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成都理工大学【院长访谈录】施泽明:地学“新常态”下的思考

成都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1-20

【改革观察?院长访谈录】

学校2015年的发展总体思路提到,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新常态下要有新思维,新思维下要有新举措,学校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五项强化”为各学院的顶层设计战略提供了参考路径,要求理工的建设者们既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认清现状,还要有足够的智慧和魄力做出科学、成熟的发展决策。为深入了解新常态下各学院的发展新思路,现开辟专栏“改革观察?院长访谈录”,特邀各学院院长分享学院发展建设之思想,以飧读者。
施泽明:地学“新常态”下的思考



地球科学学院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近60年来,它与学校荣辱与共,砥砺前行,一起成长,共同见证了地质行业的兴衰交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路的指引下,我国进入了“政治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能源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10年,地质行业迅猛的发展,在新常态下已经逐渐回归正常,地矿行业人才的需求,已经由“量”向“质”转变。如何在全国近200所设置地质专业的院校中,保持和发展我校传统地质的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新常态下地球科学学院发展的首要难题,重中之重。在学校整体发展思路下,地科院多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系部主任会议、系部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制定方案,主动适应新常态,通过“修内功、提实力;转方式、拓渠道”促进地科院内涵式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人才培养质量

出口畅,进口才能旺。学院制订了“学院、系部为主体,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就业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然而,除了在就业渠道上下功夫,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学院以“三提一塑”为指导,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平台建设,驱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竟争力。

学院现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2个,国家级地质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4门省级精品课程,并积极推进省级精品共享资源课程建设。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峨眉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开展马角坝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对野外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学院还将申报国家级精品共享资源课程,并进行慕课课程建设;拟准备申报“四川省稀有分散元素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地质学虚拟仿真中心”。希望通过这些平台建设,能提高学科影响力,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提高传统优势学科核心竞争力,强化主体责任

学科是品牌,发展是关键。学校历来重视学科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2014年,学校对学科重新整合,地质学作为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除了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外,地质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等全部整合到地球科学学院。经过整合,优势显著提升,地质学一级学科的建设主体就是地球科学学院。

在教育部2012年的学科评估中,我校“地质学”位列全国第四,如何继续保持传统学科的优势并提高核心竞争力,学院明确了建设的主体责任——从学院、系(部)、学科、学科方向到学术团队层层明确责任人,具体到每位教师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这样既做到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有助于形成合力。一根筷子是很容易折断的,但是十根筷子就能抱成团,学科发展强大,需要上下齐心,同心同德,共同肩负,精力太过分散,便很难走向精深。

保持传统地质研究方向优势,拓展新兴方向

学院在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调查、勘查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学、3S技术及应用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独到特色和优势,学院近两年每年的科研经费规模近6000万,虽然经费总量不算少,但是国家级项目的数量不多,科研成果产出不足,新兴方向拓展不够。学院新班子果断将此环节确立为现阶段学院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点”。

经过深入摸底调研后发现,地球科学学院教师的科研基础相对较好,但存在忙于完成课题,缺乏深入思考,散兵作战的传统习惯,缺乏团队协作,缺少整合学科方向团队资源的创新发展思维,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若要发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是关键——地学“新常态”下,老师们需将精力投入到学校学院整体发展思路中,融入地学发展“新常态”中,真正沉下心来思考科学问题,总结实践成果。在做了广泛、充分、全面的动员工作后,今年学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项,有望在去年7项的基础上实现较大成果的突破。

学院发展一盘棋,管理政策要先行。学院在政策上对促进科研成果产出进行有效引导。比如:青年教师在进校签合同时即要求在三年内必须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发表SCI论文,与此同时,全面实施“个人岗位考核与系部目标考核相结合”措施,在2014年的岗位聘任上,在设定的岗位考核目标中既有对项目数量的要求,还有对发表SCI论文数量的要求,并且将这两项指标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在个人岗位聘任要求的基础上,学院明确了系部目标考核,系部的目标考核指标高于个人岗位目标考核指标的总和。这将促进教师的科研成果产出和层次化、差异化的发展。

在保持传统优势方向发展的同时,学院注重探索拓展新兴方向。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能源的勘查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质学是学院立身之根本,我们在努力保持其传统方向优势的同时,也在探索新兴的研究方向。

一是新能源方面。四川盆地在页岩气的开发上具有巨大潜力,学院要充分利用这个发展趋势,在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上进行探索研究。

二是环境科学方面。利用地质学的优势与特色,深化环境地质相关的研究,注重环境地质、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土壤污染修复、农业地质调查等与国家发展政策一致的新兴方向拓展。

