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沈阳生态所揭示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及频率对土壤微食物网分解通道的调节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08

外源有机碳输入是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提升土壤有机质水平的同时,能够为土壤生物提供大量碳源。秸秆还田作为当今世界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其施用的数量和质量也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土壤微食物网分解通道的变化(图1),进而影响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
  为探讨秸秆还田量及频率对土壤微食物网分解通道的调节机制,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农业中心保护性耕作特色研究团队成员张晓珂、解宏图等依托我所梨树试验基地平台,重点研究在不同秸秆还田量及还田频率下,土壤微食物网内土壤微生物、食微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的还田频率对土壤微食物网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P < 0.05)。高频秸秆还田方式显著增强土壤微食物网中细菌与食细菌线虫的相互联系,同时加强了细菌分解通道在有机质分解中的作用;而低频的秸秆还田方式在增加了细菌PLFAs的同时,还增强了土壤微食物网中真菌与食真菌线虫的联系,同时真菌分解通道被加强(图2)。综上所述,秸秆还田频率调节了土壤微生物与线虫之间的双向耦合关系并驱动了微食物网主要功能群之间碳的流动,而秸秆还田产生的上行效应对于土壤微食物网的结构具有决定性作用。该研究为免耕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土壤生物学依据。
  研究成果以“Frequency of stover mulching but not amount regulates the decomposition pathways of soil micro-foodwebs in a no-tillage system”为题,发表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期刊上,土壤生态组联合培养博士生寇新昌和马宁宁助理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张晓珂研究员和吴正方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王宽诚教育基金(卢嘉锡国际团队项目)及我所农业中心特色团队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

图1. 土壤微食物网对外源有机碳输入的响应机理



图2. 不同秸秆还田量及频率方式下土壤微食物网间的网络分析。红色和蓝色的线分别代表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点的大小代表生物量的多少



相关话题/土壤 生态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沈阳生态所揭示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如何共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多重功能的机制
    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将会对生态系统功能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生产力下降、养分循环失衡等。因此,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界关注的热点。早期的大量研究多关注地上植物属性(如物种数量、物种质量、物种间亲缘关系)及其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等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在森林生态系统尺度硝化作用速率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的活性气态氮急剧增加,从而导致了陆地生态系统氮沉降也随之增加。绝大多数森林植物生产力受氮供应限制。因此,氮沉降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森林树木生长,但长期过量的氮沉降则会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土壤酸化、养分流失、植物养分失衡、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硝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在玉米农田肥料氮利用效率和损失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施氮是增加和维持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农艺措施。但是,过量施氮不仅浪费资源,造成土壤退化,还会污染水体和大气。量化施入农田氮肥的去向和利用效率是农田氮肥管理的基础。受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和不同作物之间氮肥去向存在很大差异。认识这些差异以及控制因素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管理氮肥,提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中国东部森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纬度多样性变化差异的潜在机制
    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维持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生态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量证据显示地球上大型动植物的多样性会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能够支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否也遵循这样的规律。甚至有些研究基于特定的的纬度范围发现微生物多样性可能与纬度之间根本不存在线性关系。此外由于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阔叶红松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中木质素的保护机制
    森林植被发育过程中,植物残体基质组成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均相应改变,导致土壤团聚体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对土壤有机碳固存和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开展土壤团聚体不同颗粒中有机质的含量和降解程度的研究,对森林群落发育下土壤碳截获过程和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团聚结构和稳定性受植物根系生长周转和真菌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在揭示过去200年来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冰芯硝酸盐氮同位素的影响及其机制
    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在不断改变全球大气环境和气候。目前,人类活动固定的活性氮(如NOx和NH3)已超过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自然氮固定的总和,大大改变了地球系统氮循环。因此,量化大气氮沉降历史变化、氮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对评估和预测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冰芯是长时间尺度记录大气硝酸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气候暖干化背景下我国北方防护林衰退死亡的生理生态机制
    防护林对维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保护工程,过去40年中在防治我国北方水分受限地区土地退化和沙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气候变暖导致干旱加剧的背景下,该地区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树木衰退死亡现象,已有研究确定水分是“三北”地区树木存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北方草地土壤线虫群落沿干旱梯度的响应及驱动机制
    干旱等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般而言,干旱能够降低草地土壤生物群落多度和丰富度,并导致不同营养类群之间的差异化响应。然而,相比于地上生态群落,对土壤生物群落的研究都是短期的小尺度研究,缺乏较大尺度上的机理研究。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在综述城市天空开阔度估算方法研究取得进展
    天空开阔度是一个几何概念,指一个平面从天空接收(或发射)的辐射与整个半球辐射环境发射(或接收)的辐射之比,用无量纲值来描述城市街谷可见天空或开放峡谷空间的比例。天空开阔度是影响城市地表热平衡、微尺度空气循环、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关键因素,在城市微气候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天空开阔度的估算方法种类多样。而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病原真菌和昆虫对温带森林木本植物物种共存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形形色色的物种能够共同生活在一起?这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该问题是群落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早期研究发现周围相同树种个体越多,其后代更新和存活表现越差,这种同种之间的相互抑制为其他种定植提供了生存空间,从而促进物种共存。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同种“自疏”现象?Janzen-Connell假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