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吴刚

西南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12-30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吴刚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科研团队教学研究荣誉奖励招生信息 English
基本信息
吴刚教授

硕士生导师

硕士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四川省峨眉山市景区路1号

邮政编码:614202

电子邮箱:wugangyoujian@163.com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峨眉校区交通运输系

个人简介
(1)教育背景:
1997年毕业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学士
2000年毕业于长安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
2008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

(2)社会活动及兼职:
中国物流学会理事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
中国软科学学会会员
教育部项目评审专家
乐山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3)工作经历:
2000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经济与运输管理系担任助教。2001年至今,在峨眉校区交通运输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峨眉校区交通运输系运输教研室副主任、系副主任、系常务副主任,现任峨眉校区交通运输系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
现主要研究方向:

1.区域物流规划;

2.交通运输行为与管理;

3.公路运输组织与管理;

4.交通规划与评价;

5.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Copyright ? 2011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吴刚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科研团队教学研究荣誉奖励招生信息English

(一)主持和主研的科研项目

1.城市再生资源规范回收行为及其空间演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13-2016,主研;
2.峨眉山市公共交通规划,峨眉山市交通运输局(横向),2014,主持;

3.阆中市统筹城乡公共交通规划研究,阆中市交通运输局(横向),2013,主持;
4.基于多重视角的垃圾分类回收行为与对策研究,教育部,2013-2015,主研;
5.城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为空间属性研究,教育部,2011-2014,主持;
6.回收行为与空间属性,中央高校科研业务专项基金专题研究,2011-2014,主持;

7.区域物流网络规划研究,校区高层次人才项目,2012-2015,主持;

8.区域综合性物流基地网络布局和政策研究,四川省教育厅,2012-2015,主持;

9.我国物流园区网络规划研究,中国物流学会,2012-2013,主持;
10.客运交通的垃圾分类回收行为模型研究,四川省教育厅,2011-2014,主持;
11.基于居民回收行为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体系规划数据基础与政策效应微观基础研究,教育部,2008-2011,主持;
12.四川省城市再生资源反向物流规划研究,四川省社科联,2006-2008,主持;
13.城市电子废弃物反向物流的规范回收行为模型研究,四川省教育厅,2007-2010,主持;
14.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动力基础研究,教育部,2010-2013,主研;
15.客运专线运营应用基础研究,四川省科技厅,2009-2012,主研;
16.中国华商金融贸易中心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成都华侨凤凰集团(横向),2011,主持;
17.津港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成都远见智胜置业有限公司(横向),2011,主持;
18.成都市统筹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发展战略研究,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横向),2011,主持;
19.尽快修建川藏铁路与成昆铁路货运联络线的论证报告,邛崃市交通运输局(横向),2009,主研;
20.我国城市规范循环经济发展动力基础研究,学校科技发展基金,2009-2011,主持;
21.城市电子废弃物规范回收行为模型研究,学校科技发展基金,2007-2009,主持;
22.物流与交通规划,校区科技团队项目,2010-2013,主持;

另外,还主持校区科技发展基金多项。
(二)发表的科研论著

1.区域物流网络规划研究现状及若干关键问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2,36(1),第一作者;
2.循环经济下再生资源规范回收行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第一作者;
3.我国城市规范循环经济体系动力基础研究[J].学术动态,2009,(9);
4.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家庭再生资源规范回收决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10),第一作者;
5.旅游交通研究的现状、趋势及其启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6),第一作者;
6.需求链管理研究综述—从供应链管理到需求链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6),第一作者;
7.基于补偿—递阶—反馈控制的逆向供应链物流规划体系研究[C].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2009,第一作者;
8.基于交易费用的反向物流外包机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3),第一作者;
9.城市电子废弃物规范回收行为模型[J].学术动态,2008,(3),第一作者;
10.基于博弈论的逆向供应链EPR实施模式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2),第一作者;
11.基于反向物流的废旧电子产品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与优控[J].系统管理学报,2007,16(5),第一作者;
12.基于生产商延伸责任的逆向供应链运作机制研究综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3(7),第一作者;
13.反向物流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2),第一作者;
14.基于反向物流的铁路多经企业分步发展决策模型[J].中国铁路,2006,(6),第一作者;
15.聚类技术优选法在铁路客运服务指标分析中的应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4),第一作者;
16.基于反向物流的废旧产品聚类方法研究[J].学术动态,2006,(3),第一作者;
17.汽车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J].生态经济,2006,(1),第一作者;
18.治理超载超限运输与道路货运企业跨越式发展[J].交通企业管理,2005,(1),第一作者;
19.公路货运业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对策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3,20(5),第一作者;
20.旅游交通发展的目标研究[J].综合运输,2003,(4),第一作者;
21.价值工程在提高旅游交通价值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3,(3),第一作者;
22.铁路运输开展第三方物流的对策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2,(3),第一作者;
23.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切入点及对策[J].综合运输,2001,(10),第一作者;
24.逆向物流规划体系及其基础理论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独著;
25.ClusteringMethods Evaluation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to Waste Products ClusteringResearch[C].ICLEM2010,第一作者;
26.RecyclingStrategy Of Waste Products In The Reverse Logistics[C].ICTE2009,第一作者;
27.TheExisting Problems And New Methods Of The Net Programming For Reverse SupplyChain[C].ICTE2007,第一作者;
28.ConstructionEnterprise Supply Chain Design Research[C].ICMMP2011,通讯作者;
29.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J].生态经济,2012,(2),通讯作者;
30.南宁铁路枢纽客运站布局优化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4),第二作者;
3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逆向物流外包模式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40(7),通讯作者;
32.需求链管理的关键问题及发展模式[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5),通讯作者;
33.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省际差异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化趋势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8),第一作者;
3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生成及处理投入的省际分布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通讯作者;
35.不同交通网络速度的Voronoi图的结晶生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36,第二作者;
36.两级分销网络选址—配送问题的模型及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18(11),第三作者;
37.带有固定运费的多式联运方式选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47(5),第三作者;
38.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物流园区腹地界定[J].公路交通科技,2012,29(10),第二作者;
39.行为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为研究[J].生态经济,2012,(8),第一作者;
40.垃圾分类回收行为研究现状及其关键问题[J].生态经济,2012,(2),通讯作者;

