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Journal Club 2017-2018学年第一期报告:Real or not: The 3.5 kev line?_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2017年10月21日中午,紫金山天文台2017-2018学年Journal Club第一期报告在紫台619会议室进行。纪丽研究员主持了本次报告会。

  Science News介绍的环节中,耿超同学作关于引力波事件GW170817的情况介绍。在2017诺奖颁布前的两个月,LIGO联合意大利Virgo团队联合发现了一次引力波事件GW170817,并且同一天NASA的Fermi卫星探测到一次短暂的伽马暴,时间与这次引力波事件仅相差两秒。后续的定位检验中,由于LIGO和Virgo的联手观测,其对引力波源的定位精度提升了10倍之多。LIGO和Virgo团队结合引力波信号分析出源的距离范围,在定位的天区很快就选定了四十多个源,然后发布给全球合作的天文单位进行搜寻观测。我国南极巡天望远镜亦参与了光学波段的后续观测,为本次的联合观测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杨航同学为紫台师生作题为“Real or not: The 3.5 keV line?”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天文中一个重要的前沿话题:3.5 keV 发射线的相关研究及争论。杨航首先简单回顾了3.5 keV 发射线的发现过程,是在对星系及星系团的X射线能谱拟合时发现了在3.5 keV处有微弱的残差,其轮廓可以加入一根新的高斯线来进行拟合。但是这根谱线并不存在于目前的原子数据库中,于是人们推断它可能并非来自于原子或离子的电子跃迁,而是由于暗物质粒子的衰变而产生的。其他可能的猜测也有如:仪器误差、未分辨的邻近谱线等。然而于2016年上天的Hitomi卫星,在其失联前对Perseus的观测数据中,否定了3.5 keV发射线的存在,在3.5kev处并没有探测到信号。即便如此,也有后继的分析认为星系团中AGN在3.5 keV处产生一个小小的凹陷,正好与3.5 keV发射线抵消了,所以Hitomi没有观测到。总之对于3.5 keV发射线的讨论还在继续,我们期望能在将来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Journal Club为紫台年轻研究员带领博士后,面向研究生的开放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文献和面向全台做学术报告的基本能力,并通过报告进行学术交流、拓宽知识面,增进学生的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面向全台的报告也将促进紫台科研人员之间学术交流和交叉创新。

  课程于每个秋季学期开设,采用“课内排练+公开报告”的形式组织报名课程的同学在学期内各自完成一次学术报告和一次前沿科学新闻的播报,在与授课导师和其他与课同学的交互过程中提高作报告的技巧和经验。课程公开报告和前沿科学新闻的播报面向全台科研人员,一般安排在秋季学期的后半学期,每周一次。内容涵盖了紫台诸多研究方向,欢迎所有天文学和相关领域的同行前来聆听和交流。Journal Club的相关资讯敬请留意邮件和台主页上发布的信息。

(撰稿:耿超、杨航 摄影:纪丽)

相关话题/观测 课程 介绍 科学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