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范可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03

1.专集、专著
2012《他我之间——人类学语境里的“异”与“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co-editedwithStevanHarrell),UnderstandingLiangshan"SlaveSociety":FromOrthodoxytoReinterpretation,springissueofChineseSociologyandAnthropologyNewYork:M.E.Sharpe,Inc.Vol.36,No.1(93pages)SSCI.2001,IdentityPoliticsinSouthFujianHuiCommunities,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of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博士论文──非正式出版物)。1990,《建设中国人类学》,与陈国强等合著,上海:三联书店。1990,《简明人类学词典》,与陈国强等合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英文论文
2012,EthnicConfigurationandStateMaking:AFujianCase,ModernAsianStudies.(SSCI),Vol.42,No.4,Pp.919-945.(Firstpublishedonline,30August,2011;doi:10.1017/S0026749X11000436)
2006,“TraditionalismandIdentityPoliticsamongDingHuiCommunityinSouthFujian”inTanChee-Beng(ed.):SouthFujian:ReproductionofTraditioninPost.HongKong: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Press,pp.33-65.
2005,“EthnicevolvementinasouthFujianHuicommunity”inBerlinerChina-hefet.Berlin,Germany.Issue28,pp.128-54.
2003,“Introduction”(co-authoredwithStevanHarrell)inStevanHarrellandFanKe(eds.),UnderstandingLiangshan"SlaveSociety":FromOrthodoxytoReinterpretation,springissueofChineseSociologyandAnthropology,NewYork:MESharpePress,Vol.36,No.1.pp.3-15.SSCI
2003,"UpsandDowns:LocalMuslimHistoryinSouthChina,"inJournalofMuslimMinorityAffairs(London),Vol.23,No.1,pp.63-87.(reprintedinMichaelDillion(ed.):IslaminChina:KeyPapersVol.1.Kent,UK:GlobalOriental(2009).Pp.239-63.
2001,"MaritimeMuslimandtheHuiIdentity:ASouthFujianCase",inJournalofMuslimMinorityAffairs(London),Vol.21,No.2,pp.309-332.(reprintedinMichaelDillion(ed.):IslaminChina:KeyPapersVol.I.Kent,UK:GlobalOriental(2009).Pp.264-89.)
2001,"WesternAcademicViewsofNationalismandEthnicity,"inChineseSociologyandAnthropology.NewYork:MESharpe,Inc.Vol.33,No.4,pp.29-36.SSCI
3.中文论文(2000年以来)
2013信用,重建信任的基石《新华日报》4月17日,第七版。
2013在野的全球化:迁徙、旅行与旅游《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一期
2013当代中国的“信任危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二期2012人类学者眼里的旅游《旅游学刊》,第12期,页17-18
2012(第一作者)少数民族文化的国家呈现——写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化会演之际《中国民族》第七期,页4-8
2012移民与离散——迁徙的政治《思想战线》(CSSCI)卷38,第一期,页14-20(《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第七期,第136-37页)
2011自我的他者化——关于本土田野实践的思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第28卷第6期,页49-55。
2011权力与稳定《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五期,58-63页。(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2011年第12期,62-67页)
2011遗体作为社会动员的工具《东方早报﹒上海书评》4月24日,8-9页2011“边疆发展献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第一期,1-7页
2011“跨文化的‘家’与美国公民的跨国领养”《华侨华人历史研究》(CSSCI)第一期。1-11页
2011“灾难的仪式意义与历史记忆”《中国农业大学学报》(CSSCI)第一期,页28-39
2010“边疆——告别他者形象”《中国社会科学报》11月12日第十六版2010“整合中的欧洲华人”《读书》(CSSCI)第九期。页105-112
2010“略论公民权与少数民族权利”,《江苏行政学报》(CSSCI)第三期,页66-73
2009“少数民族的形象刻画与国家政治”,乔健(主编)《传媒与异文化》,台北;世新大学出版中心,页29-48
2009“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意识与认同政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第三期,页11-15
2009“泉州回民的穆斯林认同与国家政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第一期,页69-76
2008“文化多样性及其挑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CSSCI)第四期,页24-32
