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戴光泽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12-30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交大主页


戴光泽的个人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个人主页导航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课程教学
招生信息
English

个人信息
基本信息
戴光泽教授 博导

博士学科:情报生产科学专业

硕士学科:机械系统工学专业 

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戴光泽,博士,教授

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低温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4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大学院机械系统工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8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大学院情报生产科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9年8月,完成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博士后工作(NEDO研究员)。

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材料学院党支部书记 。

研究工作经历
1985年7月至1991年9月:曾在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二系暖通教研室,主要从事工程热物理、制冷、暖通和空调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1991年10月至1998年3月:曾在日本(国立)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大学院主要从事固体力学领域(粘弹性体非可逆热力学耗散效应和本构关系)的研究:其中1997年5月至1998年1月:曾担任日本(国立)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大学院工艺科学研究科助教指导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部分研究工作;1998年2月至1998年3月:曾任职于日本(国立)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大学院Venture Lab.的讲师(研究员),主要从事与粘弹性体耗散效应和本构关系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硕士研究生的部分研究工作;

1998年4月至1999年8月:曾任职于(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研究员,并在原日本通商产业省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ONRI)从事新型吸油材料的开发研制工作;

1999年12月至现在: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材料服役行为及强度评价、新型环境功能碳材料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任职兼职情况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教研室主任,材料学党支部书记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术委员会委员

重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2006-2010年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金属材料工程与冶金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低温容器技术直属工作组委员

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精品课、国家级教学名师等评审专家

教育部、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评审专家

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评审专家

四川省金属学会 理事/金材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第七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成都市金属学会理事

四川省铁道学会材料工艺委员会委员

中国机械学会高级会员/材料分会高温强度委员会委员

日本机械学会/日本碳素学会/日本材料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
(1)材料选材

(2)服役性能评价

(3)碳材料。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电子邮箱:daiguangze@home.swjtu.edu.cn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交大主页


戴光泽的个人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个人主页导航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课程教学
招生信息
English

科学研究
科研信息:

国家级项目:
(1)主研:高速动车组CRH3转向架枕梁疲劳强度分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2009-2012,结题。

(2)主持:高速列车关键材料及部件可靠性(No. 2009BAG12A07)子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2009-2012,在研。

(3)主持:微生物亲和型碳纤维的制备、固着机理及可控性研究,No.**,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2008,结题。

省部级:
(1)主持: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推杆国产化研制,2010年度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项目(No.2010-F06),在研。

(2)主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及部件国产化研究,201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专题研究项目(No. SWJTU09ZT22),教育部,2010,结题。

(3)主持:高速列车关键材料相关研究,2010年度聘请外籍教师教育部重点项目(教外专函[2010]33号),2010,结题。

(4)主持:碳纤维固着活性污泥中的表面与界面问题研究,(根据《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下达2009年度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计划的通知》(教外专函[2009]45号),2009,结题。

横向课题:
(1)主持:时速380公里哈大线高寒动车组转向架关键零部件性能评价与检验,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No. **),2011,在研。

(2)主持:高速动车组铝合金牵引梁国产化研制,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项目(No.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11,在研。

(3)主持:现代轨道交通环境型特种线缆及材料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常州新东方电缆企业合作项目,2009-2013,在研。

(4)主持:时速250公里高速列车铝合金推杆项目国产化研究和试制,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009-2011,在研。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交大主页


戴光泽的个人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个人主页导航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课程教学
招生信息
English

论文成果
学术论文:
1.Bing LEI, Guangze DAI, Qingyuan WANG, Flashover Condition Simulation on Passenger Carriage Fire by Using Swallowtail Catastrophe Theory,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s. 575-578 (2008) , pp 1305-1313;(EI: Accession number:**770;SCI/ISTP:Accession Number: **);

2.Shengnan WU, Zhiheng YANG, Guangze DAI, Zhenjiang ZHANG, Lei ZHANG, Lixin DONG, Liling LIU and Feng He, Strength Analysis of Elastic Bar Based on ANSYS Simulation,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s. 575-578 (2008), pp 468-471;(EI:Accession number: **880;SCI/ISTP: Accession Number: **);

3.Guangze DAI, Xianfeng ZHOU, Lixin DONG, Shengnan Wu, Liling LIU, Qingqing NI, Influence of High Shearing Stress-induced Strengthen Effect on GF/HDPE Composites,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s. 575-578 (2008),pp 1123-1128,(EI:Accession number:**741;SCI/ISTP: Accession Number: **), online at http://www.scientific.net (2008.04.08);

4.陈小利、郝爱秀、徐柳、董立新、戴光泽,石墨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EI检索源期刊/EI检索,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11月,第43卷(增刊),pp119-122;

