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讲座邀请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浙江大学-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天文中心主任、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康熙教授担任讲师,理学院教师及全体物理系的同学们共同参加并聆听了本次讲座。

什么是宇宙?在浩瀚的宇宙里,我们人类是否孤独?康教授用两个问题带领在场的师生们走进了对201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解读。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这三位科学家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获奖成果,学习天文知识,康熙首先向大家进行了此次诺贝尔奖的科普性解读。科普过程中,他绘声绘色的演讲,向同学们介绍了有关天文学的基础知识、背景故事以及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科研历程。从原初核合成到宇宙微波辐射,康熙层层推进,引出对宇宙大尺度结构与系外行星的观测这两获奖领域的讲解,解答了开场时的疑问,让同学们了解其本身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这两项获奖成果深刻的科学意义。康熙善于结合现实,在谈及星系观测时他说,“用望眼镜观测星系就和我们看夜晚的星星一样,我们平常所看的星光,都是它们百万甚至千万年前发出的光亮。”,引人入胜的语言更让同学们体会到天文学科的独特魅力。

除了科普性的解读,康熙也从人文情怀方面给出了自己的感悟与见解。身为从事天文研究的一员,他深切地说,“上个世纪初时天文学在世人眼里还只是一门“臆想”的学科,然而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门学科甚至可以成为斩获诺奖的领域,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而这最终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的坚持与探索。”

讲座结束,在现场答疑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的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思考,与康熙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最后,康熙用著名思想学家康德的名言来激励大家:“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大地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