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警地共建”技术帮带活动表彰会暨第二批帮带专家选派工作启动仪式在武警黄金指挥部举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副部长汪民,武警黄金指挥部司令员王成、政委杨继明等出席表彰会和启动仪式。我校副校长刘树根以及学校相关专家参会。
表彰活动上,国土资源部和武警黄金部队领导为包括我校朱利东教授、刘顺教授在内的第一批13名专家颁发了奖励证书,并授予“技术帮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同时为第二批帮带指导专家颁发了聘书。据悉,我校第二批帮带指导专家为朱利东教授、刘顺教授以及李余生教授。会上,武警黄金指挥部还向我校授予了锦旗:“校警共建互帮互学情谊深 产学融合联创齐争结硕果”。
据介绍,2012年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国土资源系统地勘单位,联合包括我校在内的6所高校与武警黄金部队共同开展了以“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找矿突破”为主题的“联创齐争”活动。通过3年实践,这项活动极大地提升了黄金部队地质找矿一线队伍的能力素质,扎实推进了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入发展,产学研结出了丰硕成果。
我校于2012年5月委派朱利东教授和刘顺教授前往武警黄金部队工作。工作以来,两位专家凭借深厚的学识功底和不凡的人格魅力,被官兵们亲切地赞誉为屹立于雪域高原的 “苍松”。
初到西藏工作区时,面对官兵们期待的眼神,作为古堆和哲古两个区矿调项目总负责人的朱利东教授倍感压力。为尽快进入角色,他一边翻阅工作资料,一边召集项目组成员研究制定工作思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他和项目组重新整理了全部地质资料,并将调查区所有主干路线走了个遍。在朱利东教授的带领下,项目组制定了地层界线划分方案,为指导后续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了新的构造格架,为后续调查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方向,并为最终建立区域构造格架奠定了基础。如今,朱利东教授在部队办起了信息化找矿培训班,通过课堂讲授和示范性教学,使大批官兵学习掌握了共用GIS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用空间数据指导区调工作等相关理论知识,为部队培养起了信息化技术人才。
作为首批专家中的一员,年逾五旬的刘顺教授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来到条件最为艰苦的西藏山南地区开展工作。驻地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大队领导最初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如果有个闪失没法给组织交代。可刘顺教授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第二天,他便加入了野外踏勘的队伍,开始展开3幅1:5万地质填图工作。图中失之毫厘,地上谬以千里,为了保证地质填图准确无误,刘顺教授白天跟着踏勘组到野外采集数据,晚上又跟着制图组加班整理当天的数据资料。大队官兵不忍心,偷偷将他熬夜泡的浓茶换成了红景天,在夜宵里加上火腿肠和鸡蛋,都被他婉言谢绝:“现在我也算是部队中的普通一兵,我更应该做表率。” 在刘顺教授的指导下,制图组仅仅两个月时间,就基本完成了2幅区域填图和踏勘工作,在数据准确的前提下创造了工作效率新记录。

会场全景

地调院院长何政伟代表学校接受锦旗

朱利东教授(左起第六) 刘顺教授(左起第九)作为第一批帮带指导专家接受表彰

李余生教授(右起第五)作为第二批帮带专家代表接受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