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曾毓敏

南京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12

曾毓敏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
姓名:曾毓敏
职称:教授
职务/兼职:通信工程实训中心主任
Tel:025-85891963-8430
E-mail:zengyumin@njnu.edu.cn

个人简历1984年6月获得南京师范大学物理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1998年6月获得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2008年1月获得东南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84年7月至现在,一直在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专职教师,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5年9月——2006年8月,作为访问学者,赴加拿大QueensUniversity,DepartmentofElectricalandComputerEngineering学习研究。


教学与教材教学工作上,担任过10余门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编写了普通物理实验和任教课程的实验讲义等教材;主持或参加过包括省部级、厅局级和校级等多项教改项目。

1、主讲课程:
(1)本科生:
《普通物理实验》、
《电磁学实验》、
《光学实验》、
《力学实验》、
《电子线路》、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等

(2)研究生: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视频图像处理》等

2、编写教材:
《普通物理实验教程》、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讲义》、
《数字图象处理实验讲义》等

3、主要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

(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校教改项目2001年,何捷,01.9~02.12)——第二参加者;

(2)深化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省教育厅2001年,何捷,02.1~03.12)——第二参加者;

(3)“数字信号处理”研究性教学的模式构建与实践[18122000090102](2009年校教改课题,曾毓敏,09.11~11.12)——负责人。


科研情况
与代表性论文科研工作上,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语音及音频信号处理(包括语音及音频编码、说话人识别、语音增强、语音识别等)和图像及视频信号处理。2000年以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子电路、光电技术与智能仪器,特别就“光电测距系统”(包括红外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电子全站仪等)的研究与设计等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主持或参加过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主持的科研项目5项,以主要成员身份参加的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已经发表的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3篇,ISTP收录7篇。

代表性论文成果:

