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简介信息介绍-赵唯坚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03

自然情况


姓 名:赵唯坚

职 称:教授

性 别:男

联系电话:********

出生日期:********

所在学科:

博士导师:否

硕士导师:否

Email:zhaoweijian75@hotmail.com
个人主页:




个人简介


赵唯坚,男,1958年10月,教授,博士
“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1982年同济大学本科毕业
1996年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博士毕业
日本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技術研究中心 主席研究员
沈阳建筑大学 现代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 院长


研究方向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基础理论研究;
超高强纤维混凝土及FRP等新材料的力学机理和设计理论研究;
结构抗震及加固技术研究;
组合结构和组合节点设计理论及其在桥梁上的应用研究;
矩形隧道及地下结构形式与构筑方法研究;
盾构隧道复合管片研究;
新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和实用技术研究;
混凝土建筑的工业化建造方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


论文及著作


参加《组合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制和审议;
日本土木学会论文奖和日中科学技術交流協会奖;
日本国专利18项,在申请专利5项;


科研项目


主持和参加了包括日本文部省,国土交通省项目在内的50余项课题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参加过首都高速道路公団川崎縦幹線公路隧道,JR東海超軽量磁悬浮轨道结构,国土交通省羽田国際机场扩建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科研和设计工作。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
关于连续碳素纤维筋(FRP)补强混凝土构件的研究,遍及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裂缝宽度,挠度等,内容完整,系统性强。尤其是在抗剪承载力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剪切破坏面变形模型,实现了剪切破坏形式的统一判别,并将钢筋混凝土极限强度理论扩展到包括屈服和非屈服材料;
关于钢筋混凝土柱主筋失稳的研究。纵向钢筋失稳是决定钢筋混凝土构件延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搞清其影响机制。提出了破坏领域的概念,给出了最不易失稳的配筋方法及实用图表,填补了抗震理论中延性评价的一个空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解析方法(fiber model,纤维模型法)的研究开发。从材料本构关系出发,考虑了混凝土的软化,加载卸载刚度退化,以及考虑了钢筋的包兴格效应。
新型复合材料及结构设计方法研究方面:
超高強纤维混凝土「Ductal」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此项目是从法国引进技术,与太平洋水泥公司的合作研究,内容包括材料成型法,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粘结,局部承压,疲劳强度,以及柱,梁,板,预应力构件的承载力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波型钢腹板伸出鼻梁组合结构的研究。波型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起源于欧洲,进化于日本。日本到目前为止已建成该类桥梁180余座。该成果应用于北海道纵贯高速公路鸟崎川橋梁,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Ductal预应力混凝土肋形板的承载力,疲労性能,以及设计方法的研究。采用肋形板,使结构厚度减少约50%。对静承载力和疲劳加载,进行了大型实尺结构试验,成功地实现了Ductal预应力混凝土肋形板在羽田国際机场扩建工程中的大量使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新型新幹線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研究开发。发明井字形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大幅度提高了横向抗力,成功地解决了有碴轨道铁路高速化的关键技术。申请了4项日本国专利。
各种结构工法等实用技术开发方面:
「Strand」现場浇筑桩工法的开发。在大城市火车站改造或建筑基础加固等工程中,现场浇筑桩基的施工经常会受到净空小的制约。为使施工更加高效合理,与JR东日本公司共同研究开发了SRD工法。该工法采用高强可挠的钢绞线做纵向筋,既无连接又可连续沉降。该项成果成功应用于东京秋叶原车站改建工程。获日本建设机械化协会奖,国土交通省第3届国土技术开发奖,以及土木学会技術奖(均为团体奖)。
关于钢板锚固型抗剪钢筋「Head-bar」的开发和应用推广。阪神大地震以后,抗剪钢筋必须采用锐角钩锚固的规定给实际施工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一难题,研究开发了钢板锚固型抗剪钢筋「Head-bar」。通过了建设大臣技术鉴定。
巨大断面隧道非开挖工法「MMST工法(Multi-Micro Shild Tunnel Method)」关键性技术的系统性研究。该项目是受首都高速道路公团委托的攻关项目。MMST工法是采用复数小型隧道来构筑大断面矩形隧道的新工法。其结构上的关键技术术要包括钢壳连接,钢壳本体利用,单体隧道间连接结构,以及整体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等。MMST工法应用于首都高速川崎线,获土木学会技術開発奖。该技术属国际首创。
大断面分割盾构工法的结构研究(Harmonica Tunneling Method)。该工法是将大断面矩形隧道分割成复数个小断面进行挖掘的施工工法,本体结构受到施工方法上的限制。其关键技术是,小断面挖掘时使用的钢结构支护,在其后建成的本体结构中如何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
混凝土建筑的工业化建造方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节能环保等优点,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但关于其设计理论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在数量、质量、深度及广度上都存在明显不足。本方向将对装配式结构的核心技术和设计理论展开研究,目前主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获奖情况





相关话题/沈阳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