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组织召开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吕建主持论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张敬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张全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武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任洪强出席论坛。

吕建主持论坛
张敬华在致辞中对论坛举行表示祝贺。他表示,南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认识站位,增强行动自觉,扛起应有责任,将科教资源优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聚力打造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阶段成果、发挥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示范。张敬华希望扬子江中心强化问题导向,广泛汇聚智力资源、创新要素,加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张敬华致辞
武强院士以及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清华大学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政,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理事长仇向洋,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副主任、南京大学教授李爱民先后围绕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等主题作主旨报告,为探索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贡献了一场“头脑风暴”。
会前,与会领导、专家参观了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展厅,实地了解中心建设情况,并观看了“生态眼”智慧展示平台演示。南京大学教授张志炳领衔建设的微界面绿色化工技术研究所是中心的加盟所之一,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及装备”,可将大规模多相反应器内传质界面由厘米-毫米级尺度转变为微米级,未来将在长江沿线形成百亿级产值,增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污染物减排数亿吨,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一致肯定。
据悉,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是南京市政府与南京大学共同发起建设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中心面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构建“三院二平台四支撑”核心框架体系,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制高点、生态环保产业培育主阵地、高质量发展智囊团、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助力解决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重点问题。中心设立一年多来,已经整合了40多家相关领域新研机构,推动建设了“生态眼”等重大平台,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孵化了一大批创新企业。
南京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常务理事张俊,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园区、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