[1]曾毓敏,电阻箱电阻值有效数字的确定,《南京师大学报》,1992.1
[2]曾毓敏,高次对称分频电路,《电测与仪表》,1996.9.
[3]曾毓敏、陈家璧,数字测相误差的几点讨论,《南京师大学报》,Vol.20,No.1,1997.1
[4]曾毓敏、朱小松,用MAX260/261/262实现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电测与仪表》,Vol.36,No.9,1999.9
[5]曾毓敏、何捷,中短程测距仪扩程的一种新方法,《南京师大学报》,Vol.22,No.3,1999.3
[6]NingZHANG,YuminZENG,WeipingDINGetc.,InterfacialTunnel-typeGMRinGranularPerovskiteLa1-xSrxMnO3,《J.MATER.SCI.TECHNOL.》,Vol.15,No.4,1999,(SCI收录)
[7]曾毓敏、朱小松、何捷,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信号源系统设计,《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0.3,(2000版二权)
[8]曾毓敏、郑晓丽,高效微耗可调式高压发生电路,《电测与仪表》,Vol.38,No.9,2001.9
[9]曾毓敏,低耗低纹波可控式APD偏置电路,《半导体光电》,Vol.23,No.1,2002.1
[10]YU-MINZENG,ZHEN-YANGWU,HAI-BINLIU,LINZHOU,ModifiedAMDFPitchDetectionAlgorithm,PROC.OFIEEEICMLC’03,Xian,Nov.2003.(EI收录)
[11]刘海滨、吴镇扬、曾毓敏,基于动态单边自相关序列和频率规整线性预测的抗噪声语音识别,《声学学报》,Vol.29,No.2,2004.3.(EI收录)
[12]YuminZENG,MinTANG,ModifiedCepstrumModelBasedSpeechPitchDetectionAlgorithm,PROC.OFIEEEICCC’04,Supt.2004.(ISTP收录)
[13]刘海滨、吴镇扬、赵力、曾毓敏,噪声环境下基于最大后验非线性变换的隐马尔可夫模型自适应算法,《声学学报》,Vol.29,No.5,2004.9.(EI收录)
[14]WeiSun,Zhen-YangWu,Hong-MeiHu,Yu-MinZeng,Multi-BandMaximumaPosterioriMulti-TransformationAlgorithmBasedonTheDiscriminativeCombination,PROCEEDINGSOFIEEEICMLC’05,Guangzhou,Aug.2005,Vol.8.(EI收录)
[15]ZhonghuiLI,YuminZENG,TingtingWU,AnImprovedFastImplementationMethodForFFTPruningAlgorithm,PROC.OFIEEENLP-KE2005,Wuhan,Oct.2005.(EI收录)
[16]YU-MINZENG,ZHEN-YANGWU,TIAGOFALK,WAI-YIPCHAN,RobustGMMBasedGenderClassificationUsingPitchandRASTA-PLPParametersofSpeech,PROC.OFIEEEICMLC’06,Dalian,Aug.2006.(EI收录)
[17]YuminZeng,YiZhang,PingLi,ImprovementofPitchDetectioninNoisySpeechBasedonWaveletTransform,PROC.OFIETICWMMN’06,Hangzhou,Nov.2006,(EI收录)
[18]吴婷婷、曾毓敏、李平,利用PNN算法改进初始码书的GLA算法.《数据采集与处理》,Vol.22,No.2,2007.(EI收录)
[19]曾毓敏,吴镇扬.基于倒谱修正模型的语音基音检测算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31(4).(EI收录)
[20]ZengY-M,ZhangY.Robustchildrenandadultsspeechclassification[C].ProceedingsofIEEEFSKD’07,2007.(EI收录)
[21]ZengY-M,WuH-Y,GaoR.PitchsynchronousanalysismethodandFishercriterionbasedspeakeridentification[C].ProceedingsofIEEEICNC-2007,2007.(EI收录)
[22]ZengY-M,WuZ-Y.CombinationofpitchsynchronousanalysisandFishercriterionforspeakeridentification[J].JournalofElectronics(China),2007,24(6).(Springer-Link收录)
[23]曾毓敏,吴镇扬.基于浊音语音谐波谱子带加权重建的抗噪声说话人识别[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6).(EI收录)
[24]曾毓敏,王鹏.基于双向搜索方法的最小值控制递归平均语音增强算法[J].声学学报,2010,35(1).(EI收录)
代表性科研项目[01]非晶态材料的研制及机理研究(省教委1990年,屠国华)——第二参加者,项目于1992.12.通过省教委鉴定。
[02]全站仪研制(省教委,1994年,陈家璧)——第一参加者、并负责测距系统研制工作。
[03]具有双重测量显示功能的色彩分析系统的研制[JW970127](省教育厅,1997年,朱小松,97.10.~00.12.)——第一参加者
[04]用于废液、水质现场检测的智能测色仪的研制[19971020010SK1](省科技厅1997年,朱小松,97.10.~00.12.)——第一参加者
[05]半导体激光无配合目标测厚系统的研制[1998WLXISJ0002](省教委1998年,华家宁,98.7.~01.12.)——第一参加者
[06]半导体可见光激光器在高频微弱信号检测中应用研究[980307](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999年,曾毓敏,99.7~01.6)——负责人
[07]汉语语音信号中情感特征的识别与综合(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1年,东大吴镇扬,01.7~03.6.)——第一参加者
[08]低码率宽带语音编码器的研究[02KJB510008](省教育厅2002年,曾毓敏,02.10.~04.12)——负责人
[09]听觉场景分析及其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60272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3年,东南大学吴镇扬,03.1~05.12)——第四参加者
[10]虚拟现实的基础理论、算法及其实现,虚拟环境的感知信息合成理论和方法[2002CB312102](国家科委973国家重点科研课题2002年,东南大学吴镇扬,2002~2006)——第三参加者
[11]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甚低码率语音编码器的研究[07KJD510110](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07年,曾毓敏,07.7~09.12)——负责人
[12]基于浊音语音频谱结构几何重建的说话人识别算法研究[BK201054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年,曾毓敏,10.10.~12.12.)——负责人
[13]InSAR相位解缠算法研究[12KJB510009](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2年,李晨,12.09~14.12)——第一参加人
获奖情况曾获得各类奖项超过十余项,其中省部级奖项3项:

1.教学工作评优,校优秀教学三等奖,1990.10.

2.“电磁学实验”课程,校重点课程展评二等奖,1994.12.

3.普通物理实验室,省高校实验室评选先进,1995.08.

4.多用亥姆霍兹线圈,省高校自制仪器评选三等奖,1995.10.

5.朱敬文奖学金,97年度评选获奖,1997.05.

6.“电磁学实验”题库建设与成绩评定客观化的探索,校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三等奖,1998.10.

7.普物实验课程建设及教学研究,校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1998.10.

8.《普通物理实验教程》,校第三届优秀教材评奖一等奖,1999.09.

9.《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校“九五”重点课程展评一类优秀课程,2000.9.

11.普物实验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省高教成果评选,二等奖,2001.2.

12.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校“青蓝工程”(02-06),2002.11.



其它
相关话题/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