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012年南京大学会计硕士(MPACC)考研经验(2)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01

2012年南京大学会计硕士(MPACC)考研经验(2)
考研论坛 绚烂花火2012-02-25

  英语一真题:因为第一年做过(虽然又看也没记得多少)可能是因为第一年让我寒心所以我只做了两年的,状态也不好,就没做,我还是建练习材料。

  阅读:英语阅读我做完了第一年剩下了半本石椿真,蒋军虎80,前者也是精读,做完看一下不会的单词背一下,找找错因,第二个那本书我重点推荐,那本书里面的讲解很受用,我基本就是用的蒋的方法,赞!那本书后面有单词讲解和难句翻译,这个顺便就把翻译练习了,所以翻译我就是通过这个和真题的来练习的!一定要精读,用心体会错因,体会老师的方法,努力用老师的方法去解答。注意,我做阅读从来都是计时的,在一套题的上面写上日期和用时。

  真题:我真题开始的有一点点晚,所以用心做了一遍(做包括精读,消化吸收,基本一年的要3到5天完成),最后看了一遍,就是直接做题并且看一些错题,真题就是我的宝贝,我很用心对待,每做一套前我会先浏览上一次错的,告诉自己不要在同一个错误上栽跟头,真题的成绩就不错了,基本错的比较少,真题我是按套做的,包括翻译,有时候不写作文,真题做完了一定要细心对比答案!真题上老蒋的方法更赞!反正我很喜欢,考前15天左右我开始做模拟考场一天一套,当天简单的看一下错误和单词,主要是因为阅读的感觉最好不要间断!郁闷的是这个书后面赠送了真题,但是又貌似2、3个答案和老蒋的不一样,我去书店查过其他的版本真题,最后我是按照老蒋的为准,不得不赞,老蒋的英语二学习方法很有效,只要你用心!重视基础,重视练习,重视总结和吸收。
  英语我就是有作文本子,翻译本子,一些总结的作文,还有那本单词本子,其他没做笔记!我不建议下很多那种词组呀句型呀,第一年我就是下好多,最后没看只是给自己好大的罪恶感和压力。

  综合
  逻辑:
先看的是精点,然后是应试,最后是高分指南。基本每本书在两遍以上。精点看的时候最好开始了就别停下,因为刚接触这个科目停一下可能会忘记或者断了感觉,我是没看完都做课后题,用铅笔,然后不懂得琢磨一下不会就折上,每天看新内容的时候再回顾之前看的,稍微记一下那些基本的逻辑内容,最开始不建议太慢或者太快,一定要在能力范围内尽力去理解记忆,我做逻辑和数学的方法都是把错题打标记,每次用不同颜色,这样其实不用摘抄省时间也能达到反复强化错题的效果,另,为了防止反复做看见答案建议用铅笔作答!第二遍逻辑精点时候做了笔记,记得时一些非常重点的用得到的内容,很简练,十六开纸十张而已。我刚开始看逻辑的时候觉得简单,过了几天忽然觉得有些题目我都不知道怎么答,有点着急,后来就继续看,最大的感觉就是要踏实要坚持,过了一个阶段就会豁然开朗,逻辑的层数是不断强化的,然后我就看应试,应试后面有历年真题但是没有详解而且答案错误较多,方法同精点一样第二遍时候做摘抄,但是这本书第二遍不是紧接着第一遍的,我是先看了高分一边又做的应试第二遍。
  关于这几本书我想说一下,每本书会有稍微的不同,比如一些叫法和细节,但是主要内容一样,只不过感觉总的方法不同,而且每看一本书会感觉对上本书是补充,这是个人感觉,有人就是喜欢反复作1,2本,各有利弊,我没有那样做,所以无法比较,最后这三本书是都做了笔记的,每次新书的笔记不会再记之前书学过的内容,高分那本笔记记了一些经典题目,但是比价数目总体很少,吸取第一年做笔记做摘抄浪费时间的经验教训,这些笔记对我帮助很大,因为很薄也很精华,看起来方便,考前我是多看了几次的。三本书重复的题有很多,答案不一样的也很多,不要生气什么的,好好对待,一定记得把错题做标记,好内容做标记,每次看的新书的上本书没涉及的知识做标记。逻辑我一直感觉很喜欢,很投入,不太清楚是不是有分是不适合这说,但是只要你选择了就去坚持!一定要自己悟,我没有报班,复习时候也是自己,所以,基本上都是自己去思考,这样会记得更牢固,也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另外里面的模拟题和套题最好计时作!

