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较高管理水平的基础教育管理人员。基本规格如下:
(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学风严谨,为人师表。
(二)视野开阔,既有较深厚的文化基础,既有较高的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教学或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教育改革实践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及应变的能力,组织教学科研的能力和领导能力。
(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五)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条件
(一)招生对象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以上基础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无学士学位者须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报考者必须经过所在学校及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荐。
(二)入学考试
1.入学考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参加全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或推荐单独考试的方式进行。
2.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外国语、专业基础。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根据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可采取脱产、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等各种培养方式。学习年限定为2—4年。其中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累计在校时间不少于1年。
四、研究方向
基础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中小学校管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体现宽、新、实的原则,即宽口径、厚基础、新理论、活模块、重实践,按二年时间安排课程学习。
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分为教学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包括教育科研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一)学位课程(6门,18学分)
①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学分,90学时)
② 基础外国语 (3学分,216学时)
③ 教育学原理 (3学分,54学时)
④ 教育心理学 (3学分,72学时)
⑤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学分,72学时)
⑥ 现代教育技术学 (3学分,72学时)
(二)专业必修课(12学分,共5门)
① 教育管理学 (3学分,54学时)
② 课程与教学论 (3学分,60学时)
③ 教育评价学 (2学分,54学时)
④ 教育哲学 (2学分,50学时)
⑤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 (2学分,30学时)
(三)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
指定选修课课:计算机基础 (3学分,72学时)
① 现代教育思想流派研究 (2学分,36学时)
② 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2学分,36学时)
③ 校长职业化与教师专业化研究 (2学分,36学时)
④ 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2学分,36学时)
⑤ 内蒙古基础教育问题研究 (2学分,36学时)
⑥ 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 (2学分,36学时)
⑦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2学分,36学时)
注:选修课是为了配合教育硕士学员所选的研究方向及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需要而开设的课程,每个学员应至少选三门,其中计算机基础为指定选修课。
(四)教育科研活动 (2学分,36学时)
学时为面授时数,不含自学、辅导、答疑、实践等其他时数。“教育科研活动”为实践技能选修课,主要在实践中进行调研,撰写学科论文。
六、教学及考核方式
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研究性教学,加强教育管理实践活动。
2.重视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重知识、原理探讨,更重科学的现代教育哲学和教育管理理念和思想的形成。
3.统一要求与差异性相结合。重规范与统一要求,但又尊重个体差异和特长。
4.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研讨、调研、听学术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强调学员在自学指定教学用书的基础上,每年集中面授若干次(面授时间以寒暑假为主),加强实践环节,安排教育管理实践活动。
5.选修课为考查,其余课程原则上为考试。
七、自学计划及教育科研工作要求
学员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学,自学内容要根据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及论文工作的需要制定。自学内容的考核方式为写出读书报告,成绩由导师评定,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自学成绩记入相应课程的平时成绩。
原则上,教育硕士在读学习期间至少发表1篇论文或撰写2篇文献综述;学员在学期间还要在原单位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实践结束后,要提交2份教案并附相关的教学评价。
八、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学员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管理的实际,研究解决基础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论文可以是理论研究,亦可以是调查报告或教育管理实践的诊断报告。对论文的评价着重于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有一名在基础教育管理岗位工作并具有高级专业职务的专家。论文答辩通过,可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九、基本阅读文献及期刊(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