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Holger Sierks博士到访紫台作Colloquium报告_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2017年7月19日,德国马普太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Holger Sierks博士访问紫金山天文台,做题为“Comet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as Seen by Rosetta/OSIRIS”的Colloquium报告。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赵长印研究员主持了本次学术报告会。



  Sierks博士是欧空局彗星探测器罗塞塔(Rosetta)上光学相机OSIRIS的首席科学家,曾是NASA的DAWN探测任务科学相机载荷的首席科学家,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彗星表面形态,彗星活动物理等。

  彗星形成于太阳系的早期,携带太阳系形成之初的原始物质和信息,对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罗塞塔号探测器于2004年发射升空,2014年抵达目标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并在同年11月释放着陆器菲莱,在伴随67P经过整个近日点弧段后,罗塞塔号于2016年9月30日撞击在67P表面。OSIRIS是罗塞塔探测器上搭载的科学成像系统,由一个窄视场相机(NAC)和一个广角相机(WAC)组成。在罗塞塔号伴飞彗星67P的两年多时间里,OSIRIS获得了大量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多波段的科学数据,构成了迄今彗核及彗发最完整的成像数据库,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厘米级。

  Sierks博士在报告中通过大量67P彗星高清图片,介绍了罗塞塔上宽角相机和窄角相机的大量的观测成果,揭示了67P的彗核具有非常不规则的形状。通过对彗核“头”与“身”两部分分层形态的研究,表明67P很可能由两个独立形成的原始彗星体(cometesimal)碰撞而形成。OSIRIS还记录了67P的活动,如周期性重复的一般喷流活动和近日点附近的爆发。通过研究近彗核区域的气体和尘埃的分布和形态,深入了解彗星的活动机制及不同挥发性气体在彗核内的分布,从而对彗星的形成条件提供约束。通过对彗核在不同历元的几次高分辨率的观测,揭示了大量由彗星活动造成的彗核变化,这些不同形态的表面变化为理解彗星的演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料。OSIRIS还为菲莱的释放、降落、着陆和最终搜索定位提供了高精度观测,为着陆器上的科学载荷提供了高分辨率的环境信息。在报告会上,青年科研人员饶有兴趣地听了Sierks博士的精彩报告,他们提出了很多与深空探测有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并与报告者开展了详细交流。

  Sierks博士给出的精彩报告开拓了紫台科研人员的视野,同时他的来访也增强了紫台与国际太阳系天体深空探测专家的学术交流。报告结束后,Sierks博士应邀参加了中科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学术研讨会,与相关科研人员在小行星和彗星深空探测方面开展了深入研讨,Rosetta和OSIRIS的观测结果将为我国未来的太阳系小天体的探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撰稿:季江徽、董瑶 摄影:董瑶)

相关话题/科学 博士 观测 信息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