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沈阳生态所在揭示过去200年来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冰芯硝酸盐氮同位素的影响及其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08

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在不断改变全球大气环境和气候。目前,人类活动固定的活性氮(如NOx和NH3)已超过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自然氮固定的总和,大大改变了地球系统氮循环。因此,量化大气氮沉降历史变化、氮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对评估和预测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冰芯是长时间尺度记录大气硝酸盐(NO3-)沉降及氮同位素特征(δ15N,反映氮来源的重要指标)的唯一载体。但由于冰芯样品较难获得且冰芯氮同位素测定技术发展较晚,目前全球冰芯硝酸盐δ15N的研究非常有限,仅有几例研究集中在极地区域。北极区域冰芯准确记录了人为活动对大气硝酸盐的影响,发现冰芯硝酸盐δ15N在近百年来显著下降,然而在其下降的机制上是究竟源于源排放的变化还是大气酸度变化引起的分馏效应的改变仍存在争议。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方运霆研究员团队、云南大学田立德教授团队和布朗大学Meredith G. Hastings教授团队共同首次以离人为活动区域更近且对全球变化更为敏感的青藏高原为对象(图1),通过测定该区域冰芯近200年来硝酸盐和δ15N的变化,结合多因子模型,从源排放、大气氧化过程(包括NOx循环和OH 途径氧化NO2到HNO3)以及气态HNO3和气溶胶NO3-转化过程等方面揭示了百年来亚洲区域人为活动对青藏高原冰芯硝酸盐氮同位素的影响及其机制(图1)。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冰芯硝酸盐含量在1950年后增加显著,其值从6.0 ± 2.3 μeq/L(1796~1900年)增加到7.3 ± 2.7 μeq/L(1950~2011年),同期δ15N值从8.7 ± 3.7‰显著下降到4.2 ± 3.1‰,而且δ15N的年际变幅也从8.8‰下降到3.9‰(图2)。通过模型分析发现1950年后亚洲区域农田施肥导致的土壤NOx排放增加是引起青藏高原冰芯硝酸盐δ15N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所引起的气溶胶酸度的变化则可能是导致1950年前冰芯硝酸盐δ15N具有较大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在1950年前冰芯硝酸盐δ15N记录或许反映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信息,而1950年后这种气候信息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强而被掩盖。该研究对于认识亚洲区域氮循环历史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有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等的支持。研究成果“Isotopic evidence that recent agriculture overprints climate variability in nitrogen deposition to the Tibetan Plateau”于2020年3月7日在线发表于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李郑杰博士为第一作者,方运霆研究员和Meredith G. Hastings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田立德教授等为合作作者。
  文章链接

图1. 青藏高原冰芯采样点和排放源及大气化学过程影响冰芯硝酸盐(NO3-)及δ15N的示意图


图2. 冰芯硝酸盐含量和δ15N、硫酸盐(SO42-)和铵盐(NH4+)离子含量的历史变化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人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沈阳生态所揭示聚苯乙烯微塑料对人类肺泡上皮细胞的毒性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在大气中多以悬浮性细颗粒物的形式存在,可随着呼吸进入人体,与呼吸道黏膜和肺细胞产生接触,并影响其生理功能。微塑料因其粒径小,并具有一定组织亲和性,更易于吸附在细胞表面,破坏膜结构,尤其更容易被细胞以多种机制内吞并在胞内累积,从而造成细胞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异常,引发炎症反应,甚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新研究员、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车涛研究员到东北地理所进行学术交流
    2019年12月20日,应中科院净月潭遥感实验站和微波遥感学科组邀请,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李新研究员和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车涛研究员到东北地理所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分别作了题为“黑河生态水文遥感实验与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我国北部地区积雪观测与遥感反演”的学术报告。东北地理所副所长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青藏高原湖泊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取得进展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青藏高原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敏感性、超前性和调节性,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储量约占全国湖泊水体DOC储量的76%。研究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中DO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东北地理所在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湖泊的遥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因子,通过探讨湖泊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助于理解区域水循环,并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决策依据。作为全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的第一大分布区,素有“亚洲水塔”之称,其变化及其原因(气候变化、冰川融化、冻土退化)一直是国际青藏高原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青藏高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20
  • 长春光机所助力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取得成功
    长春光机所参与的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又传来好消息,在2019年5月23日凌晨完成的第二次青藏科考纳木错观测试验中,创造了海拔7003米的高空科学观测世界纪录。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阚瑞峰团队自主研制的"高灵敏激光光谱甲烷检测仪"和"含氧仪"等设备作为重要载荷设备,助力本次科考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实验中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19
  • 【04月10日】张富国:现代科技革命与人类科学
    题目:现代科技革命与人类科学主讲人:张富国教授地点:图书馆报告厅讲座时间:2019年4月10日15:00主办单位:长春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讲人简介:吉林省德惠人,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3月入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1979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自然辩证法专业读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