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先
于凤先,男,汉族,原籍赤峰市松山区,196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赤峰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局局长兼文物局局长。目前主持赤峰市红山文化及契丹辽文化遗址申遗工作。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导师。
于建设
于建设,男,汉族,原籍赤峰市克什克腾旗,195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红山文化研究专家。现任赤峰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教授,学科带头人、赤峰学院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红山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赤峰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红山文化研究负责人。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山文化社会形态研究》、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红山文化与中华远古文明起源研究》等,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红山玉器》、《赤峰金银器》、《红山文化概论》等专著10余部。
王大方
王大方,男,汉族,籍贯河南,1957年生。1981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研究员,契丹辽史研究专家,北方民族文物考古专家,兼任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内蒙古契丹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在《光明日报》、《农业考古》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草原访古》等学术专著多部。
傅宁
傅宁,男,汉族,籍贯呼和浩特市,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十届青联委员、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1999年,评选为国家文物局系统先进个人。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培养高层次人才人选。业务研究方向为文物鉴定、书画鉴赏等。
刚巴图
刚巴图,男,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旗人, 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党总支书记、学科带头人。2001年7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先后二次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三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现已公开发表《论金朝“边堡界壕”》(内蒙古大学学报上发表)等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相关学术著作3部。
吉平
吉平,男,蒙古族,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人,1962年出生于呼和浩特。现任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导师。1977年至1981年在锡林郭勒盟服兵役。1982年至1984年在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负责文物档案整理工作,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7年开始独立或参加多项大型基本建设考古发掘工作,1990年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负责辽代大型墓葬抢救发掘工作,1995年参加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在郑州举办的考古领队学习班,并获得领队资格证书。
近年来先后承担或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东北地区玉器及其加工工艺的分类研究以及不同文化玉料来源的调查工作。先后发表各类考古报告、学术论文等二十余篇,出版《科尔沁文明——南宝力皋吐墓地》等多部,主持的“南宝力皋吐遗址、墓地的发掘”入围2006-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并荣获2007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9年荣获国家文物局“2007、2008年中国田野考古三等奖”。2011年主持发掘的“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 荣获“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刘冰
刘冰,男,汉族,原籍赤峰市红山区,1960年11月生,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史学学士。现任赤峰市文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任赤峰博物馆馆长,文博研究馆员,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导师。
赤峰市政协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内蒙古红山文化学会副秘书长,内蒙古契丹辽文化学会副会长。著有《赤峰博物馆文物典藏》、《草原姻盟》、《中华龙形》、《赤峰博物馆陈列大纲讲解词汇编》、《赤峰文博单位要览》、《赤峰古代佛塔》等学术专著多部,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刘国祥
刘国祥,男,蒙古族,原籍赤峰市喀喇沁旗,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专家,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长期在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开展田野考古工作,主持了敖汉兴隆洼、兴隆沟遗址发掘,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青年”称号。主要专著:《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等。
吕富华
吕富华,女,汉族,原籍赤峰市元宝山区,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现就职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先后主讲《历史要籍》、《中国史学史》、《史料学》、《文献学》等课程。在《边疆考古研究》、《东北史研究》、《辽宁省博物馆馆刊》、《赤峰学院学报》(哲社版)等中文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古代西辽河流域的游牧文化》、《辽金史辞典》等专著。先后主持或参与参与课题国家、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多项。参与《西辽河流域古代游牧文化》研究项目,荣获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第三届政府奖一等奖。
吕昕娱
吕昕娱,女,汉族,内蒙古赤峰市人,1963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就职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先后讲授《历史要籍》、《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妇女史》、《中国近代思想史》、《赤峰史》、《内蒙古简史》等6门历史专业大学本专科主干课程及专题课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区域史研究。曾出版学术专著——《红山文化研究——玉器与玉礼制的发端及宗教信仰与祭祀活动》(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先后参与撰写《红山诸文化研究概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赤峰民俗与旅游》(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红山文化概论》(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等学术著作。在中文核心期刊、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研究及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任爱君
任爱君,男,汉族,原籍赤峰市松山区,196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国家级特色专业(历史学)建设点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111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专门史)第一学科带头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培养高层次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契丹辽史及北方民族文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契丹及契丹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契丹史实揭要》等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蒙古通史》(全八卷、二十一册,任第二卷(上下册)主编,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与《辽金史辞典》(任副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等,出版学术专著《契丹史实揭要》、《辽代的契丹本土风貌》、《契丹帝国》、《赤峰岩画》、《契丹史稿》等10余部,先后在《历史研究》等理论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0余篇,在契丹辽史学界拥有较大影响。
