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许晓光

大连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4


许晓光
院系:能源与动力学院
办公电话:**-8310
电子信箱:xgxu@dlut.edu.cn
更新时间:2007-8-24
其他专业:无



个人简介
1992年9月-1996年7月就读大连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并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1996年9月-2002年8月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与机械专业
研究方向为内燃机排放与控制,并获得该专业工程博士学位
2002年7月至今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内燃机排放与控制;研究方向:汽车排放
2005年9月至今于镇江江奎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与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
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研究领域:共轨柴油机电喷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柴油机排气微粒陶瓷过滤器及微波再生系统的研究
新型柴油机排气消声器的研究
壁流式陶瓷微粒过滤器及其红外加热再生的研究

参加的科研项目:
柴油机排气微粒金属丝网与高压静电捕集及其逆向喷气再生的研究
活性碳纤维吸附催化净化柴油机NOx排放的研究
基于H2O2及低温等离子体改善柴油机排放的研究
高效低污染柴油机的新燃烧方式——均质稀薄预混合等压燃烧
大功率柴油机新燃烧机理的研究



硕博研究方向
汽车排放与控制
发动机电控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出版著作和论文
1.Xu XiaoGuang, Li ChengBin and Gao XiYan: “Study on Microwave Regeneration System for Diesel Emission Particulate Filter”, 2000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 Proceedings, Beijing, China (in English), p465~468
2.许晓光,高希彦,杨德胜,“一种新型排气消声器的实验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 Vol. 42 No. 5 p539
3.Xiaoguang Xu, Gao Xiyan, Chengbin Li, Xiancheng Wang. “Aftertreatment for Reduction of Diesel Exhaust Particulate”, SAE 2001-01-3204
4.许晓光,高希彦,杨德胜,“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的红外加热再生”,内燃机工程,No.1 Vol.23 2002
5.许晓光,高希彦,杨德胜,“红外加热在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器再生中的应用”,红外技术,2001.7
6.王宪成,宁智,高希彦,王宁会,许晓光. 柴油机排气微粒静电金属丝网捕集器的试验研究[J]. 内燃机学报,2000,(2).
7.王宪成,高希彦,许晓光,“柴油机排放微粒后处理技术实验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 12
8.王宪成,王书义,高希彦,许晓光,“柴油机排气微粒静电映像力沉积机理的研究”,内燃机学报,2001 Vol.19 No.2
9.张武,高希彦,王宪成,许晓光,“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p623~631
10.许晓光,薛冬新,宋希庚,“柴油机噪声的产生与控制”《东北大学学报》,2004.7
11.张世坤,许晓光. 我国当前的能源问题及未来能源发展战略[J]. 能源研究与信息,2004,(4).
12.刘瑞祥,高希彦,杨德胜,许晓光,“柴油机微粒陶瓷过滤器红外加热再生的优化”,内燃机学报,2004年11月,Vol.22 No.6
13.高小娟,许晓光,谷源程。“共轨系统的发展与电控单元的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8 2005
14.刘瑞祥,高希彦,许晓光等,“涡街流量计测量柴油机脉动进气的误差分析”,农业机械学报,2005,Vol.36 No.10
15.刘瑞祥,高希彦,许晓光,杨德胜. 微粒陶瓷过滤器和EGR在柴油机中的应用[J]. 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2).
16.王宪成,高希彦,许晓光,“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红外再生技术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7月,Vol.45 No.4
17.许晓光,孔峰,薛冬新,宋希庚。“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品质的研究”,中国内燃机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2005年APC联合学术年会,2005年10月,武汉
18.孔峰,许晓光,宋希庚,张育华.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DuduOSEK的设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会第七届(2006)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国际刊号:0005-1306
19.孔峰,张育华,许晓光,宋希庚. “Adaptive PID Controller for Idle Mode of an SI Engine”,美国汽车工程学会小型发动机技术会议(SETC2006),SAE2006-32-0010.国际刊号:ISBN-13:**6-5,ISBN-10:**-1.主办单位:美国汽车工程学会.
20.袁辉,许晓光,. 大连地区引进液化天然气的研究分析[J]. 天然气工业,2006,(9).


工作成果(奖励、专利等)
2003年研究成果“柴油机红外再生微粒捕集系统”通过国家教育部鉴定,属国内首创,国际先进,并被确认为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在读学生人数
2

毕业学生人数
2

相关话题/能源 动力 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