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位秋、胡海岩、郑晓静、张统一、方岱宁、闫楚良、魏悦广、芮筱亭、赵淳生、朱荻、宣益民、郭万林等12位院士,全国高校院所的领导、嘉宾和知名****,张阿舟先生亲友和学生代表,江苏省委统战部、民建江苏省委的领导,学校领导和原领导,学校相关部门和航空学院的领导师生共200余人出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兄弟单位给大会发来信函。会议开幕式由副校长宋迎东主持。


开幕式上,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岱宁,国家自然基金委数理学部副主任孟庆国,中国民主建国会江苏省委副主委杨平先后致辞。

郑永安在致辞中指出,张阿舟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科学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希望广大师生学习传承并发扬光大张阿舟先生心系航空、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追求真理、不断超越的科学精神,为人师表、提携后学的育人精神,坚持面向国际力学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断进取,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方岱宁表示,作为中国振动力学领域的泰斗,张阿舟先生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学术知识,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将“科学救国、航空报国”的情怀注入到了学生的血液当中并代代相传。孟庆国对南航及南航力学学科所取得的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示,作为科研工作者,应当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科研人员的历史责任,担负起共同促进力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杨平代表民建江苏省委深切缅怀张阿舟先生,他回忆了张阿舟先生为民建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展现了张阿舟先生“无私奉献、矢志报国”的楷模形象。



专题片《航空先驱、百年阿舟》从张阿舟先生生平、求学、治学、成就等方面,生动展现了张阿舟先生“科学救国、航空报国”的价值追求和光辉事迹。赵淳生院士、陈卫东教授、黄锐副教授先后发言,共同回忆追思张阿舟先生。
作为张阿舟先生的助手,赵淳生院士深情追忆了师从张阿舟教授40年里的难忘往事,并在现场将在美国获赠的“初教五”标牌赠予学校。陈卫东教授作为张阿舟先生学生晚辈代表,深切缅怀先生对其重要的人生引领和影响。黄锐副教授作为南航振动所青年教师代表,从自己的学习、职业生涯讲述了张阿舟先生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郑永安书记,赵淳生院士、胡海岩院士、朱荻院士、宣益民院士、郭万林院士,南航原领导姜澄宇、谭振亚、聂宏以及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弘共同为张阿舟先生雕像揭幕。
在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熊克教授的主持下,朱位秋院士、胡海岩院士、郑晓静院士、张统一院士、方岱宁院士、闫楚良院士、魏悦广院士和芮筱亭院士共同为智能装备动力学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之后,航空学院院长高存法教授从学科概况、队伍传承、学科平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六个方面介绍了南航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在魏悦广院士的主持下,胡海岩院士作了题为《中国力学学科发展调研与思考》的报告。胡海岩院士从调研背景及学科概述、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概况、我国与世界力学强国的比较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力学学科的发展和思考。

在胡海岩院士的主持下,闫楚良院士作了题为《飞机定寿延寿和保障飞行安全的关键技术和技术途径》的报告;在郭万林院士的主持下,郑晓静院士作了题为《关于极端力学》的报告;在朱位秋院士的主持下,魏悦广院士作了题为《对固体断裂准则的回顾、研究和展望》的报告;在芮筱亭院士的主持下,郭万林院士作了题为《从数字飞机到智能介质力学》的报告。




张阿舟先生,我国著名力学家和航空工程学家,1920年出生于江苏省丹阳县云阳镇,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9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哲学博士,1955年起在南京航空学院任教,曾任副院长,兼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等;主持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结构强度试验,荣立特等功;开拓我国飞机结构强度研究,在飞机结构静/动强度、振动环境工程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是我校力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担任首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包括赵淳生院士、胡海岩院士、向锦武院士等在内的一批优秀人才。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航空工业和教育事业,完美诠释了甘于奉献和对祖国的热爱。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张阿舟先生、范绪箕先生、杨岞生先生、戴昌辉先生等著名****为代表的力学教研群体,创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学科。1962年,南航力学学科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获首批固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获首批空气动力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获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11年,获批建设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