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林森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3-06

个人信息
科学研究
成果奖励
教学招生








个人信息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科研教学
1986年6月-2001年12月,从事科研与研究生教育,主要涉及光信息、衍射器件、激光全息技术与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1986年6月-1998年12月,苏州大学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原激光研究室)助研、副研究员和硕士导师。从事信息光学、激光全息技术研究与教学(作为带头人,获“光学工程”硕士点学位授权,1996年)。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首届江苏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此期间,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持、参加各1项)和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奖等奖项。
1998年2月-2013年12月,苏州大学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所长、博士生导师,从事微纳光学(Micro-nano Optics)、微纳功能器件(Highly functional films and devices with micro-nanno structures)、微纳制造(Nanonanufacturing)研究与教学。作为带头人之一,获“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2003年),“微纳光学”江苏省优势建设学科方向带头人之一。曾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重点),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和集成)项目。在此期间,作为主持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奖一等奖3项,省(部)市级科技奖和中国专利奖等20余项、国家级与省市荣誉称号等10余项。

科技创业
2001年12月-至今,从事微纳光学、微纳制造关键技术、重大装备、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
2001年12月-2008年5月,领衔创办“苏州维格数码光学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组建“江苏省数码激光图像与印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数码光学技术研究,一批成果成果产业化,其中“纳米光变色膜激光原版技术”在我国第二代身份证上成功应用,取得创新创业协同发展。
2008年5月-至今,任“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VG Optronics)董事长,创建“数码激光成像显示国家地方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2011年批准),创立“江苏省微纳柔性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微纳柔性制造技术与装备、材料与器件研发与产业化。在“微纳图形光刻直写装备”、“卷对卷纳米压印关键技术”、“纳米印刷技术”、“光学功能薄膜”、“柔性触控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原创性纳米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影响。主持承担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09,2012,2013)、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2)、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首席专家,2013)等项目。
2012年6月,“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VG Optronics)”在深交所A股创业板成功上市(参见相关链接:http://www.svgoptronics.com/En/),成为江苏省首家教授领衔的高科技上市企业。

社会兼职
2000年-2015年,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委会副主任、主任;
2002年至今,江苏省政协委员;
2005年-2015年,苏州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会长;2010年,兼任苏州大学高技术产业研究院 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13年以来,“2011计划”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微纳柔性制造专业中心主任,产学研合作。兼任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微纳加工与制造产业技术创新国家试点联盟”副理事长、全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会长等。

教育背景
1982年6月,苏州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6月,苏州大学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1985年-1986年,苏州大学首届研究生会主席;
1996年-1997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ECE访问****;2010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管理学院进修班(首届江苏省高层次人才海外培训班),2009年-2012年7月,中组部、浦东干部管理学院、延安干部管理学院“院士专家培训班”结业。

个人兴趣
微纳器件与装备、柔性电子与材料的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产学研创新。



研究领域
1、微纳光学:结构功能化器件与应用;3D显示机理与实现;
2、纳米制造:高速率纳米图形化、纳米转印技术与系统
3、柔性电子:微纳功能材料与器件(导光、导电、屏蔽)的绿色制造
4、光场成像:3D光场打印材料、器件与系统


Please refer to:Research activities onmicro-nano-manufacturing at SVG Optronics


基本信息






陈林森
职称:研究员
院部/部门: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历:
学位:研究生
毕业学校:苏州大学
毕业专业:物理、光学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苏州市十梓街1号
邮政编码:
电子邮箱:lschen@suda.edu.cn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办公地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学研究


纳米技术是“纳米科学与纳米制造”的桥梁,涉及纳米结构与光、电和材料相互作用,微纳米尺度下功能化的机理与实现途径。“微纳光学与柔性制造”是实现大面积功能材料与器件的重要方向,“高速率纳米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是当前研究重点,旨在建立高水平“纳米柔性制造”创新平台,面向新型3D显示、功能薄膜、交互界面传感、公共安全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方面的重大需求,推进纳米光学、纳米柔性制造的创新应用。
Nanomanufacturingusing nano-scale structureand material toproduce the next generation ofproducts that provide higher performance at alower cost and improvedsustainability for the 21stcentury.Nanomanufacturingtakesadvantage of the novel properties of nano-scale materials and devices to createproducts with functionality that can only be dreamed of today. Repeatable,reproducible and reliable nano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re at the heart of ourinnovations.
重点/重大项目(部分):
1、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首席):面向绿色生产的微纳柔性制造工艺装备与应用(2012-2015)
2、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首席):纳米图形的成像与检测仪器的研发与应用(2013-2016)
3、国家国际合作计划(负责,2014-2016):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与芬兰VTT、美国密西根大学、MIT等建立合作研究关系,)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2011-2014)、集成项目(功能化大面积纳米结构的模板调制成形基础研究,子课题负责2014-2017)、面上(面向裸眼3D显示的纳米结构指向性背光的机理研究,负责,2016-2019)
5、工信部电子发展基金:OLED大尺寸镂空金属掩模版(主持2015-2017)
6、省、部、市各级和企业合作项目等(华为等合作研究关系):微纳功能薄膜、3D光场打印系统等

