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砥砺奋进这五年②】夯基垒台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积蓄后劲_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8-05-13






2017年9月,学期伊始,雏凤清音,校园处处尽显生机。对于南林人来说,这个九月,我们收获了一张红“√”满满的成绩单:

9月4日,总建筑面积约4.6万㎡的新图书馆开放试运行。从那天起,这个充满学术和文艺气息的地方成为南林又一“网红”地标。早晨7点,馆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龙”。学子们说,“有了‘新图’,我更爱学习了。”

9月2日,三幢、共144套青教公寓完工交付,首批通过申请、公示的98位青年教工参加现场选房。有安居乃乐业,对于这项“惠民工程”,“青椒”们直呼,“解决了我们大问题!”

9月16日,筹备已久的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正式开学,迎来首批1113名新同学。开学典礼上,商学院李可萱同学代表新生发言,“淮安校区与校本部一脉相承,我们将秉承‘诚朴雄伟、树木树人’的校训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与南林同行。”

春华秋实,五年有成。校第十六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在这张以五年为期的指标考核“成绩单”上,其中,“办学空间拓展”一项亮点频现。这些“大手笔”的谋划,背后是校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谋部署、担责任、抓落实、强保障。立足本部,充分外延,夯基垒台,积蓄后劲,为学校在“十三五”时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老校区新生命:统筹兼顾、谋划全局,有序推进基本条件改善

“登上那钟山极目眺望,玄武湖畔你郁郁苍苍”,这是南京林业大学校歌的首句,亦是全体南林人对母校最深切的记忆。自上世纪50年代迁址原金陵大学农林试验场,这里便承载了独立办学的使命。现有校园布局基本遵循建校之初“森林公园式校园”的建设定位,后期从教学核心区逐步向外延扩展。“十五”初期,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相关部门牵头对校园进行了部分布局调整,并获主管部门和规划部门批复。近些年来,由于密度的进一步升高和资源的紧张,加之城市规划对这一区域的控制,“退让、保绿、限高”,使得原本就有限的校园用地更加难于实施建设,一度困扰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十二五”伊始,时任校领导班子明确了以“精致、紧凑、绿色、节约”为基调,统筹兼顾,谋划全局,规划新建或改造一批教学科研用房,以实现校本部办学条件五年根本改变的目标。

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要使有限的土地与学校的办学规模和事业发展相适应,当务之急在于对校本部的用地进行内涵挖潜,组织清查、摸清底数,盘活资源、集约利用。

学校地处主城区,又是交通枢纽地带,如何解决好校园环境与周边城市功能的协调,争取共赢的规划方案是头一个难题。通过多方努力,在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2012年学校将南北大山300余亩土地由城市公共绿地恢复为教育用地,规划建设部分教学科研用房;利用城市路网规划设计和土地置换的契机,在黑墨营南下路涉控区域规划建设部分用房;结合地铁新庄站的建设规划复建房;置换玄武大道北侧土地,使新学生公寓建设地点同校园连成一片,新增学生宿舍0.7万㎡;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建设学校东门至花园路通道,开通东大门,形成校园交通环状格局。一块块“烫手的山芋”被逐一“拿下”。在具体工作中,校领导亲自挂帅,相关职能部门迎难而上,深入调研、不走过场,力求把工作落到实处;一地一策、以用为先,协商制定出合理的处置方案。“山芋虽烫,也是资源”。截至“十二五”收官,校园内外整体环境得到优化,办学品位进一步提升。

2012年3月,教育部以教高〔2012〕4号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高等教育要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基建、内涵两手抓,最紧迫的事情最优先办”。学校紧紧抓住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这一总体要求,优先解决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突出硬件矛盾。“十二五”期间,新增教学楼等用房面积4.7万㎡,图书馆4.6万㎡,学生宿舍9.4万㎡。今日大学之“大楼”,非“高”“大”“美”之谓也,更要求其“绿色”“智能”“高效”,学校努力为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层次和格调较高的,便于思考、宜于探索的,宁静、宽松而安全的校园环境。





新图书馆

要实现学校基本建设和内涵式发展的协调统一,还必须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特别是紧紧围绕着解决民计民生这一主要内容,为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十二五”时期,校本部新增或改建办公用房2.7万㎡;制定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分配和优化布局方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兼顾不同学科办学特点的基础上,依照国家相关文件制定各单位分房标准。同时,在校园用地极为紧张的情况下,通过更改南大山土地性质,规划新建了2.3万㎡、共464套青年教师公共租赁周转房,极大地缓解了学校引进师资人才的瓶颈,为青年教师全身心投入学校发展减轻后顾之忧。



教学九楼



青教公寓

春花烂漫,繁樱灿若雪;秋叶翩跹,西风满树金。行走在校本部,时常看到成群结伴的校友“重归故里”。“人类的认同必须以场所的认同为前提”。老校区因承载了无数莘莘学子的美好记忆而永葆青春,更因科学规划布局,优化功能升级而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新空间新思路:抢抓机遇、优化增量,拓展人才培养新增长点

盘活存量拓空间,优化增量促发展。截至“十二五”末,主要的“两校区两园区”办学格局基本确立。“两校区”即校本部和淮安校区;“两园区”即下蜀林场和白马教学科研基地。这其中,校本部和下蜀林场分别是继承的原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重要物质遗产,另“一校一园”则是“十二五”期间,学校抢抓机遇,拓展办学空间和办学渠道的重要成果。

2010年,由省教育厅提议,江苏省教育厅、淮安市人民政府和我校合作建设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淮安校区。根据学校与淮安市政府共建南方学院淮安校区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学校持续推进淮安校区软硬件建设。南方学院淮安校区建设完成了教学实验楼、教职工宿舍等5.7万㎡建设项目,目前已建成500亩淮安校区,教学、行政和生活用房18.58万㎡。在进一步完善南方学院淮安校区办学条件的同时,积极探索转型和发展之路。

2017年初,在省政府优化高校布局和支持苏北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我校和淮安市政府决定继续深化合作,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将南方学院淮安校区转型建设为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办学性质为公办本科,学制四年,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校区自2017年起招生,生源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

过去,由于校园用地局限,很多时候绿地亦是“基地”,师生们会把试验用苗直接培植在校本部的绿地里,但因缺少看护,屡发试验用苗被损,实验被迫中断的事件。2010年起,学校在溧水白马国家级农业高科技园征地3300亩,建立永久性教学科研基地,现已完成了一期工程和部分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每个工作日的早晚都有班车往返于校本部和白马基地,师生们的学术交流、科学实验等再也不用局促在花坛、巷隅,白马基地的拓展,为学校的长久发展奠定了空间基础。



白马教学科研基地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拓展新的办学空间是实现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有力保证,也是学校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过去的五年,南林人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立足本部,充分外延,科学确定校本部、淮安校区、下蜀林场、白马基地等土地在学校办学格局中的功能定位,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谋长远,积蓄力量攒后劲。而今,“轻装”上阵再出发,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正在朝向建设“世界一流林业大学”的新目标砥砺前行。






相关话题/优化 土地 空间 规划 南京林业大学