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强震地质灾害及后效应国际学术大会在我校召开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里氏8级强震夺取了许多宝贵的生命,摧毁了无数美好的家园。在汶川地震7周年之际,为了悼念在那场灾难中遇难的若干生命,为了通过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发展,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地灾重点实验室”)、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中国小组)主办了第四届强震地质灾害及后效应国际学术大会。
会议于5月9日开幕,为期5天。来自中国、日本、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的100多位中外顶级地灾专家齐聚我校,就该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展开充分而深入的讨论。
5月9日上午9点10分,会议正式开幕。王思敬院士,卢耀如院士,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副主席YogendraDeva、秘书长伍法权,理工老朋友、荷兰屯特大学教授尼克·伦格斯,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罗治平,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周孟林,校长倪师军,副校长、地灾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及国土资源部、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委、省国土厅、省教育厅、省地震局、省气象局、中国水电顾问集团等部门或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校长倪师军作大会致辞。他代表成都理工大学向前来参会的中外学者及各位嘉宾表示最诚挚的欢迎,从学科建设、院系设置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表示学校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希望各国科学家能充分利用这次会议所提供的平台全面展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该领域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罗治平副秘书长受四川省政府领导的委托代表四川省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他说,七年前的汶川地震给四川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灾后重建工作虽已基本完成,但强震后的地质灾害风险依然存在。希望此次会议的召开能够有力推动我省防灾减灾事业和工程地质学科的发展,并对长期关注四川灾后重建及经济建设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周孟林副厅长代表四川省科技厅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地灾重点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汶川地震后为灾后重建做出了不懈努力,贡献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四川省科技厅十分关注实验室健康运行和发展,将通过政策、人才、项目和经费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助推实验室发挥所长,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伍法权秘书长向前来参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汶川地震已过去7年,但是强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效应仍在持续,并且在世界其他一些地区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共同的挑战使国内外科学家走到一起,共同探讨和研究地质灾害风险。大家需要分享知识与成果,并将其运用于世界上任何所需要的地方,这是所有科学家的使命与责任。
2014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我校地灾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尼克·伦格斯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工程地质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减灾防灾的理念和模式,是国际地球科学前沿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基础研究领域,对解决重大建设工程中的地质问题、防灾减灾等具有重大意义,他相信本次学术交流会将是一场思想交流和学术成果分享的盛宴。
YogendraDeva代表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作为本届研讨会的特邀报告人之一,他表示对此感到十分荣幸,并希望借此机会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们汇聚一堂,围绕“强震地质灾害及其后效应”这一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这将是一次难忘而深刻的记忆”,他说道。
副校长、地灾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向前来参会的各国专家、学者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地灾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国家级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研究机构,大家有责任通过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发展。他回顾了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理工先后派出千余人次赴灾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并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通过7年的努力,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强震条件下复杂斜坡动力响应规律、强震条件下斜坡以“拉裂”为主的变形破坏机制及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起动机理和方式;构建了“地震→滑坡、崩塌→堵江成坝、堰塞湖→坝体溃决→洪涝灾害”灾害链预测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建立和发展了震区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测模型和灾害治理新技术。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并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科研无止境,在广袤的科学世界中,还有很多的科学新问题亟待探索与解决。希望各位专家能在这次会议上分享自己的科学思想及最新研究成果,共同促进科学事业的进步。”
据了解,此次会议为期5天,包括3天的会议讨论及2天的野外考察。届时,将会有14名世界顶级专家作特邀报告,22名专家作邀请报告。报告将围绕强震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风险评估,强震区地质灾害启动机理及其演化过程,地质灾害防控与监测预警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会议全景

倪师军校长致辞

省政府副秘书长罗治平发表讲话

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孟林发表讲话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秘书长伍法权发表讲话

尼克·伦格斯发表讲话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副主席Yogendra Deva发表讲话

副校长、地灾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润秋发表讲话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