创新平台
数码激光成像显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批准)
微纳柔性制造专业中心-“国家2011协同创新计划”-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
江苏省微纳柔性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科技厅)
面对绿色制造的要求,关注和归纳米光学与柔性制造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探索并研究下一代信息产业、新材料和基础制造领域的共性纳米制造难题,通过研究微米-纳米结构的光子与电子特性,发掘优异功能化的机理,以实现新颖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纳米制造(nanomanufacturing)关键技术,以攻克大面积、柔性化微纳薄膜材料的工程化难题;从成本角度,研究并重点攻克“高速率”与“绿色化”的纳米技术装备(微纳并行直写、柔性纳米压印与转印)的技术瓶颈。协同产学研资源,为柔性显示、光电子器件和3D显示的研发等提供先进解决方案,促进纳米技术创新应用。
平台理念
模块化(module)、知识密集(knowledge-intentive)、可升级(scalable)、快速配置(quick-configured)的创新系统(innovation platform)。从行业重大需求中深入理解归纳科学技术问题,产学研用协同(collaborative),推动有价值的创新(Value-added)。
从问题导向入手,对基础问题、技术手段、先进材料、功能化设计、工艺过程进行全链条、全过程持续创新,整合与配置创新资源,广泛开展产学研和国际科技合作,促进研究成果的形成、中试与转化,实现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

