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新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3-06


张新跃













张新跃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南省汉寿县人,1971年5月出生,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干细胞重点专项评审专家、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员、美国癌症协会会员。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先后被聘为扬州大学****、江苏****、博士生导师,负责组建干细胞生物学和肿瘤生物学实验室。近年来,共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在PNAS、Cell Cycle、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Nucleic Acids Research、Molecular Microbi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被引用1000余次,主持翻译出版权威教材2部,获中国发明专利2项,正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文汇东路48号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007号楼613。
E-mail:zhangxinyue AT yzu.edu.cn。
课题组主要成员:
丁笠博士,讲师。
博士研究生:
2019级:张智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8、研究生校长特别奖学金2018、朱敬文特别奖学金2018)
硕士研究生:
2017级:聂也森、刘雅娴、张杰
2018级:何妍之(保送)、陈磊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
2013级:陈金川
2014级:徐颖、李春霞(保送)
2015级:韦治明、王小燕、孙若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黄岳
2016级:张智萍(保送)(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8、研究生校长特别奖学金2018、朱敬文特别奖学金2018)、陈志强
1. 学习经历
1991.09–1995.06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专业 理学学士
2001.09–2006.07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 理学博士
2. 工作经历
1995.07–2001.08 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技师
2007.03–2009.02 美国马里兰大学兽医系 博士后
2009.02–2013.05 美国NIH/NCI 访问****
2013.06–2017.05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2014.12–至今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博士生导师
2015.07–至今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
3. 主要研究兴趣
肿瘤抑制基因p53是一种DNA序列特异的转录因子和应激感受器,通过激活不同的靶基因诱导多种生物学效应,如细胞凋亡、DNA修复、细胞周期阻滞、抗血管生成、细胞衰老等,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组主要运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技术手段研究p53信号通路在肿瘤和肿瘤干细胞中的作用。同时,利用合成生物学原理建立次生代谢产物的体内外合成平台,用于抗肿瘤小分子药物的开发利用。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肿瘤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
(1) 肿瘤生物学:p53信号通路新分子的发现及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
(2) 干细胞生物学:p53信号通路在肿瘤干细胞中的功能;
(3) 药物研发:利用合成生物学原理建立并优化生物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的体内外合成平台、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发。
4. 入选人才计划情况
(1) (1) 2014.11–2017.10 江苏****计划
(2) (2) 2014.10–2017.09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
(3) (3) 2013.06–2017.05 扬州大学****计划
5. 译著
(1) 张新跃,钱万强,舒畅,张远涛主译,张新跃审校. 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第四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王镜岩,张新跃等译. 精要速览系列先锋版·生物化学(中译本),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 专利申请与授权
(1) 发明人:安成才,谭桂红,高音,石苗,张新跃,何善平,陈章良。专利名称:一种PCR方法。专利号:ZL 2005 1 **.X。授权日:2009年7月15日。
(2) 发明人:安成才,姬文婕,张新跃,胡慧聪,陈纪袁,高音。专利名称:一种表达虎纹捕鸟蛛毒素-I的方法及其专用载体。专利号:ZL 2004 1 **.3。授权日:2008年4月23日。
(3) 发明人:张新跃、陈金川、张智萍、金英善、丁笠。专利名称:一种酶促合成紫云英苷的方法。专利申请号:7.3。申请日:2016年01月15日。申请公布日:2016年04月06日。
(4) 发明人:张新跃、丁笠、孙若男。专利名称:用于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siRap2b-GNs偶联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0.X。申请日:2016年12月08日。申请公布日:2017年04月26日。
(5) 发明人:张新跃、丁笠、孙若男。专利名称:用于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Adr-GNs偶联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7.6。申请日:2016年12月08日。申请公布日:2017年03月29日。
(6) 发明人:张新跃、丁笠、张智萍、韦治明、王小燕、孙若男、张杰、陈志强。专利名称:一种双链siRNA在制备恶性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0.7。申请日:2017年11月01日。申请公布日:2018年3月30日。
(7) 发明人:张新跃、张智萍、何妍之、黄岳、陈磊、丁笠、刘雅娴。专利名称:一种酶促合成山奈酚的方法。专利申请号:9.5。申请日:2017年11月15日。申请公布日:2018年4月6日。
7. 科技成果奖
(1) 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免疫特性的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2000年11月,排名第3/7。
(2) 东方田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免疫特性的研究,湖南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湖南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2000年3月,排名第3/9。
8. 指导学生获奖
(1) 张智萍、刘雅娴、何妍之,“内蒙古大学杯”首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三等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6年8月14日。
(2) 刘雅娴,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2018年4月8日。
(3) 刘雅娴,2017年扬州大学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017年9月。
(4) 何妍之、陈磊,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江苏省徐州市,2018年8月10日。
(5) 樊舒航、黄梦飞、陈林、黄思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吉林省长春市,2018年7月18日。
9. 学术专著(*通讯作者
(1) Zhang, Z., Y. He, X. Zhang*. Flavonoids and Pectins. In: Martin Masuelli (Ed.). Pectins -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tech Open Access Publisher, Croatia. 2019
10.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通讯作者
(1) Zhang, Z., S. Fan, Z. Chen, Y. He, M. Huang, L. Ding, Y. Zhang, L. Chen, X. Zhang*. Biosynthesis of a Flavonol from a Flavanone by Establishing a One-pot Bienzymatic Cascade. J. Vis. Exp. 2019; 150, e59336, doi:10.3791/59336 (2019).
