(3).铁路工程测量GPS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获四川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6年3月;

(4).在高山区实现GPS高程转换的一种办法获2003年度中国铁道学会学术活动二等优秀论文奖, 2004年6月;

(5).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测量新技术获广东省交通厅9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11月.
荣誉称号
(1).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03年.
学会兼职
(1).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会勘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2).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理事会委员(2001-2009年).
杂志审稿人
(1).测绘学报;

(2).铁道勘察.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欢迎光临!
科研团队
团队简介
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测量误差理论及其数据处理的研究,在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测量误差理论与精度分析、GPS技术在大型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无控制稳健表面匹配、Lidar技术及其应用、粗差探测及可靠性理论等方面,均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团队成员充分利用我校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等学科的优势,运用测绘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研究解决实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测量理论和技术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和特点。近年研究团队重点关注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的进展,以原始数据误差理论和仿真模拟实验为基础,研究提出高速铁路分级布设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为国家节约了巨额工程投资;研制的自由投影软件计算上千公里的长大铁路干线GPS控制网的边长投影变形小于1mm/km,比德国磁悬浮列车的测量控制网技术标准10mm/km还要高一个数量级,研究成果将改变200多年来普遍采用高斯分带投影的局面,为我国铁路工程测量统一坐标系统奠定了理论和实用基础。提出的铁路勘测、施工和运营控制网“三网合一”的理论和实践,为新建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体系与标准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已纳入铁道部部颁标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成为重新编制《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和《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必要的理论基础,其中的“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技术体系及标准”研究成果被教育部誉为西南交通大学服务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三项自主创新成果之一。测量误差理论及其数据处理的研究,培养了一批测量数据处理和高铁精密测量的专家和技术人才。目前团队成员正着力进行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和高速铁路运营维护轨道精密检测技术的研究。
团队成员

岑敏仪教授、博导张同刚副教授任自珍讲师

博士研究生

杨容浩冯义从杨晓云李阳腾龙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欢迎光临!

课程教学
本科生课程:
(1)工程测量(国家精品课程),
(2)大比例尺数字测图
(3)数字高程模型
(4)空间信息科学
(5)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6)数字地球技术
(7)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8)控制测量
(9)测量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
(1)测量数据处理
(2)误差理论与应用


博士研究生课程
(1)高等摄影测量
(2)工程控制网建网理论
(3)数字影像及其应用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我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欢迎光临!

招生信息
岑敏仪教授工作室已培养:

工学博士2名,其中1名博士毕业生获西南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工学硕士13名,其中1名硕士毕业生获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

目前正在指导4名博士生和11名硕士生。

我们期待您的加入!!!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HomePersonalResearchPublicationAwardsResearch teamTeachingAdmissionsChinese Welcome!

基本信息
Cen,Minyi

Professor of Geomatics

Department:Faculty of Geoscie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ntact Method
Mailing address: No.111, Erhuanlu Beiyiduan, Chengdu, 610031, P.R.China

E-mail:swcmy@home.swjtu.edu.cn

Tel: 86+28+**

Office: Jiuli Campus Civil Engineering Building, Southwestern Jiaotong University

Biographic Sketch
Dr. CEN Min-yi is a full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Geomatics Engineering, Faculty of Geoscie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outhwestern Jiaotong University.He obtained his B.Sc in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in 1982, M.Eng. in 1990, and Ph.D. in 1999 from the Southwestern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Since 1985, he has worked at the Southwestern Jiaotong University. He worked in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s a research associate from 2000 to 2001. He is a PhD supervisor of Southwestern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Person in charge for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s Engineering Surveying.
Research interests
(1) Measuring error theory and data processing;

(2) Precision engineering surveying theory and technique for high-speed railway;

(3) New geomatics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ffic engineering.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Information & Network Center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相关话题/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