近5研究进展
秉持“顶天立地、产学研合作”理念,以团队协同为重心,在微纳功能材料、器件和微纳装备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力图取得原创性和重大技术突破的成果,以形成显著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利用国际先进的微纳柔性制造的创新平台,以高校的基础研究为支撑,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推进了成果在国内外应用,在我国高校独树一帜,促进了苏大“光学工程”学科建设,丰富了“微纳光学”内涵,扩大了社会影响,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与产业界的肯定和支持。
1、“纳米图形成像与检测仪器设备研发与应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首席专家,2013年),提出了纳米像素并行光刻方法,发明“连续变空频纳米光场调控方法”,研制成功“纳米光刻设备”Nanocrystal200,实现了100nm以上、四独立变量的微纳结构的快速光刻,平铺光斑(5um-80um)并行光刻速度比电子束曝光快500倍以上,纳米结构的调控精度0.1nm!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好纳米结构调控精度,是“器件级”纳米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这是我国为数不多高端纳米光刻设备,“连续调控的纳米像素光刻技术”甚至可能成为“一种革命性纳米并行光刻技术”,在纳米3D显示、有机半导体发光与激光器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和应用前景。为纳米器件、尤其下一代“3D显示”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高速率”手段,支持超材料(meta-surface,纳米光栅、光子晶体、纳米透镜阵列、全息透镜)、波导器件、多焦点器件、纳米功能材料和传感器的结构低成本制备。
2、“面向绿色生产微纳柔性制造工艺装备与应用”(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2年)。自主研发并建立了“宽幅微纳柔性制造”示范平台,研究攻克纳米结构设计、大幅面微纳模具、卷对卷纳米压印与转印的关键技术和系统,打通了纳米印刷工艺链,实现了规模化应用。第一、提出“空间-位相光联合调制方法“,实现了四分之一波长的分辨率,研制成功”高速紫外激光直写光刻系统iGrapher“,这是当今国际上唯一能在55寸基板上实现20nm定位精度、90nm节点@355nm波长、双面对准的高速率直写系统,填补了行业空白。iGrapher已在我国高等院所和企业应用、实现出口以色列等国,用于超精密深纹微纳结构、Photomask、OLED-FMM、FPC和功能器件的无掩模光刻。iGrapher将成为下一代显示(TFT、OLED)、柔性电子器件和光电功能材料的先进研发手段;第二、提出并实现纳米结构表达“颜色和立体图像”,通过纳米光刻、纳米压印和纳米溅射等技术,实现纳米结构复制,不用含有颜料的油墨,实现了彩色3D图像的纳米印刷的工业化,该成果已在产业应用,培育了一家上市企业。第三、发明了基于纳米压印和增材制造的 “透明导电膜制作方法”,实现了无须蚀刻工艺的“大面积微金属网格的透明导电膜”(<10欧/方,>87%透明度,55幅面)。国际上,同类低方阻透明导电膜,主要用铜蚀刻工艺,不环保,很难在大面积柔性衬底上实现5微米线宽的电路,本项研究在55幅面上实现线宽2um-5um,国际领先水平,卷对卷纳米压印与转印的关键技术和系统为柔性电子器件的研发与应用带来更多机会。。采用新型透明导电膜的14寸-42寸电容触控屏已产业应用(Acer 23.5寸-27寸,全球销售),大尺寸柔性电容触控屏研制成功,将为智能家居的开发与应用补上技术短板,具有重大产业前景。
3、“面向裸眼3D显示的纳米结构指向性背光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年)。无视角疲劳的“裸眼3D显示”一直是百年来的技术难题。本项研究提出了“纳米结构3D光场成像”的解决方案,基于全息原理,采用“可变结构的纳米光栅像素阵列”来表达并实现多视点、无串扰的指向性3D光场,力图突破“裸眼3D激光显示”这一技术瓶颈。通过纳米光刻与压印技术制备了“纳米结构指向性屏幕”,验证了“无视觉疲劳的裸眼3D激光显示”可行性。为下一代“裸眼3D激光显示”奠定了技术基础。目标:5-15(9-25视点)的无视角疲劳“超薄裸眼3D显示”的原型装置和样品。本课题组拥有国际上唯一的、具有纳米光场调控性能的纳米光刻系统NanoCrystal。
4、“功能化大面积纳米结构的模板调制成形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集成项目-2014年)。研究纳米结构的模板形成机理、实现途径,面向有机发光器件实现纳米结构的高效制备,重点探索纳米结构的压印和转印的新方法、工艺和系统,以实现多层(3D)微纳结构的复合功能材料和器件,为有机光电子、柔性显示和锂电池电极等提供新解决方案。
5、“面向OLED的金属镂空FMM研发与应用”(国家电子发展基金项目,2015年),研究“双面对准功能的微图形直写技术”,幅面15寸,对准精度0.5微米,光学分辨率0.25um,线宽1微米,形成用于OLED的FMM(最小开口10um,厚度30um),双面刻蚀或选择性沉积生长。
6、“3D光场打印技术与应用”(苏州市纳米专项,2014年)。至今,国际上,还没有一款能在平面上打印立体图像的打印机。团队发明了“光场3D打印方法”,利用基材复合微结构对光场成像机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平面上的动态图形与空间图像的打印(无须油墨或者其他材料)。研制成功了“3D光场打印系统”,该系统已在国家XXX工程应用。当前,重点研究彩色3D图像的打印机理、基材微纳结构特性和高分辨率打印系统。“3D光场打印”是一种环保、无油墨、能实现立体图像的新型3D打印系统,有巨大应用前景,有可能成为一种“革命性的3D打印技术”。


科研团队


团队成员(产学研合作)
柔性纳米制造与器件团队:周小红副研究员、方宗豹博士、刘艳花博士等;
微纳光刻直写技术与系统团队:浦东林副研究员、朱鹏飞高工、李恒工程师;
3D光场打印与系统团队:魏国军副研究员、胡进博士等;
纳米印刷与功能薄膜团队:陈林森研究员、申溯副研究员、朱昊枢高工、周云博士、李晓伟博士等;
微纳加工:3D显示、光电与生物器件团队:乔文特聘副教授、叶燕副研究员、黄文彬博士、朱鸣工程师、楼益民副研究员。

预研项目
2、透明导电膜与柔性触控器件:研究纳米压印/转印实现微纳器件的机理和技术。目标:高性能透明电极与柔性触控器件
4、绿色表面工程技术与高性能薄膜:研究纳米功能薄膜的绿色制程与工艺,推进3D薄膜、铬色烫印膜、光变色膜工程化
5、新型裸眼3D显示机理与装置:研究纳米指向性屏幕、无视觉疲劳的裸眼
6、3D光场成像打印:研究光场成像机理、<span ;font-size:14px;=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25px;>3D光场打印系统与应用