(2) Zhang, Z., Y. He, Y. Huang, L. Ding, L. Chen, Y. Liu, Y. Nie, X. Zhang*.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an in vitro Multienzyme Synthetic System for Production of Kaempferol from Naringenin. J Agric Food Chem. 2018; 66: 8272-8279.(Highlighted on thejournal cover)
(3) L. Ding, R. Sun, X. Zhang*. Rap2b siRNA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anticancer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driamycin in a gold nanoshell-based drug co-delivery system. Oncotarget. 2017; 8(13): 21200-21211.
(4) Zhang, X., Y. He, K.H. Lee, W. Dubois, Z. Li, A. Kovalchuk, W. Zhang, J. Huang. Rap2b, a novel p53 target, regulates p53-mediated pro-survival function. Cell Cycle. 2013; 12(8): 1279-1291.
(5) Toru Kariu, X. Yang, C.B. Marks, X. Zhang, U. Pal. Proteolysis of BB0323 results in two polypeptides that impact physiologic and infectious phenotypes in Borrelia burgdorferi. Mol Microbiol. 2013; 88(3): 510-522.
(6) Zhang, X. & J. Huang. Integrative genome-wide approaches in embryonic stem cell research. Integr Biol, 2010; 2(10):510-516.
(7) Lee, K. H.#, M. Li#, A. M. Michalowski#, X. Zhang#, H. Liao, L. Chen, Y. Xu, X. Wu & J. Huang. A genomewide study identifies the Wnt signaling pathway as a major target of p53 in murine embryonic stem cell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0; 107(1): 69-74. (#Equal contribution. Reported by CCR Connections)
(8) Huang, J., J. Dorsey, S. Chuikov, L. Perez-Burgos, X. Zhang, T. Jenuwein, D. Reinberg & S. L. Berger. G9a and Glp methylate lysine 373 in the tumor suppressor p53. J Biol Chem, 2010; 285(13): 9636-9641.
(9) Zhang, X., X. Yang, M. Kumar & U. Pal. BB0323 function is essential for Borrelia burgdorferi virulence and persistence through tick-rodent transmission cycle. J Infect Dis, 2009; 200(8): 1318-1230. (Highlighted on the journal cover. Reported by NewsRx.com and MDLinx.com)
(10) Promnares, K., M. Kumar, D. Y. Shroder, X. Zhang, J. F. Anderson & U. Pal. Borrelia burgdorferi small lipoprotein Lp6.6 is a member of multiple protein complexes in the outer membrane and facilitates pathogen transmission from ticks to mice. Mol Microbiol, 2009; 74(1): 112-125.
(11) Coleman, A. S., X. Yang, M. Kumar, X. Zhang, K. Promnares, D. Shroder, M. R. Kenedy, J. F. Anderson, D. R. Akins & U. Pal. Borrelia burgdorferi complement regulator-acquiring surface protein 2 does not contribute to complement resistance or host infectivity. PLoS One, 2008; 3(8): 3010e.
(12) Qian, W., G. Tan, S. He, X. Zhang, Y. Gao, H. Liu & C. An.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AT-rich-element binding factor PsATF1 and its combined effect with PsGBF on the activation of PsCHS1 promoter. Front Biosci, 2007;12, 1670-1679.
(13) Kang, J., X.-Y. Zhang, L.-D. Sun & X.-X. Zhang. Bioconjugation of functionalized fluorescent YVO4:Eu nanocrystals with BSA for immunoassay. Talanta, 2007; 71(3): 1186-1191.
(14) Zhang, X. Y., Y. Wu, J. Y. Yan, Y. Gao, Y. Wang, S. L. Mi & C. C. An. Y55 and D78 are crucial amino acid residues of a new IgE epitope on trichosanthin.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6; 343(4): 1251-1256.
(15) Tan, G., Y. Gao, M. Shi, X. Zhang, S. He, Z. Chen & C. An. SiteFinding-PCR: a simple and efficient PCR method for chromosome walking. Nucleic Acids Res, 2005; 33(13): e122.