41.城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为研究——基于社区/非社区因素和空间/非空间属性的多重视角[J].学术动态,2012,(2),第一作者。
Copyright ? 2011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吴刚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科研团队教学研究荣誉奖励招生信息English
科研团队
1.陈兰芳,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物流与逆向物流;

2.郑斌,女,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物流与逆向物流;

3.陈思,女,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物流与逆向物流;

4.李愈,女,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物流;

5.赵红霞,女,讲师,研究方向:逆向物流;

6.张燕,女,助教,研究方向:区域物流与逆向物流;

7.张仪彬,男,助教,研究方向:区域物流;

以及所指导的研究生。


Copyright ? 2011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吴刚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科研团队教学研究荣誉奖励招生信息English

(一)主持的教研或教改项目
1.基于“五化、六有、六注重”的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探索与实践,四川省教改项目,2007年,主持;
2.现代物流管理导论,中国科学院规划教材项目/西南交通大学重点教材项目,2008/2007年,主持建设;
3.运输会计基础,四川省/西南交通大学精品课程,2010/2009年,主持建设;
4.现代物流管理基础,四川省精品课程,2005年,主持建设;
5.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铁道运输》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研究,西南交通大学教改项目,2010年,主持;
6.“3+1”模式实施效果及保障体系研究——以《外贸运输》专业为例,校区重点教改项目,2009年,主持;

7.“三位一体”多样化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教学改革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教改项目,2013年,主持。


(二)发表的教研论著
1.“3+1”人才培养模式在外贸运输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C].四川省高教学会论文集,2011,第一作者;
2.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实现科研与教学“双赢”的探索与实践[C].四川省高教学会论文集,2008,第一作者;
3.激发嫁接效应的应用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制定方法与实施模式[C].四川省高教学会论文集,2007;第一作者;
4.提高高职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吉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第一作者;
5.“零距离”高职教育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4,第一作者;
6.新世纪应具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价值观[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第一作者;
7.现代物流管理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8,主编;
8.铁路特色专业校外集中实践教学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第二作者。
Copyright ? 2011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吴刚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科研团队教学研究荣誉奖励招生信息English
荣誉奖励
1.区域物流网络规划研究现状及其若干关键问题,中国物流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年,排名第一;

2.基于博弈论的逆向供应链废旧产品回收策略,中国物流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7年,排名第一;

3.基于逆向物流的废旧产品聚类指标构建、优选及聚类研究,中国物流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5年,排名第一;

4.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排名第一;

5.基于“五化、六有、六注重”的院系教学管理改革探索与实,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排名第一;

6.现代物流管理导论,西南交通大学教材二等奖,2011年,排名第二;

7.基于“系统整合、实践深化、科研引领”三维驱动的《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建设与改革,西南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排名第一;

8.我国物流园区网络规划研究,中国物流学会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年,排名第一。
Copyright ? 2011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吴刚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科研团队教学研究荣誉奖励招生信息English
招生要求
欢迎对交通运输行为与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或公路交通等领域感兴趣,有较好计算机、英语或数学基础的同学报考!
Copyright ? 2011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
登录帮助返回首页加入收藏夹交大主页

吴刚的主页:个人信息科学研究科研团队教学研究荣誉奖励招生信息English
Basicinformation

Wu GangProfessor

Master Supervisor

Master of disciplines: Transportation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lace of Work:Emei Campu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ontact
Mailing address: No.1 Jingqu Road, EmeishanCity, SichuanProvincePostcode: 614202

E-mail: wugangyoujian@163.com

Office Tel: **

Office Location: Departmentof Transportation, Emei Campu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Resume
Wu Gang, doctor of engineering, professor, was honored with thebachelor's degree of engineering specialized in transportation in Xi'an HighwayUniversity in 1997, then was honored with the master's degree of engineering specialized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 Chang'an University in 2000, andin the same year engaged in teaching i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then obtainedthe doctor degree of engineering specialized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management i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in 2008.
Research interests
1. Regional logistics planning;

2. Reverse logistics and recyclingbehavior;

3.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waytransport;

4. Traffic planning&evaluation.
Copyright ? 2011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网络中心


相关话题/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