  数学:先做的分册,连续两遍,然后高分,最后考前,可能是第一年被数三灭掉所以对数学心有余悸,数学的感觉一直没有逻辑放心,稍微有些排斥所以数学的进度比逻辑,慢,还好最后高分第二遍的时候好很多,基本也还好,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偏科,如果2013也是两门的话,那一定要保证每科都有把握,不要偏科,总共就这么几门,有一门出差错竞争力就小了,同样的方法分册连续看的两遍,第二遍做笔记记得公式,然后是高分,高分做的很慢,因为里面感觉很杂,对比分册和高分简直是两个层次!高分这本书一定一定要看,看了高分你会觉得分册里面一些题的方法很不适合综合的考试,过于复杂不成体系没有技巧,做题要用心,记下大概做过的类型,方便最后总结,高分做的时候比较纠结,很没信心,后来也是告诉自己坚持一点点看会有起色。
  对了,忘记一点,逻辑和数学上面的例题我也都是自己做的,光看是没用的,建议大家盖住解答自己去做,第一年复习数三就是吃了错题少的亏,数学这个科目不动手就是慢性自杀。做完高分就不淡定了,感觉数学进度好慢,是个缺口,那个时候我停了逻辑好多天,开始高分第二遍,这个时候同时做高分的笔记,用的是活页本,方便我把一样的题型总结,这是我今年备战做的最详细的笔记,那个时候是真的害怕了的,呵呵!几乎把题型都找到一个经典的摘抄了,有的还有好几个,但是我想说的是摘抄的重点要用心!不能只是完成任务一样,这一点我做的不是非常好,时间有点紧张的开始看考前,这个时候经过高分的训练手感就上来了,做的是真题分模块,做了50页觉得真题还是成套做比较好,就停下来做模块训练,只怪时间有点紧张,对数学又有些畏惧,一直很慢,干脆就去做这本书的模拟,每天做每天做计时,渐渐地就有些那种期待和挑战的感觉了。
  这本书没做完,考试时间就逼近了,我开始做真题,整理真题,高分指南那本书后面就是历年真题,数学分册后面也有,重叠的部分根据答案可以看出两门书思路的不同,这也是我觉得高分这个书号的根据,真题做了两到三遍,又做错题。这个时候错误率就不高了,感觉踏实一些,但是考前那本书真的很好,没有做完还是心里不踏实,快考试了,我权衡了一下,感觉以前看的东西应该在考前温习,我又开始系统总结分册错题,最后考前就是看一些笔记和错题和真题。数学的复习时间有点没把握好也是一点遗憾吧。

  作文:先看的分册,有点忘记确切时间了,十月以后,没看到联系就动手写,我指的的有效性分析,论说文我联系的很少,前期都是有效性分析,论说文就是看了这个书,做了一点书上小练习,动手写的作文应该也差不多三十篇多些,后来一直感觉自己作文基础还可以拖着论说文,真正开始写才发现根本写不出东西,就马上看高分,高分那本书很赞它涵盖了分册,而且方法更全面,高分这本书看的有些粗糙,但是受益匪浅,尤其是有效性分析,感觉之前看的参考答案思路好狭窄,这本书角度很全面,更适合思考学习,论说文我就是整理了自己的一下儿写作材料也就是论据,背了一些,这也是考前几天的事情了,不推荐大家这样,这样很冒险,还是多联系,找很经典的不易撞车的材料,练习的时候尽力将例子往主题靠拢,或用论据,这样不用背很多,效果还好!综合还有就是字要好,我就是字迹不好,相信肯定吃亏了,建议就是学习累了练练字,平时写的时候有意识写好点,我平时联系是按照格子数字数写的,反正就是希望大家练习的时候都正规些!

  模拟:只买了那本模拟,都做了,考前15天开始,每天一个,最后两套留下是一月开始做的,保持手感,考前一天我也是按照考试时间模拟的全部,对了,这个模拟的题很好我觉得!适合查缺补漏
  自己在做真题和模拟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比上考场好,上考场,尤其是上午紧张了……哎,那个老师一直在那说考场纪律什么的,导致我直接延误了20分钟,后面时间很紧,紧张加上老师的声音,让我看逻辑的时候更加没头绪,所以没有考的很理想也是与这个有关,下午就没那么紧张了,只是字写的丑。但是考场上我客观题错的也算是自己平时练习时候多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挖掘自己潜力,做好准备应战,我平时都是计时上考场都紧张了,大家一定要锻炼心理素质,只有平时多练水平稳定才能更好地避免不理想的状况发生,总体来讲我还是幸运的没出什么大差错。

  建议:

  复习是一个人的事情,最好不要拉帮结伙,除非你个性沉稳!
  遇到困难要乐观,重视效率而不是和别人比时间,学不学的进自己知道!
  复习的时候不要总是上论坛,可以定期看看大家状态,但是不要受误导,要有坚定的信念!
  心态很重要,考研是一种选拔,一定要扛得住困难,经得住小喜悦,每天尽量开心的学习,要积累人品哦!
  祝大家好运!写的很啰嗦可能就怕有漏下的,因为考了两年,自己走的弯路不希望大家也犯,跌倒了会让我对很多说法体会的更深,有想进一步询问的可以找我,比如书的对比和出版时间及其他学习上的细节。我只是回馈论坛和帮助我的人,真心的祝福大家!梦想成真!


  
  ※ 来源:考研论坛
  

2014考研政英短期抢分特训班 迅速提高分数!



本文共2页上一页12
相关话题/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