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组织专家教授利用自身技术为企业复工复产,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张静教授科研团队积极响应省委和学校号召,将团队多年合作研发的光催化消毒灭菌技术,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无偿捐赠给地方工业企业,让企业在科技护航下,努力复工复产。

帮助厂区消毒规范及重点区域强化消毒。企业为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普遍建立了消毒规范及操作规程,但是容易忽视的问题是:一次消毒不顾后续需求;过度消毒,残留消毒剂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消毒剂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利用专业知识指导企业正确使用消毒剂十分必要。张静教授科研团队利用自身所学指导企业完善消毒规范及操作规程,涵盖从复工前全面消毒到日常生产常态消毒,关注生活污水排放前消毒剂的降解。



对人流密集的重点区域,采用光催化消毒灭菌技术。光催化材料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导体材料的总称,它涂布于基材表面,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也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具备除臭、抗污、净化空气等功能。张静教授多年研究光催化技术的实际应用,2012获得国家发明授权专利。采用该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氧化钛凝胶,颗粒大小合适、粒子分散度好,消毒杀菌、净化空气的效果好。将其喷涂在重要办公场所可以有效切断污染源,避免病毒扩散传播,维护员工身体健康。



对生活污水和垃圾应急安全处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粪便和污水传播扩散这一新情况,污水处理厂可以通过“紫外线、臭氧、次氯酸钠”的“三重消杀”,但是过量的消毒剂会冲击下游的生化系统。因此,工业企业应该在生活污水出厂之前进行预处理,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消毒剂的使用。
张静教授科研团队的污水处理技术先后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成果可以应用在企业生活污水预处理及防疫用品废弃物一体式无害化应急处理方面。通过消毒杀菌、光催化氧化等技术措施解决管网污水倒流、臭气溢出问题,在生活污水预处理阶段设置消毒剂破坏单元避免对生化系统及水体环境的影响,引进(建设)生活垃圾尤其是防疫用品废弃物一体式无害化应急处理装置,有效杜绝生产、生活、办公等可能造成的病毒传播风险。


捐赠技术在抚顺铝业有限公司进行。总经理蒲铭表示,在特殊时期,企业急需技术人才的支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专家团队关心、关注企业生产,带来实用技术,让企业感觉非常温暖,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必将对企业的复工生产起到积极作用。希望今后能够加强与专家的合作,促进更多的实用技术在企业转化,创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