三是海洋地质方面。国家要在所属水域开展1:100万的海洋地质调查,这是非常好的机遇,学院应当对此有所准备。

这三个研究方向,我们学院都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有待深入研究。学院将在这三方面加强引导,促进学院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科持久健康发展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利用地处西部的地域优势,我校地质学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沉淀已经具备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究其原因,人才是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关健。但是未来3-5年学院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教授将全部退休,由于上世纪90年代的地质行业大萧条,学院“人才断层”的情况比较突出。目前,60%的教师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培养迫在眉睫。学院一方面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方面从学院青年教师中挑选出有潜力的优秀同志进行培养。该项工作的常态化、持续化、坚持不懈的努力,将直接关系到学院、学科未来的发展。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院采取了“传帮带”——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进行指导。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推动“传帮带”真正发挥实效,并建立培养机制及考核办法。

倪师军校长提出“三提一塑”的理念,学生要有国际视野,首先教师要具备。目前,地球科学学院有4名教师在国外进修,并且都要求至少1年以上。学院还通过学科建设、质量工程资金的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以此来拓展教师们的国际化视野,准确把握学术前沿,促进学院的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

在国内交流上,除参加各级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外,近两年我校主办组队参加的地质院校联合实习,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与来自其他高校的同仁们一起探讨科学问题、取长补短促进了老师们的自我提升。

学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传统学科要在严峻的形势下保持优势地位,未来几年是机遇也是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奋力前行,才能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说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三大壮举,那么无数承前启后的地质人就是用毕生精力和满腔热诚不断托起人类探索地球科学的壮举。新常态,新机遇,新气象,地球科学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满腔热诚投入到终身追求的地学事业中。
相关话题/成都理工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成都理工大学第二十届国旗护卫队举行换届大会暨换装仪式
    第二十届国旗护卫队举行换届大会暨换装仪式12月4日下午,第二十届国旗护卫队举行了换届大会暨换装仪式。校党委武装部,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文法学院党委领导、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老师、十九届与二十届全体国旗护卫队队员以及部分国旗护卫队老队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换届大会暨换装仪式在三教广场进行。第二十届国旗护卫 ...
    成都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1-20
  •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企业环境责任班在我校开班
    四川省企业环境责任班在我校开班12月10日上午,为期三天的四川省企业环境责任培训班在我校开班。全省120余名国控及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班接受专家“洗脑”,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环境问题现状与挑战、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程序与要求、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清洁生产法律法规及程序要求和危险废物管理要求 ...
    成都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1-20
  • 成都理工大学我校成人高等教育考生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我校成人高等教育考生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规范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项文件和规定,使我校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稳步发展。根据省教育考试院11月21日公布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初步统计,今年我校成人高等教育考生预计上线人数逾万人(含江西省64人),较之2012年录取人数增 ...
    成都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1-20
  • 成都理工大学我校学子获第三届全国英语口译大赛西南大区决赛三等奖
    我校学子获第三届全国英语口译大赛西南大区决赛三等奖12月7日上午8:00,第三届全国英语口译大赛西南大区决赛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举行。经过重庆复赛区和云、贵、川、藏复赛区的选拔,来自四川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的12名优秀选手晋级了本次大区决赛。最后,我校外国语 ...
    成都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1-20
  • 成都理工大学建筑学教育研讨会暨2013年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年会在我校召开
    建筑学教育研讨会暨2013年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年会在我校召开 12月7日上午,“面向四川明天的建筑学”教育研讨会暨2013年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年会在我校第九教学楼国际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由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我校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承办,参加会议的有四川省 ...
    成都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1-20
  • 成都理工大学我校教师作品入选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我校教师作品入选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日前,科技部评选出了2013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50部。其中,我校教师黄寰等主编的《不能忘却的灾难》系列丛书成功入选。据悉,该作品也是我省的唯一入选作品。《不能忘却的灾难》系列丛书包括《人类的悲剧》、《天空在悲鸣》、《陆地在悲泣》、《海洋在悲歌》等四册书,由北京联合出版 ...
    成都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1-20
  • 成都理工大学我校学生喜获第五届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三等奖
    我校学生获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三等奖12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在福建泉州落下帷幕。代表四川参赛的我校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董臻获三等奖,这也是四川代表队本次比赛取得的最好成绩。来自全国各地和港台地区十一支代表队共54名参赛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最终16人晋级决赛 ...
    成都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1-20
  • 成都理工大学我校召开2013年保密工作会议
    我校召开2013年保密工作会议为了充分发挥保密工作“保安全、促稳定、促发展”的积极作用,推进我校保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学校2013年保密工作进行总结和对2014年的保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12月13日下午,我校在第五会议室召开保密工作会议。校领导倪师军、郭朝辉,校长助理徐仕海出席 ...
    成都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1-20
  • 成都理工大学我校两名教师获得第十二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我校两名教师获得第十二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12月9日,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协联合下发《关于表彰第十二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奖者的决定》,全省共表彰5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其中,我校巨能攀教授、陈学华副教授获第十二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本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由各单位推荐出200余名候选人 ...
    成都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