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原位解析界面PdHx诱导负载型PdZn/ZnO催化剂动态形成过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08

近期,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联合研究部张炳森研究员、苏党生研究员与吉林大学张伟教授、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刘晰博士,以透射电镜“气体-加热原位样品台”(DENSsolutions Climate)结合自制的控气装置为主要研究手段,并结合原位X射线衍射(in-situ XRD)和程序升温还原-质谱联用(TPR-MS)等表征方法对Pd/ZnO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中向钯锌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的转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揭示了其转变过程,并发现了PdHx结构在金属间化合物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期刊上(Angew. Chem. Int. Ed., https://doi.org/10.1002/anie.201812292),该文章第一作者为牛一鸣博士研究生和刘晰博士。
  金属间合金化合物由于其不同金属原子的有序排列表现出对反应物分子独特的吸附和活化行为,因而催化性能优异。例如,钯锌金属间化合物(PdZn, a = b = 4.0915 , c = 3.3426 , P4/mmm)是甲醇重整、水煤气转换、烷烃脱氢和选择性加氢等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其展现优异性能的原因是钯和锌在空间上分隔的几何结构及调制的钯电子结构。研究人员已对负载型金属间化合物结构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表征方法限制,一直缺乏对其关键形成步骤和因素的揭示,因而其可控合成及实际应用仍存在困难。
  最初对PdZn结构形成过程的研究基于高真空条件中的模型体系,即将锌原子沉积在单晶钯的(111)和(110)面上,然后在高真空环境中观察其表层结构随温度升高的变化。由于模型体系与实际催化体系间存在巨大的材料和环境差异,故需要对催化剂即负载型钯锌金属间化合物在化学环境中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以便获取更为准确的科学信息。例如:原位X射线吸收谱(XAS)对氧化锌负载钯催化剂在甲烷重整反应中的研究发现,合金化从钯纳米颗粒的表层开始并逐渐向颗粒内部扩展。原位XAS表征在整体上给出了合金化过程的结构转变过程,但在化学环境中纳米/原子尺度PdZn金属间化合物微观结构演变过程仍不清楚,并且对其探索仍存在挑战;此外,还原性气体组分在双金属合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转变是合金化过程的另一重要因素,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基于以往在催化材料电子显微学研究方面的基础(Chem Cat Chem 2017, 9, 3435; ACS Catal. 2016, 6, 7844; Chem. Commun. 2016, 52, 3927; Chem Cat Chem 2015, 7, 3639; Chem. Rev. 2015, 2818),金属所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钯纳米颗粒在氢气气氛下首先生成钯氢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钯氢结构由β相转变为α相 (PdH0.9 - PdH0.6 - PdH0.1),在更高的温度下(>300oC)锌原子进入纳米颗粒体相形成钯锌金属间化合物,间隙氢结合氧化锌中的氧生成水。微观尺度下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研究结果表明PdHx结构在PdHx-ZnO界面处富集,升温条件下相变在界面处开始发生,并且沿着PdHx<111>方向进行,最终整个纳米颗粒转变为PdZn金属间化合物结构。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间隙氢在反应中拥有更高的活性,再结合观察到的相转变中间态过程,可证明界面处富集的高活性间隙氢诱发了相变。该研究首次发现钯氢化合物在金属间化合物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从原子尺度上揭示了其结构演变过程,这为之后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参考依据。
  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545119, 21761132025),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5152)以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项目的支持。

图1 相变过程结构演变示意图(绿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分别代表钯、氧、锌和氢原子)

图2 氢气气氛升温条件下Pd/ZnO的XRD谱图

图3 氢气气氛中PdHx/PdZn相变过程的高分辨透射像

相关话题/过程 原位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单原子分辨原位研究石墨烯掺杂动态过程取得进展
    最近,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固体原子像研究部杨志卿副研究员、先进炭材料研究部尹利长副研究员等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合作,首先利用像差校正Z衬度电子显微学成像观察到了石墨烯拓扑缺陷结构的动态演变、以及单个Si原子与拓扑缺陷的动态交互并最终掺杂到石墨烯的微观过程,然后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工程合金形变过程中第二相分解机制的新认识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凝聚态物理学家就提出了晶体中有关位错的理论,并把位错与晶体在生长当中的某些特定现象以及材料的力学行为定性地联系起来。然而,对位错的直接观察和实验验证直到1956年当时新一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出现才得以实现。  工程合金大都是由多组元合金相构成。弥散分布的析出相强化是工程合金的重要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基于原位电镜揭示双金属催化剂反应状态下的真实活性表面
    近日,我所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电镜技术研究组(DNL2002)刘伟副研究员、杨冰副研究员与上海高等研究院髙嶷研究员团队及南方科技大学谷猛副教授团队合作,在观察和确认NiAu催化剂在CO2加氢反应中的真实表面方面取得进展。  催化研究中,常规静态显微分析只能提供催化剂反应前或反应后的非工况结构信息。然而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揭示脂类在光合作用系统I四聚体组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近日,我所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1106组)李国辉研究员与北京大学高宁教授、赵进东教授合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手段,揭示了脂类在光合作用系统I四聚体组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主要途径。绿色植物和藻类的类囊体膜上存在两种大型蛋白复合物(光合作用系统I(PS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基于原位电镜揭示双金属催化剂反应状态下的真实活性表面
    近日,我所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电镜技术研究组(DNL2002)刘伟副研究员、杨冰副研究员与上海高等研究院髙嶷研究员团队及南方科技大学谷猛副教授团队合作,在观察和确认NiAu催化剂在CO2加氢反应中的真实表面方面取得进展。  催化研究中,常规静态显微分析只能提供催化剂反应前或反应后的非工况结构信息。然而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提出贵金属纳米颗粒原位限域封装用于精准构筑NP@MOF多功能复合材料策略
    近期,我所张江威博士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周宏才团队、南京大学左景林团队合作,设计制备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稳定Zr-MOF,并在温和条件下将其用于贵金属纳米颗粒原位限域封装,精准构筑NP@MOF多功能复合材料。  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MOF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其氧化还原活性可来源于金属节点、有机配体和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采用我所技术的国内首台4500米级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海试成功
    由我所关亚风研究员、耿旭辉副研究员带领的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与中科院深海所共同研制的我国首台4500米级深海示踪剂原位荧光传感器工程样机于2月18日海试成功,我所于近日收到设备参航证书。在深海勇士号/探索一号西南/中印度洋TS10-03科考航次中,该工程样机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SY145潜次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揭示脂类在光合作用系统I四聚体组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近日,我所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1106组)李国辉研究员与北京大学高宁教授、赵进东教授合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手段,揭示了脂类在光合作用系统I四聚体组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主要途径。绿色植物和藻类的类囊体膜上存在两种大型蛋白复合物(光合作用系统I(PS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燃料电池基础材料与过程机理研究”项目2019年度年中总结会召开
    11月1日,我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燃料电池基础材料与过程机理研究”项目2019年度年中总结会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武汉理工大学承办,项目责任专家明平文教授出席,项目负责人邵志刚研究员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8个课题关于研究进展、存在问题、下一步计划以及经费执行率的汇报。与会专家对各课题取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校在对虾病原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过程与环境适应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AHPND)是对虾疾病中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对全球对虾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AHPND首先于2009年在中国发现,并开始在全球蔓延。在2013年造成了全球对虾产量减产60%,全球每年因AHPND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美元。Tran等于2013年确认副溶血弧菌是造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