2008“他者的再现与国家政治”《开放时代》(CSSCI)第六期2008“费孝通与变化中的中国”,潘乃谷、马戎(主编)《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米德的意义”,《读书》(CSSCI)第六期2008“重读米德的意义——代序”,《萨摩亚人的童年》米德(著)周晓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政治人类学今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CSSCI)第二期(又见中国人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政治学》,
2008年第6期。亦收于招子明、陈刚(主编)《人类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申遗’——地方与传统的全球化再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CSSCI)第5期。(收入人民大学书报管理中心《文化研究》,2008年第6期)
2008“全球化语境里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世界民族》(CSSCI)第二期(收入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08年第4期
2007“蛋民与认同政治:福建个案”,乔健(主编)《底边阶级与边缘社会》,台北:立绪书局。页216-243
2007“全球化语境里的传统与地方”,《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第4期页47-542007“魂归何处”,《读书》(CSSCI)第七期,页91-98
2007“底边的叙事”,《读书》(CSSCI)第1期,页26-34
2006“种族与体育”,《读书》第9期(CSSCI),页107-114。(全文收录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体育研究》第9期)
2006“旧有的关怀、新的课题:全球化时代里的宗族组织”,《开放时代》(CSSCI)第二期,页79-96。(全文收录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06年第8期)
2006“泉州回民的穆斯林认同”,吴天泰(主编)《族群与社会》台北:五南图书公司,页203-230
2006“‘民族风格’与建筑表现——以闽南一个民族乡的形象塑造为例”,《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一期,页50-57
2005“‘再地方化’与象征资本——一个闽南回族社区近年来的若干建筑表现”,《开放时代》,第2期(CSSCI),43-61页
2005“美国公民跨国领养实践的发展与变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CSSCI)卷27,第1期70-78页
2005“漂泊者的返乡之旅”,《读书》(CSSCI)第7期,16-23页
2005“中产阶层:困惑中的期待”,《中国研究》,第2期,199-206页
2005“亨廷顿的忧思”,《读书》(CSSCI)第5期,80-88页
2005“‘社会创伤’、华人认同、华人跨国主义”,《读书》(CSSCI)第1期,47-52页
2005“‘再地方化’:一个闽南回族社区近年来在都市规划中的建筑表现”,见:周大鸣、马建钊(主编)《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页336-351
2004“跨国领养:对美国公民领养中国婴孩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世界民族》(CSSCI)第三期,38-48页。节缩版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又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学》同年第9期。83-91页
2003“文明冲突与和而不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CSSCI)第25卷,第5期,页39-46
2003“中西语境里的‘族群’与‘民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CSSCI)第25卷,第4期,页66-73
2002“我的人类学之路”,《广西民族学院学报》(CSSCI)第24卷第3期,页27-35。本文收入徐杰舜主编《人类学的世纪坦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页313-334
2001“民族主义与族群性:兼论自由主义理念与中西知识分子传统”,见徐杰舜主编《本土化:人类学的大趋势》,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页308-336
2000“民族主义与族群性:世纪之交的人类学课题”,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CSSCI)第9卷,第30期,页165-178
2000“西方关于少数民族权利的论争与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CSSCI)第22卷,第2期,页16-22。
4.译作
2002“中国人类学叙事的复苏与进步”,刊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CSSCI)第24卷,第4期,页74-86。译自StevanHarrell"TheAnthropologyofReformandtheReformofAnthropology:AnthropologicalNarrativesofRecoveryandProgressinChina,"inAnnualReviewofAnthropology,2001edition.
5.书评
2004“跨领域的视野、求新的力作──评刘宏博士新作《战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嬗变──本土情怀/区域网络/全球视野》”,《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第41卷,第2期,页148-49。
国际与境外学术会议及论文宣读(2004年以来)
2013DefactoSegregationorSolidarity:SomeReflectionsontheIssuesofEthnicMinorityinaChineseContext,paperpresentedtoPluralCoexistenceandSustainability:AsianExperiencesinInterdisciplinaryPerspectives,InternationalConference,SingaporeTechnologicalUniversity,Singapore,March12-14.
