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自然·材料》报道物理学院高力波课题组在可控生长环境稳定型二维硒化物薄膜的最新成果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2-15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由于具有不同于其块体材料的特殊力、热、光、电、磁等物理性能,在多个学科领域掀起了研究热潮。其中,二维化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包括过渡金属硫化物(例如MoS2、WS2、ReS2等)、硒化物(例如WSe2、NbSe2、TiSe2、InSe、FeSe等)和碲化物(例如WTe2等),晶体结构简单,物性多变,样品容易获取,近几年成为了二维材料领域的研究新星,也成为柔性半导体、光电、超导、自旋等的理想实现平台。然而,不论是从块体中直接剥离,还是利用普通化学气相沉积法或者分子束外延法生长的这些二维材料,如果将其直接暴露在大气环境下,样品易受到空气中H2O和O2的影响而被快速氧化变质,极大降低其物性。这种在大气环境下的不稳定性,加大了器件制作工艺的复杂性,也阻碍了二维材料的深入物性研究和后续产业应用。
为了解决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环境稳定性难题,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高力波教授课题组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预测,发现这些样品在大气环境下的不稳定性主要起源于二维材料中存在的氧键和原子空位。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两步气相沉积法,即先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无氧的超薄过渡金属薄膜,再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进行硒化生长,最终得到无氧键和无原子空位的硒化物薄膜(图1)。

图1:(a)从Nb到NbSe2的结构变化示意图;(b)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的2寸Nb薄膜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NbSe2薄膜;(c)不同步骤下制备的Nb和NbSe2膜的厚度变化;(d)不同厚度的NbSe2变温电阻曲线,其超导特性随着厚度不同而变化。
在这项工作中,课题组利用在大气环境下极易被氧化,且具有超导特性的NbSe2材料为例,检验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不同的处理条件包括了在大气下的长时间放置、大气气氛下烘烤、各种水溶液下浸泡以及高真空下的退火等。通过超导物性测量,他们发现此种方法生长出来的NbSe2,不但能够很好地保持着超导特性(图1d),同时在各种稳定性测试后,这种材料仍然能够保留着几乎不变的超导特性。同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反复观测,他们发现经过这些恶劣条件处理后,此种方法生长的NbSe2薄膜,其原子级的晶格结构仍然能够完整保持(图2)。
除NbSe2外,课题组也生长了TiSe2和在NbSe2上生长氧化层,发现其物性仍然可以保持。该工作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开发了一种能够生长稳定型二维材料的方法,同时也表明,绝大多数的二维材料在大气环境下是能够稳定存在的。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不稳定性,应该主要起源于其晶格中的各种缺陷。因此,此项工作对于重新认识二维材料在大气环境下的稳定性,不论对于基础研究以及未来的产业应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2:(a,b)在大气气氛下常温放置数天,和大气下加热到50 °C后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其NbSe2薄膜晶格仍然保持完整;(c)超导转变温度(Tc)在大气气氛中,不同暴露时间的变化图(常温下,蓝线;50 °C时,红线);(d)浸泡在不同溶液(蓝线)和在真空退火条件处理后(红线),NbSe2薄膜的Tc的变化趋势图。
2019年3月11日,该成果以“Growth of environmentally stable transition metal selenide films”为题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物理学院16级博士生林会会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高力波教授为通讯作者。浙江大学材料学院的博士生祝祺、王江伟研究员,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为该论文中的样品提供了详细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和相应的论文修改。我校物理学院舒大军教授为该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奚啸翔教授和17级博士生林东景为该工作提供了拉曼测量和相关讨论。课题组中徐洁副研究员、研究生黄贤雷和石威对部分实验和论文修改提供了帮助。同时感谢戴耀民教授、张翼教授及其研究生蒋文超、李博文、陈望,在论文修改过程中,对部分实验给予的帮助。该工作得到了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技部“量子调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南京大学超算中心的支持。
相关连接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19-0321-8
高力波教授课题组:http://cvd.nju.edu.cn
(物理学院 科学技术处)
相关话题/材料 论文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燕红、徐静娟课题组合作在碳硼烷基水相聚集诱导的电致化学发光材料方面取得最新进展
    聚集诱导电致化学发光(Aggregation-InducedElectrochemiluminescence,AIECL)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材料应用于电致化学发光的方法,特别是在固相及水相检测中。电致化学发光(ECL)相对于光致发光(PL)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
  • 《自然·纳米技术》报道王肖沐、缪峰、施毅合作团队二维材料弹道雪崩现象最新成果
    半导体PN结是集成电路的“技术心脏”,在其应用中反向击穿是一类基本的物理过程。基于雪崩反向击穿机制的光电探测器是实现单光子探测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成为通信网络,光谱技术以及量子通讯等应用中的核心部件。但是传统的雪崩击穿过程需要强电场激发,随机散射严重;造成器件在小偏压,低噪声、可集成以及鲁棒性等方面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
  • 金钟、马晶课题组合作研发富含氧缺陷的黑色TiO2-x镁电池负极材料
    采用金属镁作为负极的可充电镁电池具有资源丰富、理论比能量高、无锂枝晶生长、安全性好、价格低廉等潜在的优点。然而,由于二价Mg2+的极性较大、Mg2+嵌入到正极材料中的动力学缓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镁电池的实际性能。到目前为止,在镁电池中只有少数的金属/合金型或离子嵌入型负极材料表现出合适的放电容量和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
  • 徐永兵教授受邀在材料科学顶级期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上发表特邀论文
    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永兵教授应邀在国际工程技术与材料科学领域顶尖学术期刊《ProgressinMaterialsScience》上发表题为“Hybridspintronicmaterials:Growth,structureandproperties”的长篇特邀综述论文[ProgressinM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
  • 南大计算材料交叉论坛在我校召开
    为进一步推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和促进青年****的成长,南京大学“计算材料交叉论坛”于10月15日在南大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此次论坛由南京大学青年****联谊会主办,人力资源处、科学技术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办公室、物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协办。本次论坛以计算材料科学为中心,邀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
  • 我校研究团队两年内连续三次荣获IEEE行业旗舰会议最佳论文奖
    9月9日至9月11日,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CASS)举办的第33届国际片上系统会议在线上举行。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中风教授团队有四篇论文被录用,其中论文“自然语言处理转换器神经网络中多头注意力和前馈层的硬件加速器”(作者:路思远,王美琪,梁双,林军,王中风),最终获得大会颁发的“最佳论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5
  • 2021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与上海材料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招生简章
    一、项目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深化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上海材料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院所科学技术创新的优势,联合招生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满足行业产业对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二、单位概况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4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志洁(材料)
    导师简介更新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3
  • 上海材料研究所2021年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招生简章
    一.研究所介绍上海材料研究所源于1946年成立的材料性能试验室,上世纪末,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下,本所发展成为上海市新材料高科技企业;上海市工程材料技术骨干研发机构和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材料检测机构。本所以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创新,在特种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工程陶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3
  • 上海材料研究所导师介绍
    隔震减振支撑技术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兼减振事业部主任。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1983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现任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减振材料及设备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