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伊始,吴启晖教授以情怀为主线,依托南航“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及“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告诫同学们发展事业决不能丢弃情怀。对于情怀的看法,他说:“情怀,吃的是眼前的亏,享的是未来的福,丢的是眼前的饭,储的是未来的粮”。他以富有哲理的语言勉励同学们将眼光放长远,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接下来,吴启晖教授以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向同学们讲述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前世今生”,即“在哪里—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问题。在“在哪里”的问题中,他向同学们介绍学院坐落于将军路校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楼。在“从哪里来”的部分,他向同学们系统地讲述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建设:学院前身为1960年成立的无线电系,经过60年的努力和发展,已成为电子信息领域有广泛影响的高水平学院。在“往哪里去”的问题中,吴启晖提出要建成具有空天特色的国际一流电子信息学院,即建立一流的实践平台、一流的科研实力、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科专业。
吴启晖教授从不同方面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建设情况。实践平台方面,学院建有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磁频谱空间认知动态系统重点实验室;师资队伍方面,学院教职工131人,专职教师109人,近年来先后有24名教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省部级优秀人才计划;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本科学生参与科创、竞赛的比例超过70%,近年来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各类赛事中屡屡获奖。最后,吴启晖引用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句勉励同学们站在高处,不畏艰险,目光要放长远,不要被眼前的名利所困。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吴启晖、雷磊和张小飞教授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与会的老师们也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同学后期联系交流,气氛活跃讨论热烈。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电子信息学科的专业认知,也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有了更深的思考,激励了两院学子走向祖国需要的地方,秉持家国情怀,成为一名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