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博士后管理工作创新与服务高级研修项目在我校举行
由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承办的全省博士后管理工作高级研修项目于5月12日在我校正式举行。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博士后处薛万里副处长、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徐毅、校党委书记谭书敏、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付林等出席开班仪式。全省博士后管理流动站、工作站以及创新实践基地的90余名博士后管理人员参加研修。开班仪式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付林主持。

仪式现场1

仪式现场2
党委书记谭书敏首先代表学校党政向参加研修的领导专家和学员们表示了欢迎。他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成都理工大学的情况,并着重提到我校从1991年成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工作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校设立了四个博士后流动站,为地方经济建设,地方能源、科技、机械建设等领域作出了努力和贡献。学校现有各类博士后研究人员210多名,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人员共有80多人,近三年学校博士后科研人员承担的科研项目共有167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3项,各类学术论文330余篇,国家各类奖项,省部级奖项14项。学校培养的出站人员为教学,科研,社会经济建设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谭书敏书记在讲话中特别讲到,开班仪式恰逢“5.12”汶川大地震7周年纪念日,在汶川大地震和雅安地震发生后,我校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第一时间派出专家和博士后流动站的人员前往灾区进行地质灾害的排查工作,为四川省灾害防治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学校希望通过这次创办博士后管理工作高级研修的机会,向兄弟单位学习博士后工作的创新理念、运行模式和工作体系。

谭书敏书记讲话
徐毅副厅长对我校给予的大力支持表达了感谢并向研修的全体学员提出了三点意见:(1)开展高级研修,是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重要抓手。在我省积极推进多点多极支撑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三大发展战略”的发展时期,人才的支撑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2)加强博士后工作,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博士后研究人员具有创新型、复合型、战略型的特点,是我省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3)所有学员要珍惜研修机会,积极推动我省博士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最后,徐毅副厅长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全体学员珍惜机会勤奋学、联系实际重点学、遵守纪律自觉学。
随后,薛万里副处长以“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状况”为主题作了培训第一讲。

徐毅副厅长讲话

薛万里副处长作讲座
据悉,本次高级研修将持续三天。结合省博管办要求开设系列讲座,包括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博士后工作管理政策和规定解读、博士后团队建设与个人发展等。结合讲座,培训期间还将安排学员考察调研我校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有学员将进行博士后管理系统上机实训和管理工作座谈会。
据了解,博士后制度是培养高层次青年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博士后制度自邓小平同志亲自决策建立以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截止目前,全国已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0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761个。四川省自1985年建立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目前已在各高校、科研院所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0个,在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2个,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125个。历年来累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3526余人,出站后60%留川工作。博士后研究人员已成为我国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