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应“取法乎其上”。为帮助文史类学生找准必读书目,找到适合自己的治学门径,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6月23日14时30分,由文学院和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主办的建校七十周年校庆系列报告--“和文史学生谈谈选书和读书”报告会在影视艺术学院礼堂举办。本次报告邀请了吉林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匡亚明****吴振武教授。文学院院长洪飏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文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的部分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本次报告。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吴振武教授同文史方向的学生交流如何选书,进而介绍一些治学经验和读书方法,同时也涉及了文史知识和学林典故。首先,吴教授认为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名著,去阅读本专业最前沿****的相关论著,且要选择好的版本。例如《史记》应选择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修订本为佳;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应要选择影印本,方能读出其中韵味。此外,吴教授通过介绍朱正先生的《鲁迅回忆录正误》,揭开了尘封的历史,告诫同学们在研究学习中应保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作为文字学领域的顶尖教材《文字学概要》,我们不仅要潜心学习,还要去看作者的研究文章,去进一步体会作者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在诸多书籍中,集释、诂林、汇考、资料集、类书、全集、集成、合集、图标以及工具书等编辑困难、劳动量大的书更值得阅读,如《说文解字诂林》《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国近代文学史事编年》等。吴振武教授指出,一定要重视作者的研究结论,一个人只有能够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才是一位合格的****。
讲座最后,吴振武教授总结到,在同学们学习与研究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名著来阅读,学习各行各业最优秀的人和作品。此外,还要真正读懂书,一定要学会欣赏或批判一本书,两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后方能练就一双能发现的眼睛和一颗能体会的心。他强调,心灵的丰富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博士生导师赵毅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他指出,作为文史类的学生,应当得到启发,不仅要有怀疑的目光与胆识,更要独立思考,在学问上获得建树,还要有意识地规避时代潮流中的学术浮躁,潜心贯注读好书,脚踏实地做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