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校研究助力南京市空气质量保护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2-15

在最近一期国际重要学术刊物《Atmospheric Environment》上刊登了我校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崔梦淳为第一作者的论文“Quantifying the emission potentials of fugitive dust sources in Nanjing, East China”。这项研究通过实地观测南京市农田、林地、草地、裸地、道路、建筑工地等不同地表的PM2.5和PM10释放通量,对不同源区扬尘释放的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估。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颗粒物已逐渐成为主要的污染之一。其中较细的颗粒物(如PM10和PM2.5)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远距离输运,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细颗粒物易吸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通过进入呼吸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PM10和PM2.5的来源解析和释放强度评估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研究表明,扬尘(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和风扬尘土等)是PM10和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扬尘来源和释放过程复杂,直接观测数据相对缺乏,估算扬尘排放清单仍存在较大困难。崔梦淳等利用新型便携式风蚀仪(PI-SWERL)观测南京市不同类型地表PM10和PM2.5的释放特征和强度,并结合土地利用资料估算不同扬尘源的贡献份额。她们发现,地表可蚀性组分含量是影响扬尘释放过程和强度的主要因素。其中,建筑工地和未铺装道路是两个主要的粉尘排放源,尽管分布面积相对较小,但这些地表相对裸露,松散颗粒含量高,在强风或车辆碾压等扰动下可以释放大量细颗粒物,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摩阻风速0.82米/秒条件下,建筑工地和未铺装道路的PM10 (PM2.5)的排放量分别达到95.85 (56.97) 千克/秒和57.22 (32.62) 千克/秒, 这些排放量大约是农田和林地的5倍,比铺装道路、草地和裸地的排放量高出1-2个数量级。这项研究为制订南京市空气污染防治政策提供了直接的科学支撑。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鹿化煜教授是论文的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苏全龙和美国沙漠研究所的Vic Etyemezian教授参与这项研究。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

图1. 测试地表: (a)农田,(b)林地,(c)草地,(d)铺装道路,(e)裸地,(f)未铺装道路,(g)建筑工地,(h)建筑工地砂石堆。

图2. 不同地表的PM10和PM2.5潜在释放通量。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科学技术处)
相关话题/道路 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