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外科学(心胸外)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医德高尚、作风严谨、具有较高诊疗水平和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二. 研究方向1、体外循环脏器损伤与保护2、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3、生长激素释放肽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的影响4、左室减容血流动力学临床研究5、心肌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三 .招生对象招收有志从事心胸外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已获得医学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及应届本科毕业生。要求必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并经面试合格。
四 .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第一学年主要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准备开题报告。结束学位课程的学习之后进行中期考核,通过中期考核者进入硕士论文阶段,未通过中期考核者不能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
五. 课程设置学习阶段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硕士 | A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自然辩证法 | 2 |
英语 | 4 |
B | 生化分析 | 4 |
分子生物学 | 4 |
C | 心胸外科学 | 4 |
心血管系统应用解剖学 | 2 |
重症监护治疗学 | 2 |
D | 专业英语 | 4 |
急救医学 | 3 |
临床营养支持 | 3 |
医学统计学 | 3 |
医学电子学 | 3 |
医学文献检索 | 2 |
医用微机 | 2 |
细胞免疫学 | 2 |
分子免疫学 | 3 |
肿瘤学 | 3 |
临床病理学 | 2 |
临床药理学 | 2 |
医学动物实验入门 | 4 |
根据课程的具体情况,必修课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两种方式进行,某些课程将采用英文授课或进行课堂讨论。考试方式为笔试、口试或论文综述。
六. 培养方式硕士生的培养采用专业指导小组形式,以课程为主,论文为辅;培养过程中实行培养计划的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对研究生及导师的要求,使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位课程,由学校统一组织教学。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临床基础训练,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在此阶段还应进行专业文献的查阅和综述。第三阶段:专科定向培养与毕业论文写作,包括进一步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专科临床技能训练,课题研究和实验方法训练等,并按规定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研究生在学期间,还需积极参加科室和院、校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及各种学术讲座,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七. 考核方式采取笔试、面试、论文、答辩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查。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各相关教研室负责。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还要求撰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分阶段培养硕士生的中期考核,在第二学期未进行。由导师组成的中期考核小组须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学术动态把握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态度做出客观评价,评定成绩。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系统而完整的学术文章,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并要有一定的水平和工作量,表明作者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基础与临床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有新的、更深入的发展。
九. 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应在答辩前请两位(至少一位外单位)专家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主共三人组成,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至少有二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临床能力和学位论文进行考核和答辩。同时还应对其学位论文能否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水平,作出是否则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可在毕业后一年内补充.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对通过硕士学位答辩者进行审核,表决通过后上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
十. 质量监测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对在校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实行认真、全面的中期考核。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不定期调查,以正确判断其能否满足现代医学临床和科研发展的需要。附:心胸外科专业点拟设的研究生课程(不含全校公共课)
课程名称 | 主讲教师 | 学时 | 是否学位课程 |
姓名 | 技术职称 | 所在单位 |
心胸外科学 | 景华 | 教授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68 | 是 |
心血管系统应用解剖学 | 李德闽 | 副教授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34 | 是 |
重症监护治疗学 | 李忠东 | 副教授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34 | 是 |
心胸外科进展 | 胡小南 | 副教授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68 | 是 |
体外循环灌注学 | 景华 | 教授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68 | 是 |
器官移植进展 | 景华 | 教授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68 | 是 |
主要参考书目(包括重点期刊)1、心脏外科学 汪曾炜2、实用外科重症监护与治疗 景华3、体外循环灌注学 李功宋4、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5、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6、中华心胸血管外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