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师范大学外院2011年英语专业考研复习备考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13

南京师范大学外院2011年英语专业考研复习备考经验
考研论坛 lily_blossom2011-01-25


  考研结束马上10天了,考过之后过了三四天后遗症状态的生活,身心疲惫,每天困得头疼但是深夜睡不着、清晨早早就醒了。这几天才开始慢慢恢复。我是二战考研,希望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我一门一门说吧。

  政治

  我首战时候对政治的复习没有一点头绪,开始得倒是比较早,跟着大家走,买了大纲解析(红宝书),还有乱七八糟很多资料,最后背了**口袋书(大纲五天速记)。效果却一般,其中像陈先奎的2000题涉及的知识点太细,虽然其出发点是帮助大家打好基础,但是实在太没有考研的针对性了,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今年吸取教训,我11月才开始政治的复习,买了任汝芬的序列一、二、三和大纲分析(分析,不是解析,比较薄,准备最后冲刺时候拿来背)。第一遍仔细看序列一,每天看30页左右,如果不做计划那么厚一本书看着看着就会很烦躁,看过之后做序列二,错题回去找对应的知识点分析,做好记号,本来准备考前看看错题呢,可后来又发现了一本非常赞的书——《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选择1000题》(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还附送一本不带解析只有答案的题,可以做两遍。这本书强烈推荐啊,是朋友介绍给我的,我们去年看了他们出版的基本参考书十分不错,张剑锋主编。看过一遍大纲,做两套共三遍题,看两遍大纲分析,最后冲刺阶段看看错题,考前一天看看时事政治(因为就涉及两三道选择题,看早了也会忘掉),背背《启航二十天二十题》,就可以了。
  我认为大纲解析有些乱所以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建议大家复习时可以按以下思路走:第一个阶段打基础——看大纲解析或者任汝芬序列一,同时做选择题,推荐《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选择1000题》;第二阶段巩固知识点——再做一遍附送的那本题(内容一样),同时每天抽时间看《大纲分析》,每天10—15页,做好计划,对于不太明白的地方再回去翻看序列一;第三阶段冲刺——回顾错题,继续看大纲分析,同时背《启航二十天二十题》(目的不是猜题,主要是看答题思路,同时把握重点,里面比较全,背下了对考试时候答题有好处),买一本时事政治参考书来翻阅,去年我买的《启航考研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参考书》(中国市场出版社)感觉不错。
  总之,政治千万不要买太多参考书,认准一两套就好,不要随大流看别人买什么自己也去买;没必要开始太早,但一定要有计划,否则最后复习不完对自己考前自信心是一种打击(虽然很多人说政治成绩和付出不成正比,还是复习好比较妥当比较安心嘛)。
  
  对于考外院的学生来说,只有政治是公共课,其它三门都是学校自己出题。那么,有针对性地复习就显得十分必要。这种针对性有两方面——一是要按照学校的参考书来复习,二要想办法弄到历年真题来分析研究。我通过不同渠道买来了或者复印了南师近七八年的真题,这对于考研复习是很有帮助的。下面分别说下我对这几门课的准备。

  二外日语

  南师的二外日语从10年开始有变简单的趋向,10年之前的题目都比较难,这种趋势不知道会不会延续,还是说有大小年、以后又会变难,所以大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复习好了难易都无所谓了。南师近年的二外日语都是旧版标日初级上下册。我复习时不放心于是看到了中级上第10课。另外我还看了清华大学出版的一本二外日语书《新世纪日本语》(大一时我们老师送给我的,嘻嘻,感觉这本书真好呢,内容难易适中,涉及到了标日中级上的部分内容,并且是从中国学生学习日语的角度介绍日语和日本文化,适合背诵,对于日语写作很有帮助)呃,我总是与众不同啊,嘻嘻,其实看透指定的两本日语书就好了,这两本书我重点看的初级下。复习思路如下:第一遍仔细复习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背单词,做笔记记下重点和难点;第二遍对照书最后的单词表背单词,对于不能立刻想起来的词记录下来供以后回头复习;同时把上下两册的所有阅读文全部背下来(因为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我发现第一题的假名互换和翻译题都会涉及到阅读文的内容);第三遍回头看笔记、背诵,重点背之前不熟悉的那部分单词和阅读文,同时每天读课文,最好反着读从下册最后一课开始,因为这部分刚复习过去这样利于巩固,而且后面难度大,保证先复习好,这样即使最后复习不完前面的也无所谓。第四遍做真题,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然后到课本中查找、巩固,比如几个常考的自谦语、敬他语;动词的可能形、被动、使役等容易混淆的,等等,可以总结好进考场前瞄一眼。日语作文有必要练习下,我买了本日语写作书,很失望,因为里面任何话题都是说在日本如何如何,我的大学、我的一天、我的家人……都是以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的身份写的,上网搜了不少也是这样的,在这里推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日本语教程》。通过背诵这本书的内容,写作就是小菜一碟了,当然我也不能保证我写的有多好。
  
