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强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2-17

姓 名 李强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1年10月 籍贯 河南固始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党员
最后学历 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导师类型 校内 兼职导师 否
行政职务 Email liqiang@mail.njust.edu.cn
工作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 210094
通讯地址
单位电话
个人主页


指导学科
学科专业(主) 080701|工程热物理 招生类别 博、硕士 所在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1、电子设备热控制理论与技术 围绕电子设备、航天器、卫星等热控制研究领域,开展以下研究内容:高热流器件散热理论与技术;微小型热控元件与MEMS散热理论与技术;高适应能力的主动热控理论与技术;智能化自主散热理论与技术;深低温热收集与传输排热理论与技术等。
2、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系统与方法 从太阳能波段和品位耦合入手,基于太阳能全光谱利用中的能量高效捕获吸收、传递转换与耦合利用原理和方法,综合考虑太阳能耦合利用过程中的不可逆因素,探索光伏-热电、光伏-光热反应互补耦合的匹配关系与集成方法,建立太阳能全光谱耦合利用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原理与方法。
3、CO2的太阳能光热/光催化耦合清洁转化方法与技术 基于能量和物质的捕获吸收、传递转换的全路径,研究CO2光/热互补转化的耦合原理与匹配方法、能质传递机理与调控方法以及耦合转化系统与设计方法。揭示太阳能光热/光催化耦合清洁转化的多相、多尺度能质传递转换机理与匹配机制,建立CO2高效清洁转化的新方法。
4、强化传热及节能技术 强化传热的新原理、新方法;新型节能技术等。



获奖、荣誉称号
教育部********、国家****基金获得者、国家“****”领军人才。
入选“新世纪百千****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人才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时获第十一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曾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
获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2)、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5)。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1. 《科学通报》编委;2.《中国科学:技术科学》(Sci. China Tech Sci.)中英文版编委;3. 军委TJ卫星总体技术专家组专家;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评审组专家;5.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航天技术专家组专家;6.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员;7. 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8.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9. “软化学与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10.《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科研项目
长期从事工程热物理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防973项目课题、军口863课题、民用航天预研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等10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获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2)、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5)。

发表论文
发表SCI论文91篇,SCI他引3257次,合作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31项。

出版专著和教材
合作出版专著1本(科学出版社)

科研创新
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

指导学生情况
指导的学生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各1篇,全国传热传质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800余篇论文中选2篇)、二等奖1项(800余篇论文中选20篇)、



相关话题/能源 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