(16) Ji, W., X. Zhang, H. Hu, J. Chen, Y. Gao, S. Liang & C. A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Huwentoxin-I in baculovirus system. Protein Expr Purif, 2005; 41(2): 454-458.
(17) He, Y. K., S. X. Liu, X. Y. Zhang, G. C. Song, X. S. Luo, Y. S. Li, Y. X. Xu, X. L. Yu, Y. Li, X. Y. Hou & D. P. McManus. Field assessment of recombinant Schistosoma japonicum 26 kDa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in Chinese water buffaloes. SE Asian J Trop Med, 2003; 34(3): 473-9.
(18) Li, Y., A. C. Sleigh, A. G. Ross, Y. Li, X. Zhang, G. M. Williams, X. Yu, M. Tanner & D. P. McManus. Human susceptibility to Schistosoma japonicum in China correlates with antibody isotypes to native antigens. T R Soc Trop Med H, 2001; 95(4): 441-448.
(19) He, Y. K., Y. Li, S. X. Liu, X. S. Luo, X. L. Yu, J. L. Lin, X. Y. Zhang, D. B. Yu & D. P. McManus. Natural antibodies in Microtus fortis react with antigens derived from four stages in the life-cycle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Ann Trop Med Parasit, 1999; 93(1): 83-87.
(20) He, Y., X. Luo, X. Zhang, X. Yu, J. Lin, Y. Li, Y. Li & S. Liu.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resistance in Microtus fortis to infection with Schistosoma japonicum. Chinese Med J-Peking, 1999; 112(7): 649-54.
(21) Ross, A. G., Y. S. Li, G. M. Williams, Y. Li, A. S. Sleigh, X. Zhang, D. Zhou & D. P. McManus. An examination of current control strategies for Asian schistosomiasis in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of China. II. A five year follow-up survey on Qingshan island. Acta Trop, 1997; 68(1): 93-104.
11.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细胞生物学(全英文)》、《发育生物学》、《生命科技与当代社会》
成建制留学生本科课程:《细胞生物学(全英文)》
全校核心通识课:《走进现代生命科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细胞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进展》
博士研究生课程:《细胞生物学(全英文)》、《免疫学》
12. 合作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成才教授、李晴教授、冯仁青副教授
中科院动物所赵同标研究员、张晓明教授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黄俊教授、张龙教授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李飞教授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闫建斌研究员、钱万强博士
南京农业大学严远鑫教授、李盛本教授

相关话题/扬州大学 生物科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祥
    1、个人简介陈祥,男,1978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4项,参编著作6部,省地方标准2项,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殷月兰
    殷月兰,女,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医学院(2019.02-2020.03)和德国吉森大学医学院(2009.06-2010.08)访问****,农业部人兽共患病防控创新团队成员,江苏省免疫学会理事,江苏免疫学会兽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优秀指导老师,扬州市“五一”巾帼标兵,扬州大学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耿士忠
    耿士忠男,1972.6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文汇东路48号生科楼(8#楼)688室邮政编码:225009;电话:;传真:E-mail:gszzsg115@163.com;gszhong@yzu.edu.cn1.工作经历2019.8-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云增
    张云增张云增博士江苏省****,博士生导师E-mail:yzzhang@yzu.edu.cn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邮政编码:225009教育和工作经历:2006年7月毕业于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7月毕业于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学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春超
    赵春超,男,汉,吉林农安人,1974年1月生,药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编委,《Fitoterapia》、《Phytochemistry》、《BioorganicChemistry》和《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等杂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徐正中
    徐正中男,1986年9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扬州大学人兽共患病学专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2015年3月至今,留校任教,承担本科生《微生物学》、《免疫学》等课程教学工作。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访学研修。目前主要从事结核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崔月花
    1、个人简介(应包含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崔月花,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发酵工艺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科研方面主要以灵芝,桑黄等药用真菌为主进行发酵工艺的优化及产物的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教育经历1992-1996,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系获学士学位1996,1999,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金英善
    金英善,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植物学和药物分析学课程的教学和中草药生理活性有效成分及机制研究方面的科研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篇,教改论文10多篇。主要发表于BBRC、FreeRadicalResearch、PhytotherapyResearch、J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顺仓
    张顺仓,男,汉族,1984年9月生,山东东明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次生代谢调控、中药资源开发与质量评价及油菜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工作。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文汇东路48号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电话:E-mail:zhangsc@yzu.edu.cn1.学习经历2008.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求春
    李求春:男,1983年1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兽医学院人兽共患病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同年被聘为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2014年9月-2015年3月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食品安全与人兽共患病学实验室访问交流学习。2017年12月-2018年7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