5.阎慧群,雷兵,王清远,戴光泽,隧道火灾高温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四川大学学报,Vol.40, No.5, 2008-9, pp74-78(EI检索源杂志/EI检索,中文核心期刊);

6.伍胜男, 杨枝衡, 戴光泽,基于ANSYS的地铁弹条强度模拟分析,江西理工大学学报,Vol.29, No.5, 2008-10, pp65-67(EI检索源杂志/EI检索,中文核心期刊);

7.伍胜男, 戴光泽,ANSYS与其它软件接口技术的研究与探讨,计算机与网络,2008-09,pp212-215;

8.Qing-qing NI, Hideaki SHIRAI, Guangze DAI and Toshiaki NATSUKI, Innovative Sandwich Composite Structure Based on Biomimetics of the Beetle,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RBON IN 2008, July, Nagano(炭材料大型专业国际会议);

9.CHEN JinXiang, LI Qing, NI QingQing, XU Yinglian, HE Xia, WANG Jiajun & DAI GuangZe, A Light Biomimetic Composite with a Sandwich Construction and Some Design Exampl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January 2007, Vol. 52,No. 1.;

10.G. Z. Dai *, Q. Huang, X. F. Zhou, Studies on Mechanical Force Induced Grafting Effect: Strengthening Effects on HDPE/GF Composites with Maleic Anhydride, Proceedings of The 8th China-Japan Joint Conference on Composites, 2008.

11.Jinxiang CHEN, Guangze DAI, Yinglian XU and Masaharu IWAMOTO, Basic Study of Biomimetic Composite Materials in the Forewings of Beetl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Vol. 483-484 (2008), pp. 625-628. (EI:Accession number:**768;SCI:Accession Number: **)

12.Zhenjiang ZHANG, Guanze DAI, Shengnan WU, Lixin DONG and Liling LIU, Simulation of 42CrMo Billet Forging and its Defects Analyses During Forming Process Based on DEFORM-3D,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CI检索),499 (2009) 49–52;

13.Zhenhui HUANG, Lei XU, Guangze DAI, Jixiao Song, Xingmin Huang, Qingqing Ni, Mechanical Behavior of 7A04 Aluminum Alloy Under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 Process, Transfer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Current Mechanics Apporaches(ISTP检索). 2009:469-471;

14.XU Lei, YANG Zhiheng, ZHANG Jianhua, HU Maohui, HUANG Xingmin, DAI Guangze and NI Qingqing, Mandrel Forging Process Simulation of Thick Wall Tube, Transfer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Current Mechanics Apporaches(ISTP检索). 2009: 595-598;

15.闫春江 、李美霞、包艳玲、陈江、戴光泽,炭纤维固着水中微生物的粘附机理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增刊),2010年5月;

16.李美霞、闫春江、包艳玲、陈江、戴光泽,微生物亲和型炭纤维表面处理及应用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增刊),2010年5月;

17.戴光泽、包艳玲、闫春江、李美霞、牛正帅、谢鹏,炭纤维复合表面改性对水中微生物固着性能的影响,功能材料(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10月,湖南长沙),pp44-47;

18.戴光泽、包艳玲、闫春江、肖伯发,炭纤维的表面复合改性与微生物固着机理研究,第九屆海峽兩岸新型碳材料學術研討會(2010),清华大学(台湾新竹);

19.Yanling BAO, Guangze DAI, Xingmin HUANG, Jing HAN, Junwen ZHAO and Qingqing NI, The Influences of Double Modification on Carbon Fiber Surface and Microorganism Immobilization Behaviour,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EIISTP检索), Vols. 284-286(2011), pp1756-1759;

20.BAO Yanling and DAI Guangze,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SURFACE MODIFACATIONS ON CARBON FIBER AND MICROORGANISMS IMMOBILIZATION EFFECTS,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RBON IN 2011, July, Shanghai(炭材料大型专业国际会议), SysID-515;

21.Yanling Bao, Guangze Dai, Xingmin Huang, Junwen Zhao and Jing Han, Multiple Modifications on Carbon Fiber Surface and Effects on Microorganism Immobiliz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EI 检索), Vols. 311-313(2011), pp1728-1734;

22.Lei Xu, Guangze Dai, Xingmin Huang, Junwen Zhao and Jing Han, Influence of Initial Microstructure on Rheology of Al-Zn-Mg-Cu Alloy during Thermal Compressio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EI ISTP检索), Vols. 314-316(2011), pp506-510;

23.Yanling Bao, Guangze Dai, Chuan Jiang, Hypochlorous and Urea Modifications on Carbon Fiber Surface and Effects on Microorganism Immobiliz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EI 检索), Vols. 356-360(2012), pp106-109;

24.Jiang Chen, Guangze Dai, Junwen Zhao, Xingmin Huang and Jing Han,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of hot-dip aluminized coating,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EI 检索), Vols. 356-360(2012), pp106-109;

