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研究以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为基准,将IPCC AR5估算的有效辐射强迫、基于abrupt4xCO2实验的全球平均温度对应的净辐射变化和AMIP-piforcing实验中式样效应对应的净辐射变化进行累加,计算得到的大气层顶净辐射的年际变化和多年平均值都与两组卫星观测产品高度一致;如果忽略式样效应,得到的大气层顶净辐射与CERES则有较大的偏差,这意味着式样效应对地球系统的能量闭合至关重要,而式样效应的引入必将显著影响未来气候的预测。
如果不考虑式样效应的影响,假设大气中的气体浓度在未来保持不变(即达到碳中和的目标),那么全球平均温度在遥远的未来会比工业革命前高 1.31 度 (0.99-2.33, 5-95%置信区间),最优估值低于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这与前人的估值基本是一致的;而如果考虑式样效应的影响,那这个升温幅度的最优估值将会上升到超过2度,高于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这一变化将极大地压缩未来碳排放空间。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海温数据库中海面温度水平分布变化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减少海面温度水平分布变化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提升未来气候预测的精度。
该研究于2021年1月4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来自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周晨副教授、汪名怀教授、来自美国研究机构的Zelinka博士和Dessler教授是该论文的合作作者,南京大学是论文标注的第一单位。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相关的数值模拟计算都在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的平台上进行。
参考文献:
Zhou, C.*, M. D. Zelinka, A. E. Dessler, and M. Wang (2021): Greater committed warming after accounting for the pattern effect. Nature Climate Change,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58-020-0095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