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大学伦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 /2013-12-01

 一、培养目标
思想道德方面: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个人品德良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团结敬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立志把自己的理论研究献给祖国的现代化事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伦理学领域的专门人才。
业务素质方面:
1、硕士研究生:应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在专业研究领域应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动态,具备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专业研究与教学的能力。学位论文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2、博士研究生:应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在具体的专业研究方向上,应当具备较高的研究基础,并具有独立承担本领域内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符合学术创新的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应达到相应的水平。

二、专业介绍
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学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我系是在全国较早恢复伦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单位之一,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就在哲学专业本科生中系统开设了伦理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1994年设立伦理学专业硕士点,2000年招收本专业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03年正式设立伦理学博士点。现该学科点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拥有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其成员在国内伦理学界具有相当影响。在学科带头人郭广银教授的带领下,近年来该学科在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传统伦理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应用伦理学等专业方向上获得了长足进展。截止2006年6月,该学科已有22人获得硕士学位,12人获得博士学位;在读硕士研究生1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3人。
该学科拥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学术团队,在各研究方向上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九五”以来共承担了教育部、江苏省和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十余项。郭广银教授长期从事伦理学基本理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与应用伦理学研究,她所撰著的《伦理学原理》一书是本专业的奠基之作,在伦理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郭教授现为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江苏省伦理学会执行会长,她在学科各方向的研究上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她出版了《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应用伦理的热点探索》、《伦理新论》等各类学术著作11种,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教育部重大委托课题、江苏省“九五”、“十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工程课题等重要研究项目多项,有18项科研成果获过奖励,曾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多次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杨明教授专注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传统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研究,多次主持或参与省级、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现代儒学重构研究》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现被聘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意识形态、先进文化和道德”课题的首席专家之一;多次获得各类教学科研奖励,2004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张晓东副教授、赵华副教授是本学科的后起之秀,在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西方伦理和应用伦理等研究方向上,均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张晓东副教授所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重建》一书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赵华副教授所著《媒介时代的道德流变》一书颇得学术界的重视。
近年来,在郭广银教授带领下,该学科更加注重伦理学前沿问题的研究。在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中,该学科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宗教与伦理研究”和“当代资本主义道德文化研究”等课题,力图在新的学科方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招生对象
1、硕士研究生:优秀本科毕业生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且经复试合格者。
2、 博士研究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研究生,经博士生入学考试并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1、硕士研究生:三年
2、博士研究生:三年

五、课程设置
1、硕士研究生阶段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马列原著选读(3学分)
英语(4学分)
B类:
哲学动态与评论(3学分)
C类:
伦理学原理(3学分)
中国伦理思想史(3学分)
西方伦理思想史(3学分)
D类:
现实伦理问题专题研究(3学分)
佛教与中国伦理(3学分)
现代科技伦理(3学分)
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史(3学分)
中国伦理思想原著选读(3学分)
跨学科选课(3学分)

2、博士研究生阶段
博士生外语(英、德、俄)
第二外语
专业外语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专题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专题
中西伦理比较研究

六、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学科组协调,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选拔优秀硕士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
2、博士研究生在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确定培养计划,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条件成熟时聘请外校知名教授担任指导小组成员。
3、公共课以讲授为主,基础课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重在培养研究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鼓励研究生进行相关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交叉研究。
4、研究生的德育及思想品德教育由研究生领导小组和导师共同负责。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和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学单位负责相关课程考核。
2、专业课采取笔试和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中期考核:为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个学期进行中期考核。由学科组组织相关教师组成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进展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选拔优秀硕士生实施硕博连读,对考核不合格者提出批评,对完成学业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并独立完成。硕士论文选题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博士论文选题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社会意义,并力求和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接轨。题目选定后,研究生要做开题报告,经导师同意后方可写作论文。
论文题目选定后,研究生要写出写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写作任务。该计划在导师审阅后经系学位委员会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在答辩之前必须严格按照《南京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办理。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外单位专家不少于2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完成,重新答辩一次。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要在学校确定的重要期刊发表1篇论文,申请博士学位者应发表3篇论文。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并完成上述论文指标者,校学位委员会将根据答辩委员会和系分学位委员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授予学位的决定。

十、质量监测  
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与研究档案,并对毕业后的研究生进行不定期追踪调查。

十一、参考书目(仅列出部分中文书目):


1、罗国杰主编《伦理学》

2、罗国杰主编《道德建设论》

3、李奇《道德学说》

4、周原冰《共产主义道德概论》

5、魏英敏 主编《新伦理学教程》

6、唐凯麟《伦理学》

7、郭广银主编《伦理学原理》

8、王海明 《新伦理学》

9、杨国荣《伦理与存在》

10、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多卷本)

11、郭沫若《十批判书》

1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13、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14、朱伯昆《先秦伦理学概论》

15、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

16、陈瑛 主编《中国伦理思想史》

17、沈善洪、王风贤《中国伦理思想史》 

18、朱贻庭 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19、张岂之《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

20、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

21、陈少锋《中国伦理学史》

22、李萍《东方伦理思想简史》

23、《四书》

24、《老子》

25、《庄子》

26、《韩非子》

27、《墨子》

28、《朱子语类》

29、黄建中《比较伦理学》

30、章海山《西方伦理思想史》

31、罗国杰、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

32、万俊人 《现代西方伦理学史》

33、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下卷)

3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3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36、休谟《道德原则研究》

37、斯密《道德情操论》

38、斯宾若莎《伦理学》

39、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40、费希特《伦理学体系》

41、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

42、包尔生《伦理学体系》

43、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

44、亚里土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45、罗尔斯《正义论》

46、罗尔斯《道德哲学讲义》

47、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

48、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49、莫里茨.石里克《伦理学问题》

50、何怀宏《良心论》

51、郭广银、杨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52、郭广银、杨明等《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

53、樊和平《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

54、夏伟东主编《以德治国论》

55、龚群主编《以德治国论》

56、余涌《道德权利研究》

57、周纪兰 《应用伦理学概论》

58、郭广银、杨明主编《应用伦理的热点探索》

59、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 

60、邱仁宗 《生命伦理学》  

61、刘湘溶 《生态伦理学》 

62、曾建平《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相关话题/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