团队荣誉:

1、首批“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2006年);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优秀团队(2006)
2、第二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009年);
3、首批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全省20名);
4、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首席、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各1名);
5、2011计划: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微纳柔性制造专业中心创新团队,2013

硕/博士研究生
博士生:4名、硕士生:10名、博士后:4名



论文


一、发明专利:100余项(授权50余项、受理50余项)、美国专利4项。其中,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第二届全国发明创业奖1项、江苏省专利金奖1项、江苏省专利奖1项(目录待补)。
二、论文:100余篇(目录待补)。
荣誉奖励






开授课程


1、微纳光学前沿
2、数字图像处理
3、纳米制造技术与应用
4、纳米功能薄膜与器件设计
招生信息


博士后:每年2名
博士生:每年1-2名
硕士生:每年2-3名




荣誉奖励 科技奖励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务院颁发。主持人,大幅面微纳图形制造技术与产业应用(2011年度。1/10)、高品质模压全息制品的制版系统与生产技术(2001年度,1/9);
2、江苏省科技奖一等奖:3,江苏省政府颁发。主持人。卷对卷纳米压印关键技术与应用(2011年度,1/9)、宽幅智能激光SLM光刻系统研制与应用(2007年度,1/10)、高品质模压全息制品的制版系统与生产技术(2000年度,1/9);
3、中国专利优秀奖:2(2010年-主持,2012年-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知识产权局联合颁发SIP)
4、全国发明创业奖(2006年,,中国发明协会颁发,1/1);
5、江苏省科技奖-企业技术创新奖:1项(2011年度),江苏省政府颁发。微纳光学创新工程
6、省(部)科技奖(二等奖):4项;苏州市科技奖:8项(一等奖5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荣誉称号
1、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国务院,2011年)、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中组部等六部委,2003年)
2、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奖(省政府,2011年)、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2002年,2010年,2014年)
3、苏州市杰出人才奖(2008年)、首届苏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2007年)、苏州大学东吴****(首届)
4、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
5、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教育部,2010年)、建国60年“全国印刷业百名科技创新标兵”称号(中国印协)、全国自主创新成果奖(全国侨联)

学术与社会兼职
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委会主任;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微纳加工与制造产业创新试点联盟副理事长;全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会长。

重大成果简介
1、微纳柔性制造工艺装备(国家863计划标志性成果)。研发建立微纳柔性制造示范线(平台)。攻克55幅面纳米制造关键技术(国际上极少几家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具备“微纳功能材料与器件”开发能力,在大尺寸电容触控屏、纳米3D印刷业产业化。
2、纳米光刻系统Nanocrystal200(填补行业空白),发明“连续变空频光场调控”技术,纳米像素化平铺光刻,为超材料(纳米光栅、光子晶体、纳米透镜阵列、全息透镜)、裸眼3D显示与波导器件、多焦点器件、纳米功能器件、传感器的微纳结构研究提供了纳米光刻手段。已出口韩国、以色列等国。
3、无掩模微纳图形直写系统iGrapher(填补我国行业空白)。100nm分辨率/1微米线宽@55寸,90nm-130nm节点@20nm定位精度,写入速率3000平方毫米/分。支持灰度光刻(100nm-5um),3D导航飞行曝光。无掩模微纳图形直写装备将是柔性电子、显示业的精密光掩模、OLED、FPC和功能光电材料的高端技术手段。
4、超薄导光器件及应用。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2008年)和国家863计划项目-探索项目(主持,2009年)。发明了导光膜卷对卷热压方法,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建立了业内首条超薄导光板卷对卷制程。2015年起,键盘发光膜及模组实现在国际顶级品牌应用的突破(微软Surface电脑、HP电脑等)。这是自主知识产权超薄导光器件全球应用的实例。也是从基础研究(NSF资助)、技术创新(国家863计划)到产业应用(成果转化)的实例。江苏省专利金奖(2013年)。
5、卷对卷纳米压印关键技术与应用(Nano-Printing)。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主持,2007年)、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2007年)。2004-2011年,研发了无缝纳米压印和热熔冷压设备,攻克了跨尺度微-纳米结构(100nm-15um)批量制造工艺与材料难题,推动了纳米压印技术的产业应用。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度)。
6、宽幅微纳图形制造技术与应用: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项目(主持,2009年)。2003-2011年,提出了纳秒时序平铺光刻实现了大尺度(42英寸)纳米结构(200nm)方法,在大尺度衬底上实现了干涉飞行曝光、纳米精度定位的微纳结构,研制直写系统(HoloScanV)填补了行业空白,在国内外应用并出口日本等国。HoloScanV为下一代微纳功能材料研究与工程化,提供了不可获缺的手段(庄松林院士主持验收)。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度),中国专利优秀奖(2010年)。
7、纳米光变色膜技术。2002年,提出纳米结构导模共振效应的各向异性光变色,利用大尺寸纳米光栅原版、纳米压印与多介质层工艺,实现光子晶体结构薄膜。2004年起,在国家法律证卡上全面应用(第二代身份证、驾驶证等),产生良好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各向异性变色的光子晶体最广泛的应用。第二届全国发明创业奖(2006年),全国侨联“自主创新成果奖”(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8、数码全息制版系统。1994-2001年,提出了瞬态干涉光学头技术,实现了全息图数字化(HoloMakerII),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激光全息行业形成与技术进步(王光学泰斗王大珩院士主持国家级验收),使我国全息产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主持)。
9、真彩色全息制造技术。1989-1994年,提出了HOE元件二步彩虹全息制版方法,研制成功当时国际领先水平的真彩色三维全息图“京剧脸谱”,在国际同行中产生广泛影响,至今乃是全息领域经典之作。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1994)。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主持)等。









