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党委副书记、校长闻德亮代表学校参加了辽宁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科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檀勤良,辽宁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福海,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明玉,辽宁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冯守权,副厅长花蕾,以及签约高校、研究所及省内各普通本科高校的领导共计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http://www.cmu.edu.cn/__local/8/8F/D2/23EFABCFAA7B3E39145D6BABDB6_39BD40E0_3246A.png)
会上,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与辽宁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科院驻辽4家研究所与辽宁省13所高等学校签署了26项合作协议。
闻德亮校长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左良,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党委副书记郝欣,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李硕等4个研究所先后签署了校所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http://www.cmu.edu.cn/__local/2/32/14/28F35B07D94D42CBD8C69AF20AF_9E85A8A0_8E2FA.png)
张福海在讲话中指出,本次签约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深入推进科教融合、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并对进一步加强科教融合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认清形势、把握规律,强化科教融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教融合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规律,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人才培养历来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优势,突出协同攻关的融合效应,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二要着眼大局、发挥优势,切实提高科教融合服务振兴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发挥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推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学、现代农业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应用示范。按照“加强统筹、试点引领、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原则,以实施产学研一体化项目为抓手,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引领,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机制为保障,落实、落细、落透科教融合的各项工作;三是期盼高校和科研院所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把培养人才放在首位,把科学研究作为纽带,在培养目标、教学保障、科研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长效协同发展机制,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辽宁振兴发展大计,推动科教融合工作再上新台阶。
![](http://www.cmu.edu.cn/__local/6/D2/EC/62E10EAE1F183CEB9F85B21C330_A87A738B_34FDC.png)
王明玉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科院为辽宁科技创新和振兴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他强调,辽宁高质量发展依靠创新驱动,推动科教深度融合、合作共赢是打造科技强省、教育强省的关键环节,双方要深入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主体,形成科教协同育人、协同攻关的新模式,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http://www.cmu.edu.cn/__local/E/C6/1E/6720961880011CD64325F22536A_631B92C8_9D4A7.png)
檀勤良在讲话中表示,科教融合更有利于支撑区域振兴发展,需要将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转化为东北振兴腾飞的现实生产力。科教融合工作要加强优势互补,加强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协同攻关能力,要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组建创新团队,联合开展科技前沿和重点卡脖子领域科技攻关,助推辽宁经济社会发展。
高鸿钧在讲话中对自2012年以来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推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阐述。他要求中科院沈阳分院和中科院驻辽各单位要牢记初心使命,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以本次签署合作协议为契机,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以人才和科技优势为基础,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核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拓展和丰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内涵,聚焦研究所优势学科和教学、科研优势力量,与合作高校进一步探索创新多元化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科技领军人才和产业人才,致力形成开放共享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做出贡献。
信息来源: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