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介绍:王小治(2)

扬州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18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介绍:王小治(2)
2013-09-13

  5.科研成果
  (1)论文和著作:
  [1] WANG Xiao-Zhi, ZHU Jian-Guo, GAO Ren, H. YASUKAZU and FENG Ke Nitrogen Cycling and Losses Under Rice-Wheat Rotations with Coated Urea and Urea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Pedosphere. 2007; 17(1): 62-69.
  [2] 王小治,高人,钱晓晴,封克,朱建国 利用大型径流场研究太湖地区稻季氮素的径流排放,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3): 831-835
  [3] 水稻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参编
  [4] 太湖流域土-水间的物质交换与水环境质量,科学出版社,2006;参编
  [5] 王小治,高人,朱建国,宝川靖和,封克 麦季施用不同尿素的氮素排水和渗漏损失,农村生态环境,2005;21 (1):24-29
  [6] 王小治,盛海君,栾书荣,赵海涛,封 克,曹志洪 渗育性水稻土渗滤液中的磷组分研究,土壤学报,2005;42 (1): 78-83
  [7] 王小治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下氮素循环及包膜尿素效果分析.博士学位论文.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05
  [8] 王小治、高人、朱建国、宝川靖和. 太湖地区氮素湿沉降动态及生态学意义-以常熟生态站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9月,15(9):1616-1620.
  [9] 王小治、高人、朱建国、宝川靖和。原状土柱法研究稻季施用不同尿素品种的氮素径流和淋溶损失, 中国环境科学 2004年10月24(5):600-604.
  [10] 王小治,朱建国,宝川靖和 施用尿素后稻田表层水氮素的动态变化及模式表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年10月23(5):852-856.
  [11] 王小治, 曹志洪, 盛海君等 太湖地区渗育性水稻土径流中磷组分的研究. 土壤学报, 2004, 41(2):119~125
  [12] 封克、王子波、王小治等 土壤pH变化对硝酸根还原过程中N2O产生的影响.土壤学报 2004. 41(1): 81-86
  [13] Wang XZ, Gao R, Li HL, Han Y, Liu G, Zhang YL, Cai ZC, Zhu JG, Hosen Y & Yagi K (2004) Nitrogen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in Tai-hu Region and strategies for environmental sound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Workshop o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Beijing, China 7: 112~154
  [14] Wang XZ, Zhu JG & Hosen Y Soil nitrogen cycling with monolithic lysimeter experiment in Tai-hu region. Programme and Abstracts for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Nitrogen Conference 2004.10:31
  [15] Feng Ke, Wang Xiaoli, Wang Xiaozhi, Tang Yan Relationship between 2:1 mineral structure and the fixation and release of cations. Pedosphere, 2003, 13(1): 81~86
  [16] Wang XZ, Zhu JG & Hosen Y (2003) Soil nitrogen cycling with monolithic lysimeter experiment in Tai-hu Regain. Proceedings of Workshop o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Yangzhou, China 6: 90~100
  [17] 王小治, 封克, 汪晓丽等 影响玉米根中K+、Na+离子向地上部输送的因素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 38(2): 127-129
  [18] Feng Ke, Wang Xiaozhi, Tang Yan and Wang Xiaoli. Effect of Potassium on Ammonium Fixation and Adsorption of Vermiculite in Binary and Ternary Systems. Pedosphere 2001 11(4):369~375
  [19] 王小治 土壤水分变化及氮肥施用对N2O散发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1999
  [20] 封克、汤炎、王小治、张素玲 施用石灰对酸性土壤中氧化亚氮形成的影响.土壤与环境.1999, 8 ( 3 ):198-202
  [21] Birgit W. Huetsch, Wang Xiaozhi, Ke Feng et al. Nitrous oxide emission as affected by changes in soil water content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J. Plant Nutr. Soil Sci. 1999, 162: 607~613
  (2)鉴定(获奖)成果
  参加完成的“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应用”获2006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6、教学工作及主要成绩
  (1)本科教学:
  先后主讲《农业化学》、《土壤肥料学》、《土壤农化分析》、《商品肥料学》、《植物营养原理》、《农业化学分析》、《商品肥料检测》、《肥料与肥料资源开发》、《生物学导论》、《环境学》、《环境化学》和《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
  (2)研究生教学:
  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土壤污染原理与技术》和《高等环境化学》等课程。
  (3)实验教学:
  承担《植物营养原理》、《农业化学》、《土壤肥料学》、《土壤农化分析》、《肥料检验与分析》和《环境化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
  (4)发表教学、教研论文
  [1] 王小治、钱晓晴、单玉华、盛海君 提高农业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探讨.扬州大学学报(理论与实践探索) 2004. 7(2): 50-51
  [2] 赵海涛、王小治、钱晓晴 教学科研相结合,把握本科教学最后环节. 中国教学与研究杂志.2006,129(18):15283-15285
  [3] 钱晓晴,赵海涛,封 克,王小治. 坚持分类指导、强化最后教学环节[J]. 文教资料,2006,374(10月下旬):43-44
  (5)教学、教研获奖
  [1] 2001年度扬州大学优秀课堂教学质量奖,三等奖,2002.1
  [2] 2004年度扬州大学优秀课堂教学质量奖,三等奖,2005.1
  [3] 2004年度扬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5.1
  [4] 2006年度扬州大学“新世纪人才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7.1
  [5] 2006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6.11
  [6] 2007年度扬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7.11

  7、个人信条
  诚恳做人 踏实工作

  8、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扬州市江阳中路31号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225009
  电话:0514-87979645 (O)
  传真:0514-87978626
  Email: xzwang@yzu.edu.cn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2014考研必过的秘密,点击查看>>



本文共2页上一页12
相关话题/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