  语言学
  我报的是翻译理论方向,对于语言学不能说擅长,只说一些自己的经验教训吧。去年我就是栽在了语言学上面,当时看着胡壮麟那本全英语的语言学课本(我报的中山大学)我就犯愁,最后总共看了两三遍也不想背,在考场上看到卷子看到那些题其实好简单我也没办法,只能认栽了。这绝对是教训。
  我二战南师时候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语言学拿下!南师指定的参考书是戴炜栋的语言学课本,这本书内容比较浅显,考试内容耶比较基础比较简单都是课本上可以找到的,所以就看谁看得多看得透了。由于南师语言学与汉语写作这门用汉语考,所以我买了本张鑫友编的配套汉语参考书,还在网上订了一份复习资料,这对我的复习有很大很大的帮助。我今年大体复习了7遍语言学:第一遍通读戴的书,在课本上把所有的定义都标出来,把所有生词都查出来记在了笔记本上;第二遍再读英语版,同时有个别不太明白的对照汉语参考书看,实在看不懂的地方先略过;第三四遍主要看那本汉语参考书,其实说实话,有些地方还是看英语理解得透彻,同时对照历年真题划出来考过的内容;最后几遍我主要抱着买来的那份英汉对照的资料狂背,背了三遍吧,先通篇背了一遍,然后第二遍背了历年真题所有考过的内容(包括初试和复试的,因为发现很多考真题的情况),最后又通篇背了一遍。通过划历年真题,可以研究出学校的考察重点,这种有针对性的复习很有必要,比如我当时背资料时发现第十一章二语习得考过很多,于是我重点把那章背过,结果今年4道大题有2道是二语习得方面的。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从2010年起,南师改了题型和考察方式、开始用汉语答题,所以大家要注意灵活掌握知识点。比如名词解释,以前考10个一个2分,现在考4个一个5分,所以有些很短的概念铁定不会考,而第一章每年都会考到,换汉语答题之后比较容易会出那些成对出现的概念(去年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今年的“规定性研究”和“描写性研究”)。
  论坛上有人说过除了戴炜栋的课本还要看刘润清和胡壮麟的参考书,但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就会发现,初试内容都是很基本的,复试时才会加大难度,因此准备初试期间完全没有必要把知识面拓展那么宽。
  另外今年我准备了好多文学方向的内容,南师参考书是桂扬清的《英美文学选读》,从网上查了这本书的目录,然后查了所有作家的汉语资料。我背了22位英国作家作品,最后实在背不完美国的了就读了几遍,主要是怕自己在考场上遇到不会的语言学题,可以做文学来得分,去年就这样的可以跨方向选题做。结果今年很悲催,试卷上明确写着“不能跨组选题”,我考完觉得自己白背了好多文学啊,哈哈,当然这不是坏事只是有些浪费复习其它科的时间。另外,考文学方向的同学就根据这本书复习就好了,这本书不是简史,作家很固定,就那些,掌握好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看简史啥的。
  
  翻译和外语写作
  我之前数次强调历年真题的重要性,这里又得重申一次,因为我今年在这门课上吃了一点亏就因为没有分析好真题。南师自去年换题型之后,所有外语语言文学的学生(法语、韩语,等等,反正是所有语言的学生)都用同一张卷子,这导致翻译只有汉译外。我当时没买去年的真题因为觉得不就是翻译和英语写作么用不着买了,也没仔细问有经验的人,于是自己蒙着头翻译了很多东西,包括英译汉,买了点参考资料,如《中国翻译》(青岛出版社),也经常上网搜些资料翻译。考场上看到题我就愣了,怪自己没分析好,不过我考前就有意对自己的心态进行了调整,一难百难,我不会别人也不一定能做好,所以就静下心来按部就班做就好了。文章很长,所以要从心理上把文章分成一小段一小段、一个一个攻克。很多不会或者一时记不起来的词不要浪费时间想,先空着,或者干脆换一个表达方式,尽量不要空着。作文很考察能力,况且是600字的英语作文。我之前没有专门练过完整的作文,于是对600字到底有多少没有确切的概念,考场上打草用去了很多时间,最后差点没誊写完。这门我整整写了10页纸!!!
  这是之前自己没有料到的,也牵扯出考研考场上另一个问题,即心态和时间把握问题,不论如何一定要沉下心来稳住。我几乎每一场都是最后一个交卷,老师就站在我旁边看我封信封袋,因为每场我都是在最后一秒还在奋笔疾书,老师有时候会提醒大家离考试时间还有多久、有些考生会提前离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慌张,在时间够得情况下按自己的步子慢慢来。
  具体考试科目分析完了,通过分析,可以明确两点:一、考研时一定要针对学校和真题具体分析和复习;二、考研不只是知识储备多少的竞争,还是一场心理战,不论是备研过程还是考场上都要有良好的心态。

  我写的这些都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希望可以帮助后来人让大家少走些弯路。希望大家考研梦想成真。另外自私一下,为自己祈祷,希望自己可以考研成功!

  
  ※来源:考研论坛

2014考研必过的秘密,点击查看>>



相关话题/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