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管理科学学院指导博士后工作
6月7日上午,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国博士后论坛”开幕。
开幕式后,国家人社部专技司吴剑英副司长和国家人社部专技司博士后管理处薛万里副处长以及四川省人社厅徐毅副厅长、专技处付林处长等与会嘉宾在校党委书记谭书敏、副校长王元君、人事处张静处长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管理科学学院,就博士后工作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交流会在9C204数学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会议室举行。管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郭科和院长李璞代表学院欢迎领导和嘉宾的来访,并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发展和建设情况,以及2014年学院申报工作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优势和特色。我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学校五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唯一非地学专业的博士点,也是西南省属高校中唯一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该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学校资源、环境的优势学科和科研平台,突出资源经济与资源管理的特色,面向四川乃至整个西部,为地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资源经济与资源管理方面培养高端人才。随后学院的博士后李新博士介绍了学院申报博士后流动站的准备情况。
吴剑英副司长听完汇报后谈了自身的感受。他说,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内历史悠久的老牌理工科院校,学科优势背景明显,历史渊源深厚。学校在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科布局科学合理,在学科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他肯定了学校领导班子对学科的长远规划和科学发展的重视,表示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和新设站的申报是这些努力的结果,希望学校在新设申报的过程中发现不足,日臻完善。
徐毅副厅长说,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和建设就是国家为地方人才建设搭建的平台,这几年四川省注重成果转化,企业从中收益最大,创新积极性高,而企业培育和留住创新人才需要平台,需要科技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载体,急需高端人才平台,希望人社部在这方面有所倾斜,有所考虑。他以某企业通过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立留住和吸引高端人才、进行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实例说明了博士后流动站在扶持企业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的重要性。
省人社厅专技处付林处长谈到,近几年四川省在博士后人才培养的数量上实现了突破,2013年全年四川省招收的博士后进站人员首次超过1000人,并且在高新技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通过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平台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例子屡见不鲜,说明在质量上也有很大变化,设立博士后站已经成为四川省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
最后,校党委书记谭书敏代表学校做了讲话。他指出,请嘉宾和专家来座谈和指导工作就是要亮家底,找问题、找不足,利用国家大力扶持地方人才队伍建设的契机,加快步伐,积极改进、尽快弥补。国家对西部经济建设非常重视,给予政策倾斜,四川省委政府也要求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作为资源大省,四川省对资源经济与资源管理人才的需要迫切,近期的普光气田开发与评价就急需资源开发与资源技术经济评价方面的高端人才参与,而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的申报与设立,正是利用机会发挥我校学科特色和优势、留住人才、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和解决急需人才的主要保证,希望人社部和省人社厅领导及管理部门能给与我校大力支持,让我校有机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四川省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

会议现场1

会议现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