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哀思带到遥远的珠穆朗玛
纪念校友邬宗岳烈士牺牲四十周年侧记
初夏的蓉城,空气中漂浮着栀子花的芬芳,在我校橘颂园翠绿的树荫下,邬宗岳烈士的汉白玉雕像庄严肃穆。
2015年5月5日是我校校友英烈邬宗岳牺牲40周年忌日,他的妻子王明秀及儿子邬松以及他当年的一些战友和老师、同学齐聚我校,在刘树根副校长一行的陪同下,于橘颂园邬宗岳烈士塑像前举行了纪念活动,表达对邬宗岳烈士深切的怀念。我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处(校友会)、地球科学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校友会秘书长白涛致辞

向烈士默哀致敬
上午十时许,刘树根副校长代表学校向邬宗岳烈士进献鲜花,让那纯洁的百合、淡雅的雏菊把哀思带到遥远的珠穆朗玛。

向烈士纪念碑献花(一)

向烈士纪念碑献花(二)
四十年后,当八十三岁的王明秀女士手捧鲜花步履蹒跚地走向丈夫邬宗岳烈士的雕塑时,她的双眼又噙满了泪花,老人再次陷入深深的回忆,哽咽着讲述邬宗岳的故事……
邬宗岳是我校60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作为学校运动健将于1960年入选国家登山队,曾任国家登山队副政委,生前多次率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1975年攀登珠峰的第四次适应性行军中,为拍摄资料不幸滑坠英勇牺牲,终年42岁。
他短暂的一生多次立功,硕果累累,在他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单位,他的老师、同学、战友无不对他高度赞扬。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邬宗岳的一生积极进取、奋勇开拓、舍己为人、乐于奉献,最后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人类勇攀高峰的光荣事业,为祖国争得了莫大的荣誉,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邬宗岳的遗体至今还躺在8200米的珠峰山崖上,但他的音容永存、精神不朽。

王明秀女士发言

烈士亲友发言

地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林雄发言

地球科学学院学生代表发言
王明秀女士告诉记者,邬宗岳牺牲后的几十年,她常常因蚀骨的思念而以泪洗面,但想到丈夫生前从事的光荣事业,在人类攀登高峰历史上留下的那些辉煌成绩,她和家人以及邬宗岳烈士的战友、老师、同学们和培养过邬宗岳的母校都感到欣慰与光荣。
作为登山英雄邬宗岳的母校,理工将他的雕塑永久地安放在橘颂园内,以期用杰出校友的事迹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理工青年,鼓励他们向烈士学习,立意高远,立足平实,以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理工精神修炼自我,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