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5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铁冠任组长,中国地质科学院朱立新研究员,吉林大学孙英男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俊来教授、万力教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程爱国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贞刚组成的专家组以及中国地质学会相关人员对我校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教育认证检查。三天时间里,专家组听取了专业汇报,实地考察了实验室,查阅了相关文件,开展了师生座谈、用人单位访谈以及毕业生访谈。此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认证。
地质工程专业是在原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探矿工程”两个专业的基础上,经过50余年的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2013年,根据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要求,我校将地质工程系本科专业名称调整为“地质工程”,设工程地质和岩土钻掘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工程地质或岩土钻掘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相关工程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在工程建设、资源和能源开发和国土防灾等领域从事复杂地质环境下地质工程调查与勘察、设计与施工、工程监(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地质工程专业自201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批本科招生。投放一本招生计划的省、直辖市数量逐年增加,从2011年的11个增加到2014年的23个。近三年本专业的第一志愿平均填报率达到165.43%。
15日上午,校长倪师军、副校长郭朝辉、学校职能部门相关领导、环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地质工程负责人和教师、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出席了考查意见交流会,会议由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主持。会上,王铁冠院士介绍了考查的整体情况,其他专家作了补充说明。专家组认为:地质工程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目标明确,定位清晰,办学特色突出,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建议通过;同时,对于专业建设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倪师军校长对专家组在校期间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认真按照专业认证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进一步促进我校各工程教育专业的建设。
据了解,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源自西方。为了建立了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教育部于2006年3月成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及其秘书处,起草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07年6月开展了认证试点工作,同时申请加入“华盛顿公约”。我国已取得认证的高校理工科专业毕业生赴海外就业将会享受与其他成员国学生同等的待遇。

王铁冠院士讲话

合影

实地考察

交流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