2013“信任、认同与他者——关于族群与民族的一些思考”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周五讲座,1月25日。
2012“关于美国公民跨国领养的田野调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暑期学校,中山大学珠海校园,7月。
2012:“信任与认同——关于族群性与民族主义的一些思考”第六届亚洲论坛,1中央民族大学,12月3日。
2012“NegotiatingEthnicityamongSouthFujianMuslims”,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3月30日。
2012“HomeasTransculturalSite:ChinaAdoptionintheUSA”,长崎大学环境科学部,3月28日。
2011“‘IslamicRevival’inSouthFujian:ThroughLensof‘Re-localization’”paperpresentedto“ReligiousRevivalinChina’sEthnicAreas:InternationalWorkshop”,AsiaResearchInstitute,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August.16.2011“自我的他者化——本土田野工作的思考”,云南大学人类学暑期学校,云南昆明,7月。
2010“RepresentationofEthnicMinoritiesinSocialistChina”,paperpresentedtoInternationalWorkshoponMinorityGroupsinChinaandtheU.S.TuftsUniversity,Boston,USAJune25-27.
2009主题演讲“RepresentationoftheOtherinSocialistChina”,
全英远东研究联合年会2009年年会(JointEastAsianStudies2009Conference),UniversityofSheffield,September8-11.2009“RelocalizationandConstructionofMuslimIdentityinSouthFujiansince1980s”,世界研究生暑期研究班:GlobalChina:Nation,State,andEthnicity.
奥斯陆大学,July21-24.2009,NegotiatingSpaceandIdentityinMuslimCommunities:CasefromFujian.
ScotlandConfuciusSchool,UniversityofEdinburgh,September15.(爱丁堡大学)。
2009,“Homeasthetransnationalsite:ChinaadoptioninAmerica”
世界第十六届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分会场TransnationalHome,LaborinaGlobalizedWorld(本人与香港中文大学谭少薇同为分会场组织者)。
2008,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研讨会,分会场主席、评议人。南京大学10月21-25日。
2008“少数民族的文化呈现与国家政治”参加世新大学异文化研究中心举办之“传媒与异文化”两岸三地学术研讨会论文。台北,世新大学,5月14日——19日。
2007“EthnicConfigurationandthestatemaking:aFujiancase.”族群关系与宗教共存,2007年北京论坛:TheHarmonyofCivilizationsandProsperityforAll—DiversityintheDevelopmentofHumanCivilization.北京,11月2-4日.
2007“全球化语境里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参加南京大学“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南京大学社会人文科学高级研究院。南京,10月20-22日。
2007“传统与地方的全球化再现——‘申遗’所引发的思考”,参加《中国研究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笔者并担任大会秘书长。南京大学,5月26-27日。
2006“MakingsiteIslamic:MuslimcommunityinsouthFujian”,香港社会学第八届年会参会论文,香港树仁大学.11月29日.
2006“MuslimnetworkandMuslimidentityconstructionsince1980samongsouthFujianHui”,美国人类学学会东亚2006年会“人类学的东亚与东亚的人类学”参会论文。香港中文大学,7月12-17日.
2006“蛋民与认同政治:福建个案”,《两岸三地学术研讨会——底边阶级的过去与现在》,世新大学,台北。5月12日——17日。
2006“AnthropologyandNanjing:PastandPresent,”AnthropologyLinkTakesOff:LSEandNanjingUniversiy.London:DepartmentofAnthropology,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April20.
2006“费孝通与变化中的中国”,参加《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4月11日-13日。2006“Networkthatworks:MuslimidentityinsouthFujian”,paperpresentedtoworkshop,TheConceptofNetwork:ItsChallengesandNext.CenterforSoutheasternAsianStudies,KyotoUniversity,Japan,March11.
2005“Statepolicyandtheknowledgeproduction”,paperpresentedtoInternationalWorkshop:AnthropologyandChangesinContemporaryChina,NanjingUniversity,February23-25.Iwastheorganizeroftheworkshop.


