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台陈曦研究员利用青海德令哈13.7米望远镜对红外Spitzer GLIMPSE及毫米波Caltech BGPS 银道面巡天的交叉样本开展95.1 GHz I型甲醇脉泽搜寻工作,发现I型甲醇脉泽的探测及辐射强度与BGPS源的性质密切相关 (Chen et al. 2012),率先提出利用青海站13.7米开展基于BGPS源的95 GHz 甲醇脉泽的搜寻。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青海站12-16年的开放时间,总共耗时超过600小时共观测了1020个BGPS源,探测到了213个发射,并通过和热线宽比较判断认为205个极可能是脉泽,其中有144个是首次探测到的。本次观测是一次搜寻目标最多,探测到最多I型甲醇脉泽的观测。结合以前95 GHz 甲醇脉泽的系统观测进行整理编表,得到含有481个95 GHz 甲醇脉泽的编表和37脉泽候选体,这是目前最大的95 GHz I 型甲醇脉泽样本。此研究结果即将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上发表。文章链接:http://arxiv.org/abs/1705.01806
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望远镜对95GHz I型脉泽进行了系统的搜寻和研究:包括基于Spitzer GLIMPSE点源及 BGPS源的交叉样本 (Chen et al. 2012),分子外流源 (Gan et al. 2013)和大样本BGPS源 (Yang et al. 2017),共计发现了232个 95 GHz甲醇脉泽,是位于北半球发现最多I 型甲醇脉泽的望远镜。这系列工作提高了青海站13.7米在国际上的显示度。

图1:左上为481个95 GHz 甲醇脉泽在银河系内的分布;右上为95 GHz 甲醇脉泽的银经-速度分布图;左下和右下分别为95 GHz 甲醇脉泽随银经和银纬的分布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