相关话题/光电 苏州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乔文
    导航个人资料个人概况研究领域开授课程科研项目论文科技成果荣誉及奖励招生信息English返回首页欢迎登录姓名:乔文学位:直属机构: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邮箱:wqiao@suda.edu.cn办公地址: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电话:**10访问个人资料直属机构: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电话:**性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JoelMoser
    导航个人资料个人概况研究领域开授课程科研项目论文科技成果荣誉及奖励招生信息个人资料直属机构: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电话:**性别:男电子邮箱:j.moser@suda.edu.cn专业技术职务:办公地址:本部激光楼413毕业院校: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通讯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学位:博士邮编:21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包华龙
    导航个人资料个人概况研究领域开授课程科研项目论文科技成果荣誉及奖励招生信息个人资料直属机构: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电话:性别:男电子邮箱:H.Bao@suda.edu.cn专业技术职务:办公地址:苏州大学本部激光楼405室毕业院校:丹麦科技大学通讯地址:苏州市十梓街1号学位:博士邮编:215006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彭长四
    导航个人资料个人概况研究领域开授课程科研项目论文科技成果荣誉及奖励招生信息姓名:彭长四职称:教授直属机构: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位:理学、工学双博士毕业院校:中科院物理所、(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电子邮箱:changsipeng@suda.edu.cn办公地址:苏州大学本部院士楼304联系电话:**1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邵名望
    个人信息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教学招生个人信息个人简介个人简介1982年于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华东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5年在香港城市大学任高级研究员;2008年加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许杰
    导航个人概况研究领域开授课程科研项目论文科技成果荣誉及奖励招生信息个人简介主要从事电子显微学研究及新能源催化材料的合成和应用。读博期间,系统学习专业理论并独立操作多台透射电镜(内含聚光镜球差校正电镜TitanCubedThemisG2300和物镜球差校正电镜ThemisZ),掌握多种先进电镜分析技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敏
    导航个人资料个人概况研究领域开授课程科研项目论文科技成果荣誉及奖励招生信息10访问相关教师个人资料直属机构: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联系电话:+86-186-4504-2602性别:男电子邮箱:hmin@suda.edu.cn专业技术职务:办公地址:苏州大学本部致远楼503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讯地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孙宝全
    个人信息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教学招生个人信息个人简介孙宝全教授博士生导师ResearcherID:N-7225-2013(link)教育工作简历2008/10-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研究院(FUNSOM),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05-2008/10美国能源部洛斯安洛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袁建宇
    导航个人信息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教学招生个人简介袁建宇(YuanJianyu)2016年9月-至今,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实验室,副研究员,苏州大学优秀青年****2018年8月,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NREL),访问教授2017年10月-至今,苏州大学团委,副书记(兼职)2011年9月-2016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
  •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文震
    导航个人信息科学研究成果奖励教学招生个人简介2019.12~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材料处,项目主管2018.07~至今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6.09~2018.06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014.09~2016.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