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8日全国第15个记者节来临之际,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大学生记者站承办的成都理工大学第四届大学生记者节系列活动于11月1日至8日期间缤纷举行。持续8天的活动不仅为我校学生媒介团队及新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同时增强了理工学子的媒介素养,促进了校园媒体的蓬勃发展。
本届大学生记者节以“展现记者风采,传递校媒力量”为主题,开展了“执笔抒怀”征文比赛、“新闻光影”图片征集比赛、刊物展览、名师讲堂、高校媒体交流会,报社记者体验等系列活动。宣传部旗下的其他四个学生媒介团队“理工之声”广播台、理工电视台、新闻嗅觉图片社、新媒体工作室共同参与到此次活动中,以媒介融合的姿态共同助力大学生记者节的多元文化呈现。
征文比赛以“行走的力量”为主题,共收到84篇投稿,来自管理科学学院的秦颖以深刻的思想,斐然的文采获征文比赛一等奖。在“新闻光影”图片征集比赛中,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的范旸怡因其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斩获一等奖。
11月6日至7日,在桐荫路举办了刊物展览和新闻图片展。党委宣传部编辑出版的《成都理工大学报》以及充满人文关怀的材化院院刊《我们》、诗情画意的地物院院刊《飞翼》等16个学院的院刊积极参展。老师和同学们纷纷驻足欣赏,还热情参与了记者节扫微信享好礼的活动。
11月8日上午,第四届大学生记者节系列活动之名师讲堂暨颁奖仪式在九教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邀请到新华社记者吴晓颖作讲座。她以“浅谈纸媒和新媒体的共生之道”为主题,介绍了新华社的采编体系和业务流程,谈了自己对“纸媒和新媒体的共生之道”这个话题的看法和认识,分析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媒“衰落但不衰亡”的生存现状。她还以获中国新闻特等奖作品《“三北”造林记》为例,提出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焕发生机的观点。活动现场,“微信上墙”活动极大地调动了现场观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短短的两个小时内,现场观众发送了1600余条微信“上墙”,表达了他们对此次记者节活动的良好祝愿。
在11月8日下午的高校媒体交流会上,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媒体学生代表,四川校媒主席团成员代表及我校校媒学生代表齐聚行政楼大三会议室,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就校报和新媒体的运作模式、形式和内容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校媒团队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分享了经验,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许多大一的学生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了校媒代表们的激情与活力,同时也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学生记者应有的责任。
一年一度的大学生记者节是理工校媒人的盛会,亦是对学生记者的礼赞和鞭策。“学生记者”这一称谓承载了学生记者的新闻理想,带动了理工优质校园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颁奖仪式会场全景

新闻图片征集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推车老人》

新华社资深记者吴晓颖作讲座

媒体交流会

桐荫路上行人纷纷驻足欣赏刊物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