目前主要社会兼职有:赤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兼职副主席、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内蒙古契丹辽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内蒙古草原文化学会副秘书长、赤峰市契丹辽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法人)、赤峰市收藏家学会名誉会长等。
孙永刚
孙永刚,男,汉族,原籍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197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考古学专业负责人、历史文化学院重点学科带头人,硕士、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植物考古学、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赤峰学院重点学科—专门史“东北史前史与红山文化”学科方向学术骨干,内蒙古教育厅重点培育学科——专门史学术骨干,教育部、财政部第六批特色专业学科建设点——历史学学科学术骨干,内蒙古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内蒙古契丹辽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赤峰市城市景观环境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赤峰市契丹辽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赤峰市收藏家协会秘书长。
近年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文物局、科技部联合实施的——指南针计划:《栽培大豆的起源和早期耕作技术研究》子课题之“内蒙古地区栽培大豆的起源与耕作技术研究”、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和发展与西辽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辽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和发展的关系》、国家八五规划社科基金项目《辽金史辞典》、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辽河地区考古地理学研究》、《西拉木伦河流域红山文化经济形态研究》、《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青铜文化、游牧文化》、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辽河流域先秦时期环境变迁与文化发展》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重点项目《西辽河流域史前陶器造型与纹饰研究》等。目前,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西辽河流域早期青铜文明》、《青铜时代—一个绿色文明的生命话题》、《西辽河上游考古时代自然与文明关系研究》等五部。其中《西辽河流域早期青铜文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第三届政府奖一等奖;《青铜时代——一个绿色文明的生命话题》获2011年赤峰市文艺精品创作突出贡献奖;《西辽河上游地区环境变迁与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获2011年赤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首届政府奖三等奖。
孙国军
孙国军,男,汉族,原籍安徽砀山,196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历史学教授,现任赤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
先后兼任赤峰市历史学会秘书长。赤峰创造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理事等职。曾荣获赤峰市人民政府奖;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赤峰市社科联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部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项目优秀培训专家;全国高等教育院校学报优秀主编;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优秀主编等多项奖励。
近年来公开出版独著、主编、合著著作、教材15种。先后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政治》专题、《世界史》专题、《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及相关文献全文转载。
先后参与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好陈察哈尔历史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研究》、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北方草原地带宗教文化研究项目》等。
陈永志
陈永志,男,原籍赤峰市巴林左旗, 196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86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文物考古工作。现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家级田野考古领队、研究员、博士,201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培养高层次人才,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导师。
该同志曾先后主持陶卜齐故城、土城子古城、集宁路古城等大型遗址的考古勘探与发掘项目,发表《正蓝旗羊群庙石雕像研究》、《蒙元时期的牌符》、《考古学形成的哲学根源》等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撰写了《内蒙古出土瓦当》、《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瓷器》等学术专著。由该同志撰写的论文与主持的考古发掘项目在文博界均具有一定影响,其中《羊群庙石雕人像装饰考》一文曾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知识分子创新奖,《黄金面具、铜丝网络与祖州石室》一文被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评为第五届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的集宁路古城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时受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专门嘉奖。
李焕青
李焕青,男,原籍赤峰市林西县,1961年12月出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8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现就职于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教学与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与习俗研究。在《史学理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民族研究丛刊》、《内蒙古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现正在职攻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杨福瑞
杨福瑞,男,汉族,原籍赤峰市敖汉旗,1960年出生,中共党员。现就职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赤峰市“玉龙人才”计划:契丹辽文化方向学术培带人,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近年来主要承担考古专业和文物鉴定专业的《中国青铜器》、《中国古钱币》、《中国古代建筑》、《中国考古学史》等多门课程。其负责的《考古学通论》被评为2008—2011年校级优秀课程。多年来发表学术论著近50篇(部)。先后主持教育厅社科项目:《辽代地方行政制度》、自治区规划办《辽代地理探研》等。主持赤峰市社科项目两项。其独立撰写的论文《北方游牧民族穹庐观念及其对居住文化的影响》获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参与的《古代西辽河流域的游牧文化》和《红山文化概论》分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三等奖。独立撰写的《辽朝州县制度推行过程考述》获2011年赤峰市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2010年5月,接受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百科探秘》栏目组的专访,录制第220期《探秘草原皇城——神秘巨石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弘扬地方文化以及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理事、内蒙古考古学会会员、内蒙古契丹辽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张国强
张国强,男,1962年12月生,赤峰学院教授,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秘书长。
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红山文化研究工作。专著两部:《贡桑诺尔布与赤峰近代化》,《草原亲王府》。参与编辑出版《红山文化研究》论文集,获国家文物局最佳文集奖,主编《红山文化研究专辑》第一辑,参与出版书籍五部。 参加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北方汉作农业起源(以结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红山文化玉器工艺研究”(正在进行中)等重大课题研究,主持内蒙社科规划《红山诸文化手工业技术水平研究》、内蒙古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西辽河地区古代陶器研究》,先后在《北方文物》、《内蒙古社会科学》、《辽宁师大学报》、《东北史地》、《边疆考古研究》、《赤峰学院报》发表论文30余篇。
宝音初古拉