25.Lei XU, Guangze DAI, Xingming Huang, Jing HAN and Junwen ZHAO, Die Forging Process Simulation of a Connecting Rod,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s. 704-705 (2012),pp 302-307;

26.赵君文、戴光泽、韩靖、黄兴民,功率超声在金属焊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热加工工艺,2012年卷页;

27.赵君文、戴光泽、吴树森、黄兴民、韩靖,浆料浇注温度对流变压铸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2012年卷页。
专利:

1.戴光泽,一种应变传感器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 L 01 2 06862.4(2001年1月授权);

2.戴光泽、徐磊等,一种高强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交大主页


戴光泽的个人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个人主页导航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课程教学
招生信息
English

荣誉奖励
教学成果获奖:

(1)邱慧、戴光泽、胡飞、杨苹、朱德贵,基于院(系)本科生成绩/学分绩点多功能查询统计系统, 2006年度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2)戴光泽、朱德贵、杨川、陈辉、黄楠、邱慧,利用毕业论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与实践体系的构建,2008年度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3)戴光泽、杨川、朱德贵、黄楠、陈辉、高国庆、戈满寿、戴虹、邱慧、杨苹、汪建新,依托重点实验基地、结合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构建材料类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2008年度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4)高国庆、张文桂、杨川、崔国栋、戴光泽、杨平、陈燕灵,2008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教指委、实验教学教指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分会举办的“首届高等学校自制教学仪器设备评选”荣获“自制教学仪器设备优秀成果奖”;

(5)戴光泽、杨川、陈辉、胥永刚、刘力菱、黄兴民、刘志农、董立新、王良辉,《材料力学性能》四川省教学团队,2009年度;

(6)戴光泽,2008年度西南交通大学教学名师;

(7)戴光泽等,2010年度校级优秀实习团队二等奖。
精品课程:

(1)戴光泽(主持)、杨川等,《材料力学性能》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度;

(2)戴光泽(主持)、杨川等,《材料力学性能》四川省精品课程,2008年度;

(3)戴光泽(主持)、杨川等,《材料力学性能》西南交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05年度。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交大主页


戴光泽的个人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个人主页导航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课程教学
招生信息
English

科研团队

近些年来,对青年教师进行了有计划地严格培养并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导师,制定“1对1”培养计划,并进行教学辅导,所有年轻教师必须通过试讲才可以成为主讲教师;

(2) 鼓励和推荐年轻教师参加学校的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目前有2名年轻教师入选西南交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并有1名教师分别在2004、2005、2006和2007年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奖,同时2名教师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出国英语专业培训、1名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双语教学专业英语培训计划;

(3) 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在职学历教育,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学历结构;

(4) 引导和扶持青年教师承担教学研究与科研任务,在工作中锻炼成长。目前团队中所有青年教师都参与或主持过各级教研项目,主持或主研了多项纵向、横向科研项目,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等,承担这些教学研究与科研工作,不仅促进了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

近五年来团队中共有2名教师破格晋升教授博导;1名教师为外籍教授,在复合材料研究领域具备相当的造诣;1名教师已经完成了相关的英语培训,并具备开设双语教学的能力;4名教师为在职博士,1名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目前这些年轻教师已成长为本课程教学的中坚力量,所有教授的教龄均在10年以上并具备海外留学经历,中青年教师的教龄也在5年以上,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相当学术造诣和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思想活跃、锐意进取、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交大主页


戴光泽的个人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个人主页导航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课程教学
招生信息
English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信息:
本科:
(1) 专业英语

(2) 材料力学性能
硕士:
(1) 研究生专业英语

(2) 高等材料力学性能

(3) 晶体位错理论与应用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交大主页


戴光泽的个人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个人主页导航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课程教学
招生信息
English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材料专业背景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1.材料选材。

2.服役性能评价。

3.碳材料。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交大主页


戴光泽的个人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论文成果荣誉奖励科研团队课程教学招生信息English
个人主页导航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成果
荣誉奖励
科研团队
课程教学
招生信息
English

Biography
Basic Information

Prof.Guangze Dai

Organization: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ost:Director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Party branch secretary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1985.B.Sc.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ryogeni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1994.M.Sc.School of Mechanical System Engineering.Japan (National) Kyoto University of fiber technology.

1998.Ph.D.School of Information to the production of science.Japan (National) Kyoto University of fiber technology.

1999.PostDoctor. Japan's New Energy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NEDO).
Research Interests:

(1)Material selection

(2)Servi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3)Carbon materials.
Contact:

Address:111, Norht Section ,No 2 Ringroad, Chengdu, Sichuan, 610031, P. R. China

E-mail:daiguangze@home.swjtu.edu.cn

Office Tel:**

Office Location: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opyright ? 2011 http://inc.swjtu.edu.cn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相关话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