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试卷上多出的十几分,还是分数背后堆砌而成的书山之路?是赛场上的奖牌奖杯,还是无数个挥汗负伤的日夜?是简历上丰富的活动经历,还是一份不怕失败敢于尝试的勇气?
2015年12月正式出炉的第八届“十佳大学生”名单将“优秀”摆放在我们眼前,更将一份对于自己的期待激活于心中。讲述“十佳”的故事是为了见贤思齐力,让你我找到更好的自己——我们不作“十佳”风采的搬运工,我们需要的,是以优秀为榜样,锻造出更多的“十佳”学子,让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努力中,成为自己的“十佳”。
苟攀:追寻二进制世界

十佳大学生苟攀
人物简介:苟攀,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2012级学生,中共党员,班长,2015年信科院“科技之星”获得者。曾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博弈大赛分别获一、二等奖,获第九届全国计算机博弈锦标赛项目季军,连续两年获四川省国际大学生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银奖等国家级奖项;大二时获国家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称号,现已保研至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在神秘的计算机世界里,无论是复杂的程序,还是抽象的数学模型,都离不开最基础的二进制数“0”和“1”的编码。沉浸于此的苟攀就是这样用一个个“0”和“1”方块,慢慢地拼凑,仔细地堆砌,铺开四方的道路,建筑神奇的城堡,学习探索二进制世界。
心动,就要行动
“能够学习自己所渴望的东西,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当谈及自己的专业时,苟攀满足又自豪的说道。在这条二进制世界的探索之路上,如果说0是他的强大的求知欲,1就是他刻苦学习的行动力,只有把0和1组合在一起,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中学时代的苟攀就对计算机十分感兴趣,开始自学计算机后,他利用所有资源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此外,他还加入了学校信息学奥赛班,在繁忙的高中生活中,他将晚自习和寒暑假时间都投入到竞赛学习上,最终夺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二等奖,虽然与保送资格失之交臂,但是充斥着电脑、代码和汗水的经历为他打下了牢靠的知识基础。
迈入大学的苟攀也不停歇,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生工作室里,学理论,做实验。为了调试一个Bug花上几个小时也甘之如饴,而工作室也成为他的第二个“寝室”。“我不是那种一点就通的人,但我始终相信笨鸟先飞。”遇见问题,苟攀常常像个小学生一样打破砂锅问到底,向老师发问,向伙伴发问,向自己的内心发问:“这是你想要的答案吗?你完全理解了吗?这是最好的结果了吗?”
无数个不断寻求完美的纠结,是无数个向真理与奥秘发出信号,反馈给苟攀的是对计算机热爱的证明与回报。
纵观,前路明晰
“你是否迷茫过?”
面对提问,苟攀的回答是:“我的目标非常明确,就算有片刻迷茫,也只是我调整目标重新出发的契机。”
苟攀的本科专业物联网工程是偏硬件方向的,而他的目标方向是学习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移动开发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全面了解计算机系统。一进大学,苟攀尝试对目标细分化:将大学分成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专攻一个计算机子方向。
每进入一个新阶段,苟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目标。现在的苟攀,在涉猎多方面技能,浅尝各领域特点后,他又为自己的研究生阶段制定了深入专攻软件工程网络技术与工程方向的目标:将广泛学习改变为定向科研的学习方式,准备好好沉淀下来进行深度研究。
没有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优秀的人不是什么都知道,也不是什么都拥有,而是像苟攀一样知道自己要什么。
生活,无限可能
回头看大学四年的生活,苟攀认为自己的生活和二进制数一样有着无限扩展的可能性。他将理性思维浅用于日常生活中,在面临学生组织和社团工作时,他采取列表对比的方法,0是好,1是坏,他把利弊逐一分析再做选择,以保高效优质的完成工作。
苟攀在生活中还是一个运动达人,繁重的学习日之外,苟攀的周末都在工作室外度过,长跑、打羽毛球、骑行,他用多种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前不久,苟攀还参加了240公里不间断骑行挑战赛,靠着毅力和坚持完成挑战赛。在他眼中,自己的大学除了有电脑前的沉思外,还跳动着有生动而富有活力的脉搏。他致力于从多方面发散自我,也相信自己的潜力犹如二进制世界一样有着无数发掘的可能。
二进制的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两个简单的“0”和“1”,却延伸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这是计算机的世界,也是苟攀的世界——一个个寂静的夜晚、一步步坚定的脚印成为他的二进制基数,经过无数次智慧的碰撞和无数个推倒重来的时刻,构成了苟攀精彩无悔的四年大学生活,而他也会继续编写出属于自己的二进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