宝音初古拉,男,蒙古族,原籍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赤峰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处处长,教授,史学博士。“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赤峰市人才培带人。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中国卫拉特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内蒙古史学会会员、蒙古汗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契丹辽文化研究会理事、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兼职教授。
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关于北方民族和蒙古文化研究论文40余篇;同时,先后参与清史工程项目《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满文档译编》、清史工程项目《清代阿拉善厄鲁特和硕特亲王旗满蒙文档案译编》、内蒙古文化大区建设项目《准格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译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档案馆、内大蒙古学研究中心合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清内阁蒙古堂档》、翁牛特旗玉龙丛书第三卷《两河涛声——溯源翁牛特历史文化》、《科右前旗历史文化丛书》、《扎赉特旗历史文化丛书》、《蒙古民俗大百科辞典》、《蒙古历史文化辞典》、《绥远察哈尔历史沿革》等著作。参编《蒙古历史》、《蒙古国文学》、《蒙古文学发展概要》、《蒙古文学常识》等教材多部。
近几年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察哈尔历史文化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高校科研基金重点项目《“好陈察哈尔”历史研究》、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图书项目《察哈尔脱卜察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蒙古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明清与蒙古的关系及政策研究》的子课题《明清时期察哈尔与满汉民族关系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北疆工程项目》2011年子课题《察哈尔部落历史》。
多次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国家“九五”重点图书优秀成果奖、校级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唐玉萍
唐玉萍,女,汉族,籍贯辽宁省丹东市,1957年出生。现就职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明清史。
先后开设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民族民俗学》、《中国文化概论》等。其中,《中国古代史》评为赤峰学院校级校级精品课程。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三部。
陶建英
陶建英,女,蒙古族,196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导师。巴林左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旅游局局长,主持制作大型历史文化宣传片《梦落繁华辽上京》,并在香港《大公报》等舆论宣传媒体发表系列文章,2011年出任赤峰市文物局副局长。目前正在主持进行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申遗工作。
曹建恩
曹建恩,男,汉族,原籍赤峰市,1966年生,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2000年获得国家领队资格,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培养高层次人才,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导师。
参加主持过20余项考古发掘工作,忻州窑子墓地和小双古城墓地的发掘为研究长城地带游牧民族和北方系青铜器的流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岔遗址的发掘辨识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填补了内蒙古中南部商周考古的空白,为中国北方长城地带考古学文化布局、早期北方系青铜器流布、农牧转化等一系列课题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项目《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环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浑河下流地区区域考古调查》等,撰写《内蒙古中南部石城址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岔文化初步研究》及主编《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考古报告集》等报告及论文40余篇。主持的“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崔岩勤
崔岩勤,女,汉族,原籍赤峰市宁城县,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就职赤峰学院,副教授。
1985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历史学学士学位。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近三十年,自2003年7月至今,为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教研室教师,讲授课程有《中国古代玉器》、《三代到秦汉考古》、《中国古代出土玉器鉴赏》、《鉴定学基础》等。
专业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红山文化玉器、古代玉文化以及西辽河流域考古等文物、考古及文化研究。发表有关红山文化玉器、西辽河流域史前考古学文化、教学研究等方面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三部,参加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四项。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举办的相关学术研讨会议。
雪莲
雪莲,女,蒙古族,原籍赤峰市巴林左旗,1966年11月7日生。现就职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赤峰学院专门史学科北方古代民族与青铜文化方向学术骨干。
先后主讲《世界当代史》、《二十世纪国际关系》、,《西方文化史》、《二战史专题》、《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概论》、《红山文化概论》、《蒙古族民俗概论》、《蒙古族礼仪歌舞简介》等课程。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出版全国高校蒙文统编教材《中国北方民族史》一部。
参与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蒙古部落史——弘吉剌部》、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青铜文化、游牧文化》、《红山诸文化手工业发展水平研究》等。
塔拉
塔拉,男,蒙古族,原籍土默特左旗,1955年9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内蒙古博物院院长、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辽金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航空遥感联合实验室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文博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内蒙古契丹辽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8年评选为“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文化系统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评选为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杰出人物”,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元上都遗址申遗一等功”。主持编写的《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获内蒙古考古博物馆学会第五届优秀成果,《蒙古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考古调查报告(2005-2006年)》和《蒙古国浩腾特苏木乌布尔哈布其勒三号四方形遗址发掘报告》等考古报告荣膺“2008年度全国最佳考古发掘报告”奖。主持发掘吐尔基山辽墓入选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并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特别奖、《内蒙古东部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发掘燕家梁元代遗址获国家田野考古奖等。
韩英
韩英,女,蒙古族,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人,1963年2月15日出生,中共党员。1985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现就职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毕业至今先始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主要讲授“世界上古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国际关系史”、“世界宗教史”“中西文化交流”等专业基础及选修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文明比较、中西文化交流等相关领域,曾多次荣获赤峰学院优秀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师奖、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优秀班主任、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