研究课题(2004年以来)
2011,“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与‘中国模式’”,江苏省优势学科课题——20万元
2011,“中国穆斯林少数民族教学与研究”(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ThomasSimon教授、华涛教授合作)——仰融集团基金——8万美元
2010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陈项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江苏省文化厅,5万元。
2009“公民意识与多民族国家的族别认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8万元.
2007“走向和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南京大学社会人文学科研究中心子课题主持人——4万元。
2006南京大学中国教育部“985工程”项目:“宗教与文化”之子课题主持人-9万元2004“华南穆斯林的社会历史变迁”,南京大学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3万元。

教学(2004年现职以来)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2学分),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中心;
族群性与民族主义(2学分-硕士课程),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论文的写作与准备(2学分-硕士课程),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中心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学分-硕士课程),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中心
人类学理论与方法(3学分人类学硕士学位核心课程),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每年度不同阅读内容)
ANTH370,ChineseSocietyandCulture,华盛顿大学(5学分)。
社会学原理,南京大学首席教授课程。
文化多样性,南京大学社会学院(2学分)。
政治人类学,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本科课程,2学分。
田野工作经历
对领养中国女婴的美国家庭及其社区进行田野观察与调查。2002与03年夏季,美国西雅图。博士论文课题田野调查,地点为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回族社区和同省之惠安县百奇回族乡。1996年秋天─1997年春天。与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ofLeeds)东亚研究系学者AlanHunt博士合作调查厦门基督教徒社会生活,这一调查是利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的基督教”研究项目的组成部分。1991年春季。参与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ArthurWolf、台湾中研院民族学所庄英章、厦门大学历史系杨国桢主持的“闽台社区文化比较”项目,在福建省同安县阳翟村做社区社会、历史、习俗调查。调查获美国Ruth基金会资助。1990年夏天。参与由厦门大学人类学系陈国强主持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七五规划重点课题“人类学研究”,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五峰村做该村之历史和社会变迁调查。1987年夏天。参与福建省民委资助的省内民族调查,分别在福建省晋江陈埭镇丁姓回族聚居区、宁德县金涵村,以及漳浦、漳平等地的族社区做历史、社会结构、文化等方面的调查。1984年春季。
学术协会参与状况
中国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2011年起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07年起
江苏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2010年起
美国人类学学会(AmericaAnthropologicalAssociation)会员
美国亚洲研究学会(AssociationofAsianStudies)会员
美国西部亚洲学会(WesternAssociationofAsianStudies)会员
现代世界伊斯兰国际研究所(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theStudyofIslamintheModernWorld),会员,2003年起。
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或学术委员
JournalofCurrentChineseAffairs,2010年起
AsianAnthropology,2010起
《民族研究》2013年起
《开放时代》2011起
《中国研究》2005起
《中国人类学评论》2005起
中国人类学网(http://www.cnanthropology.com)学术顾问(2012-15)评审专家
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技术评价中心国际专家,2012年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初评、结题),2006年起
国家博士后基金,2006年起
江苏省社会人文科学优秀成果奖(初评)2010年起
中国田野调查基金(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和信孚教育集团)学术委员,2004年起。校外评审
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之人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东南亚研究、历史学、中国研究诸学科领域的博士、硕士论文校外评审。
社会服务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特聘专家(2011—)
江苏省侨界青年总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8--)
江苏省侨界专家委员会委员(2012--)
江苏省侨界专业人士联合会理事(2009-)
江苏省南京市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2007--)
美国华盛顿州“中国文化协会”(ChineseCulturalAssociationofWashingtonState)副主席,2003年6月-2004年6月。
签约书稿
《文化人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签约译稿
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ErnestGallner,NationandNationalism,withIntroductionbyJuhnBreuily,BlackwellPublishing,2006)(独译)斯塔克:《人性之窗:简明人类学导论》(ConradPhillipKottak,WindowonHumanity:AConciseIntroductiontoAnthropology,McGrawHill,2007)(合译)



相关话题/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