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所观测到掺杂量子点中的“声子瓶颈”动力学现象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08

近日,我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特区研究组(11T6组)吴凯丰研究员团队在半导体量子点热电子驰豫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观测到了铜掺杂量子点中热电子驰豫的“声子瓶颈”效应。
  在大多数无机半导体材料中,具有高于半导体带隙能量的热载流子会与晶格(声子)碰撞,快速(亚皮秒级别)弛豫至带边,导致太阳光子中高于半导体带隙的能量以热能形式耗散。这是构成单节太阳能电池中Shockley-Queisser效率极限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能对热载流子进行有效利用,可突破这一极限,使太阳能电池的理论能量转换效率提高至66%。此外,热载流子的有效利用对提高光催化效率和敏化光化学反应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热载流子的亚皮秒级别驰豫给热载流子有效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研究人员曾预测半导体纳米晶(或称量子点)可能具有长寿命的热载流子,原因在于量子限域效应使得量子点出现类原子的分立能级,这些能级间的能量差异高达几百meV,使得热载流子很难通过发射声子的形式进行弛豫,这就是著名的“声子瓶颈”现象。然而,迄今报道的各种量子点(核/壳结构除外)都呈现出亚皮秒级别的热电子驰豫,并未观测到“声子瓶颈”效应。对于II-VI族量子点,研究人员推测导带内的热电子会通过限域增强的俄歇型电子-空穴能量转移机制快速驰豫至带边;同时由于价带能级间隔较小,热空穴会与声子耦合驰豫至带边。因此,若能将电子-空穴有效分离,抑制俄歇型能量转移,原则上有望延长热电子寿命。
  基于这一认识,该团队对比研究了结构简单的铜掺杂和未掺杂CdSe量子点的热电子驰豫动力学。超快光谱分析表明,亚铜离子可在飞秒时间尺度(<<390fs)快速捕获价带中的光生空穴,削弱了电子-空穴耦合,使量子点中1Pe热电子寿命从~0.25ps延长到~8.6ps(>30倍),有望实现高效率的热电子提取。此外,基于前期对热电子与量子点表面配体非绝热相互作用的认识(Chem. Sci., 2019),该团队还发现光生空穴的捕获也可能使导带中电子波函数收缩,进而抑制了热电子通过表面配体分子诱导的非绝热作用进行驰豫。这样的双重抑制效应使得铜掺杂量子点的热电子驰豫速率不仅显著慢于未掺杂量子点,而且比近期广受关注的各类钙钛矿材料都要慢20倍以上。
  该工作首次在结构简单的铜掺杂量子点中观察到了热电子驰豫的“声子瓶颈”效应,对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光催化效率和敏化光化学反应具有指导意义。
  该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等项目的资助,并于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 Commun.)上。(文/图 王荔峰)
相关话题/观测 量子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我所首次提出“量子裁剪太阳能聚光板”概念
    近日,我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特区研究组(11T6)吴凯丰研究员团队基于稀土金属镱掺杂的纳米晶材料,首次提出“量子裁剪太阳能聚光板”概念,并基于该概念,制备了高效率太阳能聚光板原型器件。相关成果发表于《纳米快报》(NanoLetters)上。  荧光型太阳能聚光板(LuminescentSolarCon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
    我所孙志刚研究员、张东辉院士、杨学明院士等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兴安教授等合作,利用自主发展的具有国际上最高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离子成像装置,结合高精度量子分子反应动力学理论分析,对H+HD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于今日以“Observationofthegeomet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第10届国际量子反应散射会议在连召开
    由我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10届国际量子反应散射研讨会于2009年6月6-10日在所礼堂举行。  国际量子反应散射研讨会自1990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次,迄今已有19年历史。该系列研讨会主要涉及量子反应动力学的理论研究,着重于量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以及在多原子分子、非绝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电荷掺杂量子点动力学研究取得系列新进展
    近日,我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动力学创新特区研究组(11T6组)吴凯丰研究员团队采用电荷掺杂纳米晶量子点构建模型体系,结合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动力学测试,揭示了纳米晶在多电子光催化和光电转换应用中的一系列重要动力学过程。相关工作分别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oftheAmer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日冕环”现象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兴安教授和我所孙志刚研究员、张东辉院士、杨学明院士合作,首次利用自主发展的目前最高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离子成像技术,观测到了化学反应散射中日冕环的现象,并结合量子分子反应动力学理论分析,首次揭示了该现象所隐藏的反应动力学机理。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Chem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观测到掺杂量子点中的“声子瓶颈”动力学现象
    近日,我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特区研究组(11T6组)吴凯丰研究员团队在半导体量子点热电子驰豫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观测到了铜掺杂量子点中热电子驰豫的“声子瓶颈”效应。  在大多数无机半导体材料中,具有高于半导体带隙能量的热载流子会与晶格(声子)碰撞,快速(亚皮秒级别)弛豫至带边,导致太阳光子中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
    我所孙志刚研究员、张东辉院士、杨学明院士等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兴安教授等合作,利用自主发展的具有国际上最高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离子成像装置,结合高精度量子分子反应动力学理论分析,对H+HD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于今日以“Observationofthegeomet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我所首次提出“量子裁剪太阳能聚光板”概念
    近日,我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特区研究组(11T6)吴凯丰研究员团队基于稀土金属镱掺杂的纳米晶材料,首次提出“量子裁剪太阳能聚光板”概念,并基于该概念,制备了高效率太阳能聚光板原型器件。相关成果发表于《纳米快报》(NanoLetters)上。  荧光型太阳能聚光板(LuminescentSolarConc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海鸥”号海洋观测无人帆船完成首次海上试验
    “海鸥”号海洋观测无人帆船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海鸥”号海洋观测无人帆船在青岛完成了海上试验。“海鸥”号无人帆船在航向控制、保持、位置保持、路径跟踪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能力,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的。  无人帆船是一种以风能海洋环境为驱动动力的新型海洋机器人,适用于长时间、大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7
  • “海翼”水下滑翔机首次执行国际联合观测任务
    合影  近日,应印度尼西亚SamRatulangi大学邀请,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SamRatulangi大学三方合作,成功将沈阳自动化所自主研发的“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部署在马鲁古海峡,执行印度尼西亚太平洋入口处海洋环流的观测任务。  该台“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