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峨边县开展服务
为进一步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专业优势,5月3日-5月10日,四川同心·专家团“资源勘查、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专家服务分团”赴峨边县开展服务活动,省委统战部知识分子处、校统战部相关同志和专家团成员等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悉,四川同心·专家服务团是在省委统战部直接指导下,由各行业专家、学者等党外代表人士组成,重点围绕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开展系列服务活动。四川同心·专家服务分团——资源勘查、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专家服务分团以九三学社成都理工大学委员会、农工党成都理工支部、民进成都理工支部等多党派的专家为主组建而成。我校有26名教师被聘为该团成员,王绪本任团长,方方、李仲东、彭培好、王志任副团长。这是继我校成立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专家服务分团后,于2013年12月31日成立的又一分团,同时我校也是率先在全省高校中成立第二分团的高校。该分团自成立以来,先后到峨边县开展地磁养生方面服务活动三次,到葛仙山开展温泉义诊一次。

整装待发
此次活动分为捐助并建立定点扶贫万坪乡中心小学、黑竹沟测磁工作和磁场影响研究两个方面。
据科学考察发现,黑竹沟景区石门关——容宏得——罗索伊达沿线,可能存在一条大约60公里长的地磁异常带,这种自然磁场可能促进人体气血流通,调整和增进器官机能,有益于健康长寿。基于此,峨边县委县政府拟把黑竹沟神奇地磁和旖旎风光为核心产品进行开发打造,但黑竹沟地磁所具有的特质、分布范围、强度、与生态(植被、水系)的关系、对人的影响等问题的破解是黑竹沟地磁旅游产品开发的关键。资源勘查、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专家服务分团正好聚合了我校党外专家自身在地质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旅游规划与安全、农林生态等专业优势,也契合了峨边县委县政府的打造黑竹沟旅游开发的需求。在省国土资源厅、统战部门等牵线下,促成了这一活动。
由于黑竹沟景区地貌、气象条件复杂,植被覆盖茂密,地磁异常带分布面积大,地面磁测存在困难,专家团兵分磁测、植物研究两路,对马里冷就、杜鹃池、高山草甸、石门关四个景点以及沿途展开精度较高的沿剖面地面磁测、航空磁测、植物物种及分布研究。专家团团长王绪本教授带队的磁测专家采用无人机航空磁测技术分别对黑竹沟测量沟口和马里冷就区域2条长度2公里、杜鹃池景区约长度20公里的路线、石门关区域完成剖面长度1公里的地磁测量、高山草甸区域长度约4公里以及剖面长度1公里的地磁和航磁测量,特别是重点完成了石门关露头玄武岩体的三维磁场、参数测量,再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信息处理,获得高分辨的地面地磁和空间地磁数据。
专家团副团长彭陪好教授带队的植被研究专家则徒步黑竹沟深处和居民原住地的负磁异常区、正磁异常区、磁场正常区,通过样本测试、走访摸底、样本测试等方式了解地磁对植被的结构、物种的分布、居民的寿命等影响,来检验地磁养生保健的效果。由于黑竹沟面积广阔,沿途历经原始丛林,由于地势雄险、荆棘丛生、山石滚滚、沼泽泥泞,专家们甚至要徒步几十公里,花费一两天的时间才能抵达考查点。

徒步十四公里石门关

无人机放飞

高山上数据分析

现场讲授

水样本采集

夜间会议
5月6日,专家团一行到大堡镇万坪乡中心小学,为学校师生送去了三百余册课外书籍和60套书包文具。万坪乡中心小学地处峨边县偏远山区,属彝族聚居地区。小学距离大堡镇有十几公里的蜿蜒山路,学生寝室基本生活用品缺乏,课余活动单一,教学条件落后,专家团一行了解这一情况后,表示今后将持续定点进行帮助。

捐助彝族小学生

合影留念

彝族小学生自发给返程车敬礼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