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态化学计量组研究团队依托额尔古纳森林草原过渡带生态系统研究站设置的氮素化合物添加长期控制实验平台,利用连续四年(2014-2017年)的植物群落调查数据,系统研究了不同氮素化合物类型、不同氮素输入量以及生态系统氮素输出的存在(草地刈割)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氮素化合物对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别,其中硫酸铵对物种多样性的负效应最强。对所有的氮素化合物类型而言,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均随氮输入量和输入年限的增加而降低。我国北方草地的重要利用方式——刈割,由于其导致大量的氮素因牧草收获而移出生态系统,能够显著削弱氮素输入对植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氮沉降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上述研究结果以Mowing mitigates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N addition on plant species diversity为题发表于主流生态学杂志Oecologia (189: 769-779),生态化学计量组博士研究生杨国姣为文章第一作者,吕晓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青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类)、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资助。
文章链接

在不刈割(虚线)和刈割(实线)条件下,不同氮素化合物的输入对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