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宣益民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2-17

姓 名 宣益民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6年9月 籍贯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党员
最后学历 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导师类型 校内 兼职导师 否
行政职务 Email ymxuan@njust.edu.cn
工作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单位电话 **
个人主页


指导学科
学科专业(主) 080701|工程热物理 招生类别 博、硕士 所在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1、功能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机理及其控制方法 围绕纳米流体、磁流体等功能流体在热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基础研究中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功能流体强化传热的多尺度分析方法;纳米流体强化传质机制;磁流体流动和传热特性及其控制方法;温度敏感型磁性流体自主能量传输技术等。
2、太阳能全光谱利用方法与技术 针对新型太阳能全光谱利用技术,开展以下研究内容:宽波段、广角性、偏振不敏感性以及体吸收的太阳能捕获吸收机理,太阳能转换中的光谱与结构特性、温度效应以及界面调控等能量传递规律,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的能量耦合原理与梯级调控方法,太阳能全光谱耦合利用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3、系统热控制理论与技术 围绕航天器、卫星、电子设备等系统与设备热控制与热管理研究领域,开展以下研究内容:高热流器件散热理论与技术;智能化自主散热理论与技术;微小型热控元件与MEMS散热理论与技术;深低温热收集与传输排热理论与技术;高适应能力的主动热控理论与技术等。
4、目标热特征分析与控制技术 地面及空间目标热特征理论分析方法;目标精确热模型及热设计方法;目标热特征实验方法;目标谱特征分析与目标识别方法;目标热特征控制技术等。
5、强化传热及节能技术 强化传热的新原理、新方法;新型节能技术等。



获奖、荣誉称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学术论文曾获HTS/IchemE奖(英国);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973首席科学家(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四、五届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8年,2012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8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专家评议组专家(2006、201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2006年),总装十二五目标及共环境特性专业组顾问(2011年),总装十一五卫星系统技术专业组专家(2011年),教育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5年),第三届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2002年),Int.J.Micro-Nano Scale Transfer, Int.J.Heat Exchangers等6个期刊编委。


科研项目
长期从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863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总装预研、总装重点基金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较高层次的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出版专著3部,发表SCI论文111篇,论文他引5477次,其中SCI他引3483次,单篇最高SCI他引848次,三篇入选2000年-2010年ESI高被引论文,其中一篇列Engineering领域全球第136名。四篇论文分列本学科著名刊物Int. J. Heat & Fluid Flow、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J. Heat Transfer和Int. J. Heat & Mass Transfer创刊以来刊载论文被引次数的第1、1、